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时期卫生事业对卫生管理人才的要求、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0年,国家卫生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制定并颁布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乡村一体化管理是指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以乡镇为范围,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规范的管理体制[1].有关一体化管理的研究,前期多从患者满意度出发.但同时应考虑到,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是医疗卫生管理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2].提升村医对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村医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助于提升村卫生室的卫生服务质量,改善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关系[3-4].基于这一考虑,本研究拟通过对村医的调查,分析他们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为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关于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公私合作模式的研究文献,阐述了公私合作模式的内涵、分类和国内外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实践应用,并阐明了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公私合作对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推动卫生体制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提高私立卫生机构综合竞争力及贫困人群服务公平性都有积极作用;指出了公私合作过程中存在合作双方缺乏信任、沟通不足、政府管理滞后、职能不强等影响服务效果的问题;建议建立公私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改进政府对公私合作的管理手段、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等措施;启示我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合作供给过程中要强化政府职责、成立第三方组织对公私合作进行协调、沟通、监督和考核以及建立有效的公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对首诊制的认可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6年6—9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淄博市、菏泽市的基层医务工作者879例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对基层首诊制认可的影响因素。 结果 59.50%的基层医务工作者认为有必要实施基层首诊制,认为可以提高基层首诊就诊率,有利于慢性病管理(48.46%),认为可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资源使用率(36.52%),可以减少患者的诊疗费用(35.15%)。缺乏医疗设备(48.24%)、缺少全科医生(36.86%)、居民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不高(36.41%)是实施基层首诊的主要阻力。年龄、工龄、文化水平、平均月收入、医疗设备、药品配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业务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能力在基层首诊制的认可度方面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层医务工作者对首诊制的认可较高,这表明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我国实施基层首诊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卫X I项目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建议①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②建立并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③合理划分质量管理职责;④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⑤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我国东、中、西部三省农村居民就医时是否选择基层首诊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基层首诊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多阶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7—9月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3省6 500例农村居民作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97.05%农村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1.96%农村居民患慢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73%农村居民患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家庭经济状况、患病未就医经历及自行购药经历(均P<0.05)均能够对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首诊产生影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看病报销比例影响、过去1年的费用低于500元及患者的健康状况(均P<0.05)等因素影响居民患常见病时基层首诊意愿;社会保险类型、一年能承受的看病费用、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看病报销比例(均P<0.05)这四个因素影响居民患大病时的基层首诊意愿。 结论 社会保险类型与疾病费用负担是影响居民自愿基层首诊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对居民自愿选择基层首诊的影响作用有限,看病报销比例是患常见病、大病居民自愿基层首诊行为的首要影响因素,居民自身因素及经历是影响居民自愿首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医联体目前发展现状,系统地总结医联体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有利于医联体发展的建议和举措。方法:采用系统评阅方法,梳理近十年来涉及国内外医联体发展现况和阻碍因素的相关文献。根据不同类别问题的关键词在文献中的提及率,按照从高到低原则进行排序,总结出前十位关键问题。采取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汇总出阻碍医联体发展的核心问题,并按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将文献检索中得到前十位关键问题和专家咨询中汇总前十位问题进行加权排序。结果:阻碍当前医联体模式发展的核心问题前10位分别为医疗机构存在竞争性、病人不信任下级医院、下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有限、政府缺乏顶层设计、医保对接模式有缺陷、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医联体内部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长期的激励机制、各医院间医疗水平差距过大及分级转诊流程不完备。结论:应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医联体内医保支付方式和人事薪酬制度,在医联体内部形成激励、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医联体内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Nowadays, there is a trend of HIV prevalence transmitting from high-risk group to average-risk group in China. Rural China is the weak link of HIV prevention, and rural areas of Henan provinc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high-risk regions in China have more than 60% of the AIDS patients in the province. Thus, improving the HIV awareness and implementing health education become the top-priority of HIV/AID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 multistage sampling was designed to draw 1129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s) and 1168 non-PLWHAs in 4 prevalence counties of Henan province. A health promoting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support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improve the health knowledge of participants. Chi-square tests and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ll groups had misunderstandings towards the basic medical knowledge and the AIDS transmission mod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59.3% of the HIV/AIDS patients and 74.6% of the healthy people ha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disease.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attitude and action with regards to HIV pre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PLWHAs who were males (OR=l.731) and ha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OR=1.910) were found to have better HIV/AIDS health knowledge, whereas older PLWHAs (OR=0.961) were less likely to have better HIV/AIDS health knowledge. However,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expertise of doctors and supervisors,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 and participants' education level. It was concluded that health education of HIV/AIDS which positively influences the awareness and attitude of HIV prevention is popular in rural areas, therefore, a systematic and long-term program of HIV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s urgently needed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河南省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低收入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9—12月随机选取郑州、南阳、新乡、商丘、洛阳等地市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农村低收入人群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果  河南省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为20.66%。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婚姻状况、是否患慢性病、自身健康状况的低收入人群在健康素养方面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农村低收入人群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婚姻状况、是否患慢性病、自身健康状况,其OR值及95% CI分别为1.343(1.172~1.538)、0.912(0.867~0.960)、1.328(1.233~1.429)、1.066(1.066~1.159)、0.755(0.678~0.840)、0.718(0.614~0.839)、1.136(1.049~1.231)。   结论  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应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低收入人群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从而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