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柴芍胃炎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模型大鼠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机制。方法:将FD模型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柴芍胃炎颗粒高、中、低组,同时与空白组比较,观察各组大鼠饮水、饮食、体重变化和胃排空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结果:胃泌素:各中药组、多潘立酮组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胃动素: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较中药低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组升高(P〈O.05)。胃排空率: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于低剂量组(P〈O.05)但较多潘立酮组低(P〈O.05)。结论:柴芍胃炎颗粒可能通过促进胃泌素、胃动素分泌和增加胃排空率,从而起到改善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胃动素、胃排空率超过正常范围并不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术后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行TIPS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特色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中医特色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护理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27±0.55)、(9.79±0.82)h,住院时间分别为(6.5±1.1)d、(11.0±3.2)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33%与2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6.67%,8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可缩短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胃痛贴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未  刘菊容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04-104,106
目的:探讨胃痛贴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结论:胃痛贴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脂肪性肝病目前是肝胆疾病科的常见病种。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我院刘鹏教授在诊治脂肪性肝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其认为脂肪性肝病多为饮食积滞,脾失健运,痰饮内生所导致发病。主要病因为"食积",关键病理因素为"痰饮"。治疗以消食导滞,温阳化饮为根本大法,自创保五消脂汤。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目前,西医药治疗FD没有公认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促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抗焦虑和抗抑郁等,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多。近年来,许多医家根据中医学的  相似文献   
7.
肖国辉教授在急性胰腺炎(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上有着丰富而独到的经验,笔者通过跟师门诊及相关临床研究,整理总结肖师经验,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分期辨治、预后判断、饮食调摄及变证处理5个方面分别阐述,不同方面治疗重点各有侧重、方药各有化裁,尝试梳理其诊治AP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有H.pylori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嘈杂,纳呆和上腹隐痛等,病程缠绵,容易复发和癌变。肖国辉教授擅长脾胃病的辨治,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丹  向未  肖国辉  王佳 《光明中医》2014,29(1):202-204
胃黏膜损伤性疾病为全球性的常见病。胃黏膜屏障是胃黏膜生理、病理乃至临床研究的重要领域。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外治法,以其安全、简、便、廉、验等优势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在中医外治保护胃黏膜屏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笔者就胃黏膜屏障防御机制及中医外治法保护胃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胰瘅1号、胰瘅2号、胰瘅贴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探讨其对SAP大鼠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SAP动物模型,将其分为假手术组(J组),模型组(M组),善宁组(S组),胰瘅1号、胰瘅2号、胰瘅贴组(Y组),善宁、胰瘅1号、胰瘅2号、胰瘅贴组(Z组)。计算3h、12h、72h、2w的血清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胰腺组织大体形态和光镜下改变。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Z组胰腺组织形态变化明显减轻,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低于M组、S组、Y组;随着时间的推移,Z组血清AMY数值、TNF-α、IL-1β、TLR4、NF-κB活性低于M组、S组、Y组。结论:胰瘅1号、胰瘅2号、胰瘅贴综合治疗SAP大鼠能明显减轻胰腺小叶间弥漫性水肿、炎症,胰腺实质性出血、腺管点状坏死灶、小叶缺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胰腺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和NF-κB的活性,减少下游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的释放,阻断SIRS和MODS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从而达到有效治疗SAP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