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院从1994年起对难治性或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患者采用威猛(Vin-26)和阿糖胞昔(Ara-c)联合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从1994年以来的住院治疗的急淋患者,均经临床,血象及骨髓象确诊,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8~60岁,平均38岁,为难治性或复发的病例,全部病例符合1991年11月第6届全国白血病讨论会议提出的难治性白血病诊断标准,经过VP、VDP及DOI。P等方案诱导治疗未缓解或缓解后短期内又复发的病例。1.2治疗方法:威猛100mg/日,静脉滴注5~7天,阿糖胞苷100mg每12小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伴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血浆P物质的变化。方法将46例恶性血液病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伴睡眠障碍者每晚口服米氮平15mg·d^-1治疗,无睡眠障碍者早晨口服氟西汀10mg·d^-1治疗,观察4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于治疗前及治疗4w末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浓度。结果研究组治疗2w末起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内及两组间治疗前后各时段血浆P物质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但对血浆P物质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例合并t(8;16)(p11;p13)易位的罕见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应用骨髓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多重PCR、逆转录-PCR、二代测序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检测。结果该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继发于胸腺癌化疗后,临床表现为乏力、皮肤瘀斑,同时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染色体分析发现t(8;16)(p11;p13)易位,逆转录-PCR和测序结果证实存在MYST3-CREBBP及CREBBP-MYST3两种融合基因,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后短期内复发,总生存时间仅7个月。结论t(8;16)(p11;p13)易位可致MYST3基因发生重排,与CREBBP形成融合,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常规化疗疗效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4.
氨磷汀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氨磷汀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放化疗中的保护作用、对骨髓造血重建的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40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氨磷汀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预处理方案A即改良BuCy方案,方案B即BuCy方案,方案C即TB I加Cy方案。预处理放、化疗前后,主要观察黏膜炎的发生情况,肝功能、肾功能、血钙、神经毒性、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对骨髓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氨磷汀治疗组黏膜炎的发生率为30%,平均持续时间3.5 d,对照组分别为80%和8.5 d,两组比较P<0.05;预处理放、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对照组出现20例,治疗组出现13例(P<0.01);肾功能损害仅见对照组出现2例,心功能损害仅见对照组出现1例,治疗组未出现心、肾功能损害;氨磷汀治疗组中性粒细胞>0.5×109L-1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2 d(P<0.05);氨磷汀治疗组血小板>20×109L-1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3~4 d(P<0.05)。结论:氨磷汀能明显减少预处理放、化疗相关黏膜炎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可以促进骨髓造血重建,可能减少心、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早期死亡APL患者形态学、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和PML/RARα融合基因特点,并详细记录年龄、性别、起病时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BPC)计数、血红蛋白(Hb)含量、骨髓中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BMLP%)、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等。结果:63例APL患者中13例早期死亡,早期死亡率20.63%。13例早期死亡APL中,7例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大于10×109L-1,9例形态学上表现为M3v,8例为CD34+,8例为CD2+,9例PML/RARα融合基因BCR3亚型,与非早期死亡组相比形态学、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和PML/RARα融合基因特点等存在统计学差异。除1例死于维甲酸综合征外,其余12例均死于脑出血。结论:外周血高白细胞,形态学表现为M3v、CD34+、CD2+和PML/RARα融合基因BCR3亚型APL早期死亡率极高,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倍型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的造血重建、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例20岁男性恶组患者进行单倍型骨髓移植,供者为患者之父,HLA2个位点不合。预处理方案:采用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方案,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和骁悉(MMF)的方案,移植有核细胞数为4.3×108/kg。结果移植后+20天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移植后+25天血小板计数>20×109/L,移植后+46天全血细胞恢复正常。移植后2个月血型由O型转为A型。结论单倍型骨髓移植治疗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和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7例MM患者予沙利度胺口服,起始剂量50 mg/d ,至最大剂量50 ~ 300 mg,联合地塞米松或VAD方案化疗。结果 4例患者部分缓解(PR),2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85 %。毒副作用有嗜睡、乏力、便秘、皮疹、手足麻木,毒副反应轻。结论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和化疗治疗MM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输血病历质量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以规范病历书写。方法本院2015—2016年输血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30份,从用血医嘱、输血病程记录、相关文书、用血管理及审批、输血前检测、输血前后评估等6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经χ2检验,2016年度抽查的输血病历中,用血医嘱、输血相关文书、输血前检测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4%、68%、13%,与2015年度的19%、72%、16%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的临床用血管理及审批、总评的不合格率分别为3%、34%,与2015年的2%、33%相比有所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前后评估的不合格率分别为53%、51%,与2015年的50%、44%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问题查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本院输血病历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血小板图计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抑制率时采用普通杯MA和肝素酶杯MA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统计经肝素抗凝并且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143例的TEG结果。比较普通杯和肝素酶杯R值、MA值、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和AA通道药物抑制率。结果按照凝集指数值(CI值)把143例患者分为低凝组和正常组。正常组普通杯和肝素酶杯的R值和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P和AA通道药物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凝组普通杯和肝素酶杯的R值、MA值、ADP和AA通道药物抑制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在计算抗血小板药物抑制率时,尤其在低凝状态下应优先计算普通杯MA而非肝素酶杯MA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的抑郁心理问题 ,并予百忧解进行治疗 ,判断疗效。方法 :对出现抑郁症状且Zung′s抑郁量表积分≥ 4 0分的 2 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予百忧解进行治疗 ,2周末、6周末再次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疗效有显著差异 ,不良反应轻。结论 :百忧解治疗恶性血液病伴发抑郁障碍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