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移植后供体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通过对216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0年内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的随访分析,评价心脏移植术后供体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移植心脏的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在术后第四年开始出现增长.亚组分析表明:35.2%的患者在术后数年内未出现明显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变化;约60%的患者在心脏移植术后第六年出现心率变异总功率谱的增加,低频功率谱增长,但高频功率谱未出现明确改变;7.4%患者心率变异功率谱在移植术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低频和高频功率谱在术后第四年开始显著增长,超过其他患者.结论 只有为数不多的心脏移植患者在心脏移植术后逐渐出现功能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恢复,而大多数供体心脏在术后的10年内仍保持着自主神经去神经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0.25 mg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head-uptilttesting,H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入选疑似VVS患者进行0.25 mg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HUTT检查,通过无创连续逐搏血压监测数据的脱机分析,获取阳性率和达到阳性反应时间,并与既往国内外研究相比较。结果共入组疑似VVS患者343例,241例(70.3%)在HUTT过程中出现了阳性结果,其中混合型83例(34.4%),心脏抑制型2例(0.8%),血管减压型156例(64.7%)。低剂量硝酸甘油药物激发阶段阳性率与国外既往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阳性率与国外既往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国内既往研究(70.3%vs 64%,P=0.016)。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阶段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低于国外既往使用0.3 mg片剂舌下含服激发的研究(5.0±2.2 min vs 7±8 min,P=0.001),与使用0.4 mg硝酸甘油舌下喷雾研究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结论 0.25 mg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HUTT的阳性率和达到阳性反应时间与国外0.4 mg硝酸甘油激发HUTT的结果无差异,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在经过医学基础科学的学习后,便开始了临床医学的专业学习。对于这些医学生来说,各门临床课程的学习都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课程,才能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迅速展开临床实践。因此,如何能让这些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更  相似文献   
4.
倾斜试验     
倾斜试验(tilt testing或head-up tilt testing)全称直立倾斜试验.亦叫作被动立位耐力试验.是一种被动的直立负荷检测方法。起初.倾斜试验只是被生理学家用来研究人体在体位变换时血流动力学的反应性变化。随着航空航天的发展.又被用于人体在特殊重力环境下生理适应性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TC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ASCE)在反射性晕厥伴卵圆孔未闭(PFO)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病例组(22例)为咳嗽、吞咽、用力排便、大笑或运动诱发的情境性晕厥患者,对照组(21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收集一般资料、PFO结构和右向左分流(RLS)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大量分流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FO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RLS分级和PFO直径呈正相关(P<0.001)。结论 cTCD、TEE结合ASCE在反射性晕厥伴PFO患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
初始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6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心脏病学中心就诊
并进行HUTT的VV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HUTT结果阴性及不同阳性类型患者在HUTT平卧期和倾
斜初期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每搏量、心输出量、系统血管阻力的差异。
结果 研究共入组VVS患者303例,其中HUTT阴性组102例(33.7%),HUTT阳性患者中混合型组67例
(22.1%)、血管减压型组132例(43.6%)、心脏抑制型组2例(0.6%)(例数过少未纳入统计分析)。混
合型组在平卧期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每搏量、心输出量均显著低于HUTT阴性组(均P<0.05),在
倾斜初期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每搏量、心输出量均低于HUTT阴性组;血管减压型组在平卧期舒张
压、平均动脉压低于HUTT阴性组,在倾斜初期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低于HUTT阴性组。混合
型组平卧期和倾斜初期心输出量均低于血管减压型组,系统血管阻力均显著高于血管减压型组(均P
<0.05)。
结论 不同HUTT结果的VVS患者在倾斜试验初始阶段已存在了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非线性分析方法,探讨-6°头低位卧床试验对心血管调控机制的影响,并将对照组和中药组进行比较。方法 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中药组,进行60d的头低位卧床试验。在试验前、中、后,运用非线性分析技术对心率变异、血压变异进行测试。结果志愿者心率水平在卧床开始后的前21d保持稳定,但从卧床试验的第41天起显著升高,且在卧床结束后亦未恢复至正常;趋向波动指数(DFAα1)于卧床试验开始后的第2天出现明显升高,且维持升高状态至试验结束后的第12天;混沌指数(chaos)在卧床过程中明显下降。卧床试验过程中组间对比发现:对照组心率变异的1/f以及血压变异的SDNN、LF/HF、DFAα1和1/f明显高于中药组,并且心率变异的DFAα2和血压变异的HF明显降低。结论在卧床试验后期机体出现迷走神经张力下降,迷走交感平衡升高;而中药可以减轻模拟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和毛花甙丙控制心房颤动的快速心室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快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 ,是保持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环节。毛花甙丙 (西地兰 )对心脏有负性频率作用 ,常作为传统治疗首选用药。因其同时伴有正性变力作用 ,特别适用于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但毛花甙丙静脉注射起效慢 ,并且主要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增加房室结隐匿传导 ,使心室率减慢。因此 ,对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的情况疗效差 ,并且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情况毛花甙丙禁忌。寻找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更有效的药物已成为房颤急诊处理的重要问题 ,本文对 5 0例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分别静脉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