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增强教学效果的指挥棒。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在混合式医学教学课堂中,教学评价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从教师、自身、同行三个维度研究混合式医学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同时强调完善教学评价的反馈机制。通过学生反馈、专家反馈、同行反馈、自身反馈,建立完整的混合式教学+医学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肾动脉阻力指数比率(RIR)在鉴别单侧肾脏良恶性肿瘤的使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2例肾脏肿瘤患者和同数量的正常人双肾动脉,测定其阻力指数(RI),然后计算阻力指数比值(RIR),手术后将病理证实为良、恶性肿瘤的病例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结果恶性组与良性组及对照组平均RIR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与良性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双肾动脉RIR≥1.10作为一个量化值,为单侧肾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慧临  姜红梅 《河北医学》2001,7(7):600-601
目的:探讨双侧卵巢动脉阻力指数比率(RIR)在鉴别单侧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使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阴道探头检查双侧卵巢动脉,测定其阻力指数(RI),然后计算阻力指数比值(RIR),手术后将病理证实为良、恶性肿瘤的病例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结果:恶性组与良性组及对照组平均RIR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与良性组无差异P>0.05。结论:双侧卵巢动脉RIR≥1.10作为一个量化值,对评估单侧卵巢肿瘤的良、恶性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和早期妊娠清官后宫内残留物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产后胎盘滞留患者8例、早孕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146例的声像学特点,将其超声检查结果及血HCG与再次清宫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超声检查156例患者,其中148例官腔内的残留物能清楚地显示,特别是对伴有子宫畸形的残留物,清楚地显示其准确位置。符合率达到92.9%。结论超声检查在产后和早期妊娠清宫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能为妇科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利于指导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11岁。活动后心慌、胸闷 ,近二个月加重来诊。采用 CFM- 72 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3MHz,做多切面探查 :左右心腔内径正常 ,左右心比例正常 ,室间隔不均匀增厚 ,呈梭形 ,最大厚度为 1.95 cm,其上部连续中断 1cm (图1)。心底短轴切面 :于主动脉短轴 1~ 2点处见 1cm的超声失落区。左室后壁厚度为 1.2 5 cm。 M型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运动曲线 CD段前后叶分离 ,向前运动达室间隔左室面 ,左室流出道变窄仅为 0 .99cm (图 2 )。连续频谱多普勒超声 :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加快 ,峰值 2 .19m/s,峰值后移 ,峰压差为 19.14mm Hg…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六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结果显示,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医学影像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关于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睾丸功能,目前缺少无损伤的检查方法。我院应用B型超声影像探查,观察睾丸形态及实质的变化,可从而了解睾丸功能,判断损害程度及愈后,对指导治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临床资料 B超探查134例睾丸中,有正常生育能力的成人精子数目在正常范围者53例,不育者81例。FSH化验检查有43例增高;精液检查无精症者44例;少精症者37例。不育症中精索精脉曲张34例,睾丸鞘膜积液3例,克氏症4例,睾丸萎缩26例(不明病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精囊结核是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一种。由于精囊的解剖位置隐蔽,感染结核后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易被忽略。因其病理改变过程不同,临床及 B 超检查困难,常被误诊。现将我院1985年8月~2000年8月收治的33例精囊结核患者的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