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2.
真菌免疫反应与慢性鼻窦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大鼠嗅球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合成、分泌和作用的靶细胞及其与受体(FGFR)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中药红景天素抗大鼠嗅球衰老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取Wister大鼠青年对照组;老龄对照组和老龄红景天素用药组各10只,3个月后断头处死,取嗅球,以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FGFmRNA和FGF、FGFR蛋白在大鼠嗅球中的表达。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鼠嗅球中FGFmRNA、FGF、FGFR的表达明显减少;青年对照组和老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老龄红景天素组FGFmRNA、FGF、FGFR明显高于老龄对照组(P<0.05)。并且FGFR与FGF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大鼠嗅球组织的生长,发育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传导密切相关;推测红景天素主要通过诱导大鼠嗅球FGF的表达,上调其受体FGFR的信号传导途径,发挥其对嗅球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合成嵌合受体anti-erbB2 scFv-CD28-ξ的基因并建立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增强NK细胞抗瘤活性创造条件.方法 在DNA2.0和Gene20liga软件辅助下对目的基因密码子及RNA二级结构进行优化并在序列的两端分别引入HindⅢ和EcoRI限制酶切位点,根据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化学合成长度为50~70bp的单链oligo,利用PCR将合成的oligo拼接成完整的序列,将合成好的序列装入PMD-18T载体并转染至感受态细胞DH5α,测序验证重组克隆中基因序列.完整的序列经Hind m和EcoRI酶切后连接至目的载体PCDNA3.1(+)中,并转染COS-7细胞.结果 合成DNA片段长度为1 803bp,经测序验证与目的基因嵌合受体anti-erbB2 scFv-CD28-ξ大小、序列一致.结论 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转染COS-7细胞,实现了anti-erbB2 scFv-CD28-ξ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体外转染及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合成嵌合受体anti-erbB2scFv-CD28-ζ的基因并建立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增强NK细胞抗瘤活性创造条件。方法在DNA2.0和Gene2Oliga软件辅助下对目的基因密码子及RNA二级结构进行优化并在序列的两端分别引入HindⅢ和EcoRI限制酶切位点,根据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化学合成长度为50~70bp的单链oligo,利用PCR将合成的oligo拼接成完整的序列,将合成好的序列装入PMD-18T载体并转染至感受态细胞DH5α,测序验证重组克隆中基因序列。完整的序列经HindⅢ和EcoRI酶切后连接至目的载体PCDNA3.1(+)中,并转染COS-7细胞。结果合成DNA片段长度为1803bp,经测序验证与目的基因嵌合受体anti-erbB2 scFv-CD28-ζ大小、序列一致。结论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转染COS-7细胞,实现了anti-erbB2 scFv-CD28-ζ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体外转染及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炎细胞因子对鼻息肉上皮细胞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cocyteantigen ,HLA) DR的影响。方法  2 3例鼻息肉及 1 1例鼾症患者下鼻甲标本 ,固定包埋 ,以HLA DR单抗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HLA DR阳性细胞的分布。另分离其上皮细胞体外培养 ,并以白介素 1 β(interleukin 1 β ,IL 1 β) ,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TNF α) ,IL 1 β +TNF α ,IL 1 β +TNF α +地塞米松分别刺激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HLA DR在鼻息肉、下鼻甲组织上皮细胞及炎性因子下培养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HLA DR在鼻息肉组织中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层。在鼻眶手术患者下鼻甲组织中上皮表面纤毛层有轻微表达。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阳性表达在胞浆 ,发现 :①对照组阳性细胞表达极少 ,鼻息肉组与下鼻甲组差异无显著性 ;②加入IL 1 β或TNF α ,HLA DR表达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IL 1 β+TNF α刺激组表达最强 ,且鼻息肉上皮细胞表达强于下鼻甲组 ;③加入地塞米松后 ,各组表达水平下降 ,鼻息肉组与下鼻甲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鼻息肉上皮细胞在前炎细胞因子作用下通过HLA DR分子的表达参与抗原提呈和炎症过程。糖皮质激素通过下调HLA DR的表达 ,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减轻局部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7.
空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出空鼻综合征(empty nose  相似文献   
8.
背景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分型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技术人员短缺及实验室硬件设施不足对其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目的 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参考,考察全自动生物芯片法在HPV分型检测中的诊断性能。方法 针对常规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临床样本,每一种型别均采用抽签法进行简单随机抽样,选中的样本使用全自动生物芯片法检测,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差异。针对不一致结果,通过E6/E7区的扩增产物测序进行确认。结果 从4 589例样本中选择124例,其中HPV阴性50例,HPV阳性74例,按照阳性型别计算共99个测试。按照样本阴性、阳性计算,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Kappa值为1.000(P<0.000 1)。按照样本型别计算,全自动生物芯片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8.0%、92.6%、96.0%、96.2%和96.1%,Kappa值为0.913(P<0.000 1),提示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良好。两种方法不一致的结果集中在6例阳性样本之中,39型和...  相似文献   
9.
空鼻综合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提出空鼻综合征(empty nose syndrome,ENS)的概念,以提高耳鼻咽喉科医师对鼻甲手术的重视,加深对该手术医源性并发症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0年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耳 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空鼻综合征患者14例,均曾经历过包括鼻甲切除性手术在内的各种鼻腔手术,年龄13-52岁。所有患者均行保守治疗,其中5例病情较重行鼻中隔、鼻底粘骨膜下骼骨充填术。结果 所有患者在首次鼻腔手术后6个月-5年内出现鼻塞及鼻腔和(或)鼻咽、咽部干燥感,6我有精神压抑症状,鼻腔检查可见鼻腔宽敞呈“筒状”。保守治疗有效,但疗效欠佳,手术治疗12-20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过分的鼻甲切除性手术可导致继发性鼻腔粘膜萎缩及一系列伴发症状,空鼻综合征概念的提出旨在提醒耳鼻咽喉科医师谨慎地施行鼻甲手术,避免造成患者难以治愈的鼻腔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炎细胞因子对鼻息肉上皮细胞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DR的影响。方法 23例鼻息肉及11例鼾症患者下鼻甲标本,固定包埋,以HLA-DR单抗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HLA—DR阳性细胞的分布。另分离其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并以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β TNF-β,IL-1β TNF-α 地塞米松分别刺激,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DR在鼻息肉、下鼻甲组织上皮细胞及炎性因子下培养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HLA-DR在鼻息肉组织中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层。在鼻眶手术患者下鼻甲组织中上皮表面纤毛层有轻微表达。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阳性表达在胞浆,发现:①对照组阳性细胞表达极少,鼻息肉组与下鼻甲组差异无显著性;②加入IL-1β或TNF-α,HLA-DR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IL-1β TNF-α刺激组表达最强,且鼻息肉上皮细胞表达强于下鼻甲组;③加入地塞米松后,各组表达水平下降,鼻息肉组与下鼻甲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鼻息肉上皮细胞在前炎细胞因子作用下通过HLA-DR分子的表达参与抗原提呈和炎症过程。糖皮质激素通过下调HLA—DR的表达,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减轻局部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