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14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0例犬左侧单肺移植为基础,观察左侧肺门阻断10min再灌注15min的缺血预处理结合4CEuro-Collin’s液对供体肺进行冷灌及保存,结果表明:采用肺缺血预处理,对供体肺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了中性粒细胞的肺内聚集与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3.
抑肽酶已广泛用于心脏外科,它为心脏手术后非外科性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但在体外循环(CPB)期间抑肽酶加入肝素血中用常规的硅藻土测得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明显延长,不能按照通常对ACT的要求判断肝素化程度[1],造成抗凝不精确,困扰C...  相似文献   
4.
股—股体外循环转流技术不仅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而且也用在一些非心脏手术中[1~4],目的是借助人工心肺机的效能来代替和支持患者的心肺功能,以提高机体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本院曾先后于1994年7月和1996年12月用股—股体外转流施行气管肿瘤切除术两例,较为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例均为女性。例1,56岁,因反复咳嗽,呼吸困难8个月,加重2月入院。体查:坐立和平卧时呼吸困难。唇稍发绀,有明显呼吸困难三凹征,气管区可闻及哮鸣音。心电图示窦律过速,X线及CT检查报告为气管下…  相似文献   
5.
电视胸腔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目的:探讨和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心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65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中普胸手术59例、心内直视手术6例。VATS(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51例:包括自发性气胸25例,22例行肺大泡切除,3例行胸膜固定;不明原因胸水9例,胸腔镜证实7例为肺癌转移,2例为恶性间皮瘤;凝固血胸及急性脓胸3例;纵膈肿瘤切除4例;肺小结节行楔形切除6例,食管癌行食管切除1例;单侧或双侧内脏神经切断治疗癌性上腹部剧痛2例:心包开窗引流治疗心包积液1例。VAMT(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14例:包括肺癌根治7例,房缺修补2例,二尖瓣置换4例,动脉导管结扎1例。结果:除1例心包开窗引流术后3月演变为缩窄性心包炎而再次手术外,其余病例疗效满意,达到微创、有效及美容要求。结论:随着内镜器械及手术技术的改善,电视胸腔镜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45例患者心脏复苏困难的成功处理经验,寻求心脏直视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多次除颤不能复苏的心脏手术患者,采用重新阻断升主动脉,行4∶1半钾或全钾温血停搏液诱停加纯温血持续灌注,待心脏完全静止后再开放升主动脉的方法。结果 45例心脏手术患者心脏复苏困难经过再次停跳温血灌注的处理后均复苏成功。结论再次阻断升主动脉,行4∶1半钾或全钾温血停搏液诱停加纯温血持续灌注的处理,对于复苏困难的心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婴幼儿 ,特别是体重在 10kg以下先心病患儿因其本身的特殊性 ,外科治疗死亡率较高 ,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一个关键部分。我院自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施行体重在 10kg以下的小儿心内直视手术 34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中男 18例 ,女 16例 ,月龄为 7~ 36个月 ,平均 (2 0 .3± 8.3)个月。体重 5 .5~ 10kg,平均 (8.5± 1.6 )kg。其中室间隔缺损 18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9例 ,室间隔缺损合…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技术不仅是心脏大血管手术的安全辅助方法,而且在其他外科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最近我们采用股-股体外循环部分转流的方法成功地施行了气管肿瘤切除加气管重建术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26例在体外循环下得到救治的体会。方法:常温下股动脉-静脉(A-V)转流用于气管肿瘤6例,肺移植1例,布加氏综合症根治术1例。一侧肺A-V转流13例,股V,门V-腋V转流5例。结果:26例中除1例布加氏综合症术后第2天因凝血功能障碍死亡外,其余均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的应用,为某些疑难、重症病人提供了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肺隔离药物灌注的体外循环技术(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将体外循环技术用于肺隔离药物灌注(IsolatedLungPerfusionILP)治疗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方法经肺动脉、肺静脉插管与心泵连接,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选用胶晶比2∶1灌注液,加入肝素6u/ml,常温(37℃)灌注45min停机、冲洗、关胸.结果本组术中灌注平稳,肺动脉压无明显增高,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阿霉素(AdriamycimDoxorubicimADM)用药为6ug/ml,ADM血药浓度测定ILP30min体内未能检出,而肺血浓度高,冲洗术液中ADM浓度为49.8±21.71ng/ml,对机体无杀伤作用.结论应用CPB技术进行ILP提高灌注侧肺部的化疗药物浓度,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扩大了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的治疗范围,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