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我们用神经妥乐平(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生产)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本科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都具有沿周围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的成簇疱疹,并具有局部疼痛的症状。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治疗组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30~40岁3例,41~50岁5例,51~60岁8例,60岁以上12例;病程1~7天6例,8~14天13例,15~30天7例,30天以上2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0~40岁3例,41~50岁6例,51~60岁9例,60岁以上10例;病程1~7天6例,8~14天14例,15~30天6例,30天以上…  相似文献   
2.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复发性破坏性溃疡性皮肤病,可并发系统性疾病。现将临床所见1例溃疡型坏疽性脓皮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皮肤溃烂伴疼痛7个月余,于2000年9月27日入住我院。患者左下肢小腿胫前区皮肤溃疡约5cm×6cm大小,境界清楚,边缘皮肤呈紫红色,水肿,并有坏死痂形成;溃疡基底部湿润,可见黄白色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起病后无发热,腹痛,呕吐及黑便无药物过敏。体检:一般状况良好,T37℃,P70次/min,R21次/min,BP16/9kPa。系统检查: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未闻及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Y1受体信号转导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构建心肌损伤模型,腹腔注射Y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BIBO3304干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ISO组[20 mg/(kg·d)ISO]、BIBO3304+ISO组[0.1 mg/(kg·d)BIBO3304+20 mg/(kg·d)ISO]、BIBO3304组 [0.1 mg/(kg·d)BIBO3304],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 d。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NPY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纤维结构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定量PCR检测小鼠心肌肥大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表达。采用Y1受体特异性激活剂[Leu31,Pro34]-NPY刺激 H9C2 细胞,检测 ANP、β-MHC mRNA 表达;CCK-8 检测心肌细胞活力。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和 H9C2 细胞中 active 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glycogen synthesis kinase 3β,p-GSK3β)、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total glyco- gen synthesis kinase 3β,t-GSK3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β-catenin 入核情况。利用β-catenin 特异性抑制剂 ICG001处理细胞,检测[Leu31,Pro34]-NP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活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心肌组织 NPY mRNA 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程度高,心肌肥大基因表达增加。与 ISO 组比较,BIBO3304+ISO组小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得到有效缓解,心肌肥大基因表达下降(P < 0.01)。与对照组比较,[Leu31, Pro34]-NPY 增加 H9C2 细胞 ANP、β-MHC mRNA 表达,降低心肌细胞活力(P < 0.01)。与对照组比较,ISO 组小鼠心肌组织 active β-catenin、p-GSK3β表达明显上调,p-GSK3β/t-GSK3β增加;与 ISO 组比较,BIBO3304+ISO 组心肌组织 active β-catenin、 p-GSK3β表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Leu31,Pro34]-NPY 显著增加心肌细胞 active β-catenin、p-GSK3β表达(P < 0.05),促进细胞核β-catenin 积累。与[Leu31,Pro34]-NPY 组比较,BIBO3304 抑制细胞核β-catenin 表达,ICG001 显著缓解 [Leu31,Pro34]-NP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活力下降(P < 0.01)。结论:NPY通过Y1受体转导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取百会、中脘、气海、中极、水道、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子宫、水道连接电针仪;肾俞、次髎、会阳,次髎、会阳连接电针仪;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盆底肌力检测、1 h尿垫试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持续收缩力、快速收缩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肌力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漏尿量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OP-Q分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有助于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在改善漏尿量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游泳对黄疸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对黄疸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09年1~6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经家属同意签定"新生儿游泳意向书"的婴儿为游泳组100例,在出生后2天进行"新生儿游泳",每天游泳1~2次,每次10~15分钟,共5天.对照组100例实行单纯沐浴,全部观察新生儿均在生后30 min内开奶,母乳喂养,按需给予10%葡萄糖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胎便初排和转黄时间明显提前,黄疸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儿游泳可促进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6.
邵素菊  任志欣 《中医研究》2010,23(11):75-76
<正>患者,男,42岁,2009-07-23初诊。主诉:左肺部痒9年,加重3周。现病史:患者9年前搬入新居,入住1个月后即感左肺部痒,持续不解,痒甚则咳,随即到一家省级西医院就诊,以肺部感染入住医院治疗,各项检查无异常,给予抗炎治疗,病情未能得到完全控制,时轻时重,1个月后出院,未再系统治疗,5个月之后病情逐渐减轻,肺痒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6周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透灸治疗,穴取子宫、次髎、会阳等,透灸腹部及腰骶部腧穴,腹部及腰骶部腧穴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产后6个月采用盆底肌力检测、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评估、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7,PFIQ-7)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后6个月盆底肌持续收缩力、快速收缩力均较治疗前增强(P<0.05),且观察组增强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产后6个月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后6个月PFIQ-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透灸可提高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在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味蒙药的水提物及醇提物对糠秕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观察大花葵水、醇提物对糠秕马拉色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分别制备2味蒙药的水、醇提物,采用LAN培养基,应用液态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的研究,并对经药物作用前后的糠秕马拉色菌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大花葵水、醇提物对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值分别为:12.5g/L和25g/L;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经大花葵水、醇提物作用后的糠秕马拉色菌有较明显的结构改变.结论: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明确了蒙药具有有效抑制糠秕马拉色菌的作用,并可深入研究发展,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味蒙药的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成分对皮肤癣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药基琼脂稀释法测定四味蒙药的水、醇提取物对常见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四味蒙药的水、醇提取物分别在不同浓度时对三种受试菌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大花葵水、醇提取物对皮肤癣菌的MIC为8.3mg/mL。结论四种单味蒙药对常见皮肤癣菌有体外抗菌活性,其中以大花葵水、醇提取物对皮肤癣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邵氏五针法”治疗哮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观察组采用“邵氏五针法”(肺俞、大椎、风门)加联合治疗,包括吸氧、雾化吸入、口服强地松;对照组采用口服茶碱缓释片加联合治疗,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喘息、咳嗽、咯痰、胸膈满闷、哮鸣音、气短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测定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69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0例;对照组临床痊愈49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0例,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肺功能FEV1、PEF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邵氏五针法”治疗哮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效果优于茶碱缓释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