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单次推注氯胺酮2mg/kg,A组:氯胺酮95靏/kg/min持续泵注维持;B组:氯胺酮60靏/kg/min配合瑞芬太尼0.06靏/kg/min持续泵注.术中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及SPO2,并记录术后苏醒时间.结果:A、B两组患儿血压和SPO2均较平稳,但B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而A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B组术后麻醉苏醒明显快于A组(p<0.05),且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醉既满足手术需要,又减少各自用药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更平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联合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方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性疼痛、生活质量及骨转移灶的疗效。方法32例非小细胞肺癌并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治疗组在应用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方案化疗前1d应用唑来磷酸注射液4mg静脉滴注,对照组为单纯应用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方案化疗。用药2周期后观察骨痛、骨转移灶的疗效、Kamofsky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病灶控制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rnofsky评分的变化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P〉0.05)。唑来膦酸的应用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方案化疗能有效缓解非小细胞肺癌所致的骨转移性疼痛,提高对骨转移灶的控制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科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对68例小儿上肢手术患者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注入高渗盐水最初用于治疗癌性疼痛,近年来亦开始应用于缓解术后刀口疼痛.此法已被临床实践证实确有许多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我们将不同浓度的高渗盐水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比较其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应用紫杉醇脂质体与传统紫杉醇化疗的临床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别.方法 将68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37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应用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进行化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紫杉醇(135 mg/m2)进行化疗.两组每周期均联合应用卡铂化疗,剂量为300 mg/m2,每3周为1周期.结果 6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完全缓解(CR)5例(13.5%),部分缓解(PR) 13例(35.2%),总有效率48.7%.对照组CR 1例(3.2%),PR 6例(19.4%),总有效率29.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肌肉关节酸痛、消化道症状等,无严重过敏反应,试验组过敏反应、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紫杉醇脂质体有效率较传统紫杉醇药物高,而且紫杉醇脂质体出现毒副反应者明显减少,药物耐受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应用紫杉醇脂质体与传统紫杉醇化疗的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8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应用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联合卡铂(300 mg/m2)进行化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紫杉醇(135 mg/m2)联合卡铂(300 mg/m2)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6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17例,进展5例,有效率40.5%(15/37),临床控制率86.5%(32/37);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5例,进展6例,有效率32.3%(10/31),临床控制率80.6%(25/31).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肌肉关节酸痛、消化道症状等,无严重过敏反应,试验组低血压、面部潮红、感觉异常、肌肉关节痛、皮疹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9.7%(3/31),5.4%(2/37)比19.4%(6/31),10.8%(4/37)比22.6% (7/31),13.5%(5/37)比38.7%(12/31),5.4%(2/37)比25.8%(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紫杉醇脂质体有效率较传统紫杉醇药物高,而且紫杉醇脂质体出现不良反应者明显减少,药物耐受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NUP50-AS1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ES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人食管癌Eca10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的49 例ESCC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qRT-PCR检测ESC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5 种食管癌细胞株(TE1、TE13、Eca109、Kyse150 和Kyse170)中NUP50-AS1 表达水平。shRNA 转染NUP50-AS1 后,选用sh2 -NUP50-AS1 进行后续功能实验。采用MTS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Eca109 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NUP50-AS1 在ES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03±0.870 vs 1.000±0.000,P<0.05);NUP50-AS1 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均P<0.01),NUP50-AS1 在5 株食管癌细胞系中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上调(P<0.05),其中Eca109 细胞的NUP50-AS1 表达水平最高。转染后,sh2-NUP50-AS1 转染组干扰效率最高,敲低NUP50-AS1 可明显抑制Eca10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ESCC组织中lncRNA NUP50-AS1 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癌症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敲减其表达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NUP50-AS1 的高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A2)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食管癌EC970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组及沉默组,分别转染LipofectamineTM 2000、含无义随机序列(siRNA-NC-PGCsi3.0)和EphA2干扰序列(EphA2-siRNA-PGCsi3.0)质粒和脂质体的复合物。稳定转染后,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中EphA2、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Brd U阳性率分别为(26.48±2.79)%、(23.52±2.57)%、(13.29±2.06)%,Brd U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8.560,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Brd U阳性率降低(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83.16±8.31)%、(82.35±7.24)%、(34.24±5.27)%,细胞划痕愈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8.869,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326.74±33.15)个、(331.27±34.59)个、(126.23±26.18)个,穿膜细胞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8.997,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穿膜细胞数减少(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中EphA2、Wnt1、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Wnt1、β-catenin、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细胞中EphA2、Wnt1、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EphA2、Wnt1、β-caten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对照组和空载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phA2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和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病人 男 ,2 1岁。胸闷、乏力 5d。查体 :颈静脉怒张。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率 90次 /min ,心音遥远 ,律齐。彩色超声示 :右室前壁之前、左室后壁之后分别见 13cm、30cm液性暗区 ,于右室、右房室交界处心包壁层见 10 5cm× 97cm大小实性高回声光团 ,形态不规则 ,呈葡萄粒状 ,伴部分液化 ,不随心脏跳动而摆动。CDFI示肿物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检查见心包壁层实性肿物 ,心包大量积液。CT检查心包可见大量积液 ,右侧心包、右房、下腔静脉之间可见不规则肿块影 ;增强CT见肿块稍有不规则强化 ;诊断 :心包肿瘤 ,心包积液。心包穿刺置细管引…  相似文献   
10.
任利兵 《海南医学》2013,24(7):1035-1035
目的介绍一种开胸术后胸部后外侧切口裂开的二期缝合方法。方法采用立"8"字缝合方法缝合12例裂开的胸壁后外侧切口。结果 12例二期缝合的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立"8"字缝合方法用于胸部后外侧切口裂开的二期缝合,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