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PCI-9112数据采集卡的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芳  曲波 《信息技术》2007,31(11):137-139
利用hbWindows/CVI虚拟仪器专用开发平台结合PCI-9112数据采集卡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充分利用了PCI-9112的通道自动扫描功能(continuous-scan-channels)和双缓冲模式(double-bufferedmode),实时、高速地采集八路模拟输入信号,并将波形数据保存至计算机的硬盘,方便以后查看。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精度高,运行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介绍,分析各自故障诊断技术的优缺点,得出将各种不同的诊断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攀钢RH真空处理系统所使用主要耐火材料的现状,分别从熔渣侵蚀、热应力以及机械应力方面分析了损毁机理,从耐火材料方面和炼钢操作方面提出了长寿化的建议,并结合攀钢实际情况,提出了两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库车加满大寺的测绘实录,对维吾尔族伊斯兰宗教建筑的外在形态作了详尽的阐述,并进一步剖析建筑形态与其所处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地域的文化交流、游牧民族的文化积淀、宗教信仰的时代变迁三方面揭示维吾尔族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均质气层砂岩的声波吸收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对声波能量的吸收与岩石的孔隙度、孔隙形状、孔隙中流体相态及性质、含流体的饱和度及岩石密度、弹性等因素有关.对均质气层砂岩的声波吸收特征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吸收系数与频率、波速及压力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出2种均质气层砂岩声波吸收系数模型.第1种是以纵波速度及频率为变量的吸收系数模型,该模型中纵波速度在2~4 km/s时,吸收系数变化最明显;第2种是以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为变量的吸收系数模型,揭示了孔隙度、渗透率与吸收系数具有强相关性.砂岩在低含气饱和度时对吸收系数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认为纵波速度变化可以极大改变吸收系数.压力和温度会改变气体粘度和孔隙度,故对吸收系数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蒸汽吞吐目前是稠油藏的主要开采方式.稠油藏自身特性和开采方式决定了稠油层水淹测井响应特征与常规稀油层不同.分析稠油藏水淹机理和测井响应特征,为稠油水淹层定性判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多为孔隙和裂缝双重孔隙介质,测井综合评价难度较大.以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利坨子区块沙三段火山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测试数据的孔渗分析,利用骨架交会图准确识别了该地区的岩性特征,通过测井交会划分了储层的蚀变程度和储层类型,为区块火山岩储层解释精度的提高提供了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体发挥着支撑城市生存、发展以及满足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功能.然而,当前大部分城市水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以水体富营养化最为突出,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净水技术往往存在投入大、成本高、二次污染或治标不治本等弊端.随着生物修复技术的提出,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净水作用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较少有综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整理.基于此,本文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生动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对研究最多的滤食性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以及水生动植物联合作用去除富营养化的效果进行归纳与分析,以期为问题水体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西安进近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在综合干预分析模型和计量经济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再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将预测值的加权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求解得到各种方法预测值的权值,然后,将两种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用最优加权法进行组合,得到组合预测值。利用西安进近空域实测流量数据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拟合误差为3.61%,组合方法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即整体上优于干预分析预测模型,也优于计量经济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