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营养素混合液(TNA)在肠外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骧  吴肇汉 《营养学报》1989,11(2):97-103
脂肪乳剂、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按一定程序混合配成10种全营养素混合液。在4℃14天贮存期内,10种混合液的pH和渗透压变化不大,不同混合液在不同时期的脂粒平均直径变化为0.3135±0.1012μm~0.4813±0.1893μm,94.93%脂粒的直径<0.6μm,无直径>6μm的脂粒,细菌培养阴性。74例共输全营养素混合液1,796次,无不良临床反应和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用1周以上者大都显示氮平衡改善,用2周以上者血清转铁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我院外科在1992年6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3例甲状腺腺癌伴喉返神经麻痹的病人,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27、40、47岁,术前均发现左甲状腺肿块伴同侧喉返神经麻痹,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甲状腺脉瘤,术后随访2例喉返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典型病例:男,47岁。发现左颈前部肿块7周,肿块迅速增大并出现声音嘶哑3周入院;检:甲状腺左叶明显肿大,表面无结节,边界欠清,质硬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无肿大的淋巴结,气管右移;细针穿刺肿块抽出10ml咖啡色液体,涂片细胞学检查见少量炎性细胞,间接喉镜检查示左声带麻痹,术前诊断为甲状腺…  相似文献   
3.
静脉用脂肪乳剂要求乳剂组成尽可能接近人体吸收脂肪后的体内状态;符合正常代谢途径;在提供正常饮食等量脂肪情况下,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具备良好的节氮效应。乳糜微粒是机体吸收外源性甘油三酯的转运形式,每100克甘油三酯(乳糜微粒)磷脂含量为4~6克。目前市场上10%脂肪乳剂(静脉用)为每100g甘油三酯配含磷脂12g,高于乳糜微粒中磷脂(PL)/甘油三酯(TG)的比例。过剩磷脂的输入超过机体清除能力,对机体血浆脂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10%及20%Lipovens(Fresenius,北京)是一种静脉用脂肪乳剂,作为乳化剂的卵磷脂含量为6g/100g脂肪。磷脂/甘油三酯比例接近天然乳糜微粒,我们对短期应用这种低磷脂的Lipovends的安全性做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道营养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道营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胃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20例,术后接受1周常规输液,摄入热卡600kcal/d而无蛋白质;肠外营养组21例,术后持续1周摄入热卡30kcal/(kg·d),氮量0.2g/(kg·d);肠内营养组21例,术后1周给予热卡30kcal/(kg·d),氮量0.2g/(kg·d),术后第1天减半。结果:对照组病人术后1周体重下降4.42±0.85kg,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组术后1周体重下降分别为2.12±0.61kg和2.20±0.58kg,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别。大多数病人术后血浆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均低于术前,平均氮平衡对照组为0.98g/d,肠外营养组为-3.97g/d,肠内营养组为-4.11g/d,以上指标对照组与另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而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胃肠道手术后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同,肠内营养具有费用低、实施方便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正> 许多疾病本身和有关的诊断、处理手段(如禁食、胃肠减压、手术前的肠道准备等)都能影响到病人的营养。近年来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已受到普遍重视,在欧美国家,其发生率约25~60%。对因病造成营养不良、需维持或加强营养,但不能或不能充分经胃肠道补充营养者,可给肠道外营养(即静脉营养)治疗。高位肠瘘、短肠综合征早期、胃肠道梗阻、胃肠道放疗或化疗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神经性厌食及破伤风等病患者不能、不宜或不易经消化道补充营养,可通过静脉补给患者每天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行全静脉营养(即全肠道外营养,TPN)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目的是减少体内蛋  相似文献   
6.
作者将3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四组,A组不含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而给予相应量的甘、丝、丙及脯氨酸的常规全肠外营养(TPN-Conv);B组含Ala-Gln的全肠外营养(TPN-Gln);两组间的热、氮及液体量相同。C组为消化道营养组。D组为正常组。实验组给予8戈瑞(GY)剂量全腹照射,然后分别给予TPN及肠道营养7天。观察在急性放射性小肠炎时,Ala-Gln作为Gln源对小肠的代谢、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及经消化道营养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B组动脉血Gln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说明Ala-Gln二肽输入后迅速分解为游离谷氨酰胺,利于组织使用。其小肠蛋白质和DNA含量优于A组。形态学结果显示组B小肠壁全层厚度、粘膜厚度及绒毛高度显著高于A和C组(P<0.0001),且小肠腺窝细胞平均分裂数高于A和C组(P<0.05),肠道内细菌移位率亦低于A和C组(P<0.05)。粘液血便及体重降低以A、C组为重。C组的摄食量不足,氮和热量摄取低于A、B组,其体重下降超过B组。C组8只实验大鼠死亡2只,其中1只为末段回肠穿孔。A、B组中无1例发生死亡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14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和1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患者随机选用安素或要素膳管饲28-36d。结果显示,经营养治疗后在氮平衡改善、体重、血淋巴细胞计数、转铁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升高及胃肠道副反应的发生方面,安素组优于要素膳组。  相似文献   
8.
作者回顾性研究意大利维罗那大学医院7年间治疗的45例手术后胰外瘘。其病因:急性胰腺炎15例,胰腺脓肿13例,慢性胰腺炎8例,胰癌7例,其他胰病2例。瘘排出量均超过200ml/d(平均379.6ml/d)。经临床、实验室、X线检查确诊后一周内接受下列一种治疗:A组,TPN 18例;B组,TPN加降钙素500u/d7例;C组,TPN加胰高糖素6mg/d 12例;D组,TPN加生长激素抑制因子,250μg/h 3~4天,然后改为125 μg/h 8例。各组的体重、营养状态、致瘘病因百  相似文献   
9.
10.
全营养混合液中氨基酸和维生素的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报道了一种全营养混合液(TNA)的配方,并将其置于乙烯代醋酸乙烯酯(EVA)3升输液袋,在4℃和室温25℃避光保存24h后,观察其稳定性其中1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E、C、B1、B2的浓度无明显改变。、例长期肠外营养患者用这种TNA液已8年半余,营养情况良好,无维生素和氨基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和血生长测定指标异常。42例用TNA行全肠外营养31-93天,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