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骼肌钝挫伤后愈合质量的肌电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 ,不同干预方法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中肌电信号的影响 ,研究肌电图在骨骼肌损伤愈合过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 :10 8只雄性SD大鼠 ,利用自制的重物坠落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钝挫伤。随机分成 3组 ,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组、中药组和自然愈合组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IGF - 1、黄芪丹参注射液、不作处理。于伤后第 2、5、7、10、14、2 1、2 8、35、5 6天观察并比较双侧腓肠肌的肌电图变化 ,记录纤颤电位和正尖波等自发活动 ,分析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并测量其潜伏期和波幅 ,观察伤后CMAP的变化。结果 :(1)各组大鼠均于伤后第 2~ 5天出现纤颤电位和正尖波 ,约至第 7~ 10天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减少。以IGF - 1组最早消失 ,中药组次之。 (2 )各组大鼠的伤侧肌电图CMAP中的潜伏期逐渐缩短 ,波幅逐渐增高。以IGF - 1组最快 ,中药组次之 ,自然愈合组最慢。 (3)伤后第 8周 ,IGF - 1组和中药组大鼠损伤侧CMAP波幅接近正常 ,自然愈合组则显著低于其它两组。结论 :(1)肌电图检测证实 ,IGF - 1和黄芪丹参注射液均具有促进骨骼肌损伤愈合的作用 ,但以IGF - 1的作用更明显。 (2 )损伤肌肉局部肌电信号的变化 ,可以用来评价损伤骨骼肌的修复进程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2.
六十多岁的老于是一名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前段时间肩膀突然疼得不行,抬也抬不起来,听隔壁的老李说可能是患了肩周炎,得赶紧活动开,于是老于变本加厉地练习打球,即使疼也坚持练,不想情况更严重了。到医院一看,医生说是肩袖损伤,得赶紧动手术,把撕裂的肩袖补起来。手术后的老于,恢复情况良好,又可以打乒乓球了。  相似文献   
3.
联合注射外源性IFNγ和IGF-1治疗小鼠骨骼肌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联合注射外源性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hlGF-1)和人γ干扰素(human interferon γ,hIFNγ)对于小鼠急性钝挫伤骨骼肌修复过程中再生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4只8周龄雄性C3H小鼠,制作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A组(注射hIFNγ)、B组(注射hIGF-1)、C组(联合注射hIFNγ和hIGF-1)、D组(注射生理盐水)。挫伤后第10天,A、B、C、D组小鼠,腓肠肌损伤处分别注射不同药物进行干预。于干预前(伤后7d),和干预后4、18、32d,各组随机抽取4只小鼠进行损伤腓肠肌取材,以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不同时点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Ⅱb,MHC—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④干预后各时点,B、C组小鼠损伤骨骼肌局部MHC—Ⅱb表达较A、D组明显高;(爹干预后各时间点A、B、C组小鼠损伤骨骼肌局部Vimentin表达较D组低,其中以A组和B组更明显。结论:④骨骼肌急性损伤后,局部注射hIGF-1有明显促进骨骼肌纤维再生,和一定程度抑制纤维化的作用。②局部注射hIFN3,仅表现出抑制纤维化的作用,且比hlGF-1更加明显。⑧联合应用hlGF-1和hIFNγ,能够同时促进骨骼肌再生和抑制纤维化,有效地促进损伤骨骼肌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对运动员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2004年5月~2005年11月,对上海市三家运动医学专科门诊的41名骨骼肌损伤运动员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周,平均21周;患者平均年龄20.5岁;男性23例,女性14例;牵拉伤28例,钝挫伤9例。损伤部位以股四头肌、腘绳肌为主,少数为骶脊肌损伤。所有患者经黄芪、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以压痛、运动恢复程度和是否复发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37例患者中34例疗效优良,优良率达92%。2例患者在3个月内骨骼肌损伤复发,1例无效。结论: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局部应用有促进运动员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用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转人γ干扰素(human interferonγ,hIFNγ)基因的成肌细胞,探讨hIFNγ对小鼠急性钝挫伤骨骼肌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IFNγ基因克隆到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中,以酶切和测序方法鉴定重组质粒pEGFP-C2-hIFNγ的正确性;②经脂质体介导转染C2C12成肌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基因细胞的hIFNγ表达。③64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制作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即A组(注射hIFNγ),B组(注射转hIFNγ的C2C12细胞),C组(注射空白成肌细胞),D组(未干预)。挫伤后第10天,A、B、C组的小鼠,于腓肠肌损伤局部注射不同药物,D组不进行干预以作为自然愈合对照。分别于伤后7、14、28、42天,从各组中随机抽取4只小鼠进行右侧腓肠肌损伤部位取材,以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点波形蛋白(Vimentin)及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Ⅱb)的表达。结果:①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成功构建了hIFNγ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hIFN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转染细胞中hIFNγ基因的表达;②干预后各时间点,A、B组小鼠损伤骨骼肌Vimentin表达较C组和D组降低;伤后42天,B组损伤骨骼肌Vimentin表达低于A组,其余时间点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③各组MHC-Ⅱb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①成功制备了含hIFNγ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获得了高效表达hIFNγ的鼠C2C12成肌细胞;②采用转染hIFNγ的C2C12成肌细胞局部注射,可以抑制骨骼肌纤维化标志产物波形蛋白的表达,与注射外源性IFNγ的作用近似。③局部注射转hIFNγ基因的成肌细胞或外源性IFNγ,未发现对骨骼肌再生标志产物MHC-Ⅱb表达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后交叉韧带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因素,对膝关节运动起着导向和限制作用。PCL损伤后,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常导致膝关节不稳,继发半月板、软骨损害和骨性关节炎。传统观念认为PCL损伤的发病率较低。由于对其解剖、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较少,使得PCL损伤常被漏诊;同时也因为对PCL损伤后的继发性病变了解不够,从而造成对PCL损伤的治疗持消极态度。1解剖学特性1.1形态和结构PCL起自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向后内侧止于胫骨平台髁间窝后下方约1cm处。韧带纤维…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组和对照组关节囊组织TGF-β mRNA表达分别为3.36×104 ±2.18×103和1.85×104 ±3.31×103 ,蛋白表达分别为1.55±0.33和1.13±0.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结肩组关节囊组织MMP1、MMP2、MMP3、MMP9、MMP1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冻结肩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关节囊组织中TFG-β和MMPs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辅助下修复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髌骨不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修复术在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中的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4年2月,收治22例创伤性髌骨不稳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16~33岁(平均23.7岁);所有患者在第一次脱位时均有外伤史,术前脱位次数3~7次。术中先进行关节镜检查,评估髌骨轨迹和髌股关节的动态匹配关系,确认MPFL损伤部位后进行修复,并于关节镜下监视调整MPFL的张力。髌骨外侧支持带明显紧张者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经正规康复治疗。随访24~38个月(平均28.6个月),根据Larsen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22例膝关节术后髌股匹配关系均获得重建,随访期内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根据Larsen评分,优18例、良4例。结论:修复MPFL对于创伤性髌骨不稳具有良好的疗效,关节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两种康复程序效果比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两种不同康复程序的效果。方法:单侧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保守康复组36例,激进康复组24例。术后6个月时比较关节活动度、髌上10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Lysholm评分、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和MRI检查移植物骨隧道直径。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髌上10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无明显差异;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IKDC评分有明显差异;关节稳定性检查均为阴性;MRI检查移植物骨隧道扩大有明显差异。结论: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康复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是并非越激进越好,应以适度康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
髌股关节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髌股关节疾病,以膝前痛为主要症状,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疾患,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了解膝股关节的功能解剖与力学特点,理解其病理机制,有助于规范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