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院2002年3月~2005年4月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0例,剖腹手术引流5例,经皮肝脓肿穿刺或置管引流术25例,均获得治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7岁。合并糖尿病者25例,晚期肝癌行肝动脉栓塞、肝动脉及门静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者3例,阑尾坏疽术后及化脓性盆腔炎引起门脉系统感染者各1例。1.2临床表现:病人多数表现起病较急,肝区痛,有不同程度的畏寒、高热。明显腹胀者7例;有5例为慢性发热疾病表现,体征不典型,超声检查时才发现。1.3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多高于10×109/L,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儿科医院感染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方法 以回顾性方法对儿科 1997~ 2 0 0 3年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分析。 结果 我院儿科 7年平均医院感染率为 3 .66% ;维吾尔族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率高于汉族 ;小年龄组的住院儿童医院感染率较高 (χ2 =76.5 4,P <0 .0 1) ;各年度医院感染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χ2 =2 7.2 9,P <0 .0 1)。 结论 喀什少数民族地区儿科医院感染以腹泻病、呼吸道感染和鹅口疮最为常见 ,提高认识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好基础护理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 ,是预防儿科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0例RPF的超声表现。结果:RPF的超声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多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结论:RPF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纤维斑块,同时发现累及输尿管及引起的肾盂、输尿管积水,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较高,以45~64岁为高发年龄组,近几年发病率、死亡率还在上升.目前治疗首选方法是手术切除,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极为重要.笔者所在科室自2000~2009年共收治胃癌202例,通过规范化手术及辅助治疗以及围手术期护理,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头痛、心慌、胸闷、视物模糊5年来就诊,发作时伴出汗,血压急骤升高,达200mmHg以上。查体血压不稳定,发作时在280~300/130~150mmHg之间波动。CT提示:膀胱前壁实质肿块。超声所见;双侧肾上腺处未见异常回声,肝胆胰脾肾图像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内壁光滑,于膀胱前壁见一大小约 5.2cm×4.1cm增强回声团,包膜光滑,内部回声不均,膀胱前壁受压(图1)。提示:膀胱前壁实质肿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异位)。手术所见:膀胱粘膜光滑,肿物位于膀胱底偏右侧肌层间,呈膨胀型生长,有包膜,在膀胱壁浆膜层下肌间、粘膜外将肿物完整剥出。病理诊断:符合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彩色超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在鉴别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其形成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管壁损伤,且好发于下肢[1-2].血栓形成后,血栓远端静脉高压,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肾癌并广泛腹膜后、盆腔转移一例CT报告武警陕西总队医院(710054)放射科任建政郭新萍男,35岁。左下腹无痛性包块半年,左下肢浮肿一月。查体,左下腹10×8×5cm包块,无压痛,表面光滑,左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CT表现:自肾门平面至盆腔腹...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诊断(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特点、指征及出现时间。方法:收集36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主要对迟发性出血的时间、部位、大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迟发血肿的出现时间为外伤后24h之后,血肿较小,居脑外围,额叶最多。结论:发现迟发血肿最佳检查时间为48h。对临床症状持续的患者,应复查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次10 mg,1次·d~(-1),于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规格为0.25 mm×25.00 mm,取患者双侧的肺俞、肾俞、攒竹、迎香、大椎、风池、列缺、足三里穴;采用指切进针法,快速进针,平补平泻,留针20 min;肺俞穴进针得气后采用捻转法行针约20 s后出针,不留针;1次·d~(-1),每周5次。以上治疗均连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E、TLR4、NF-κB水平以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gE、TLR4、NF-κB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IgE、TLR4、NF-κB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有效率为83.0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够明显降低过敏性鼻炎患者IgE、TLR4、NF-κB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