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MRI放射状扫描序列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8 例疑有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的MRI常规扫描及放射状扫描图像,两者相互比较,并将常规扫描诊断结果、常规和放射状扫描两者相互结合后的结果分别与关节镜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扫描序列和放射状扫描序列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放射状扫描和常规扫描相结合能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I常规检查(常规扫描结合放射状扫描)对于内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及后角撕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2.50%(62.50%),80.90%(95.23%),72.72%(78.78%);特异度为98.00%(94.00%),89.19%(78.37%),92.30%(92.30%)。MRI常规检查(常规扫描结合放射状扫描)对于外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及后角撕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4.28%(78.57%),76.47%(88.00%),82.35%(94.11%);特异度为97.72%(96.45%),92.68%(85.36%),97.56%(97.56%)。结论 MRI 常规扫描结合放射状扫描对半月板边缘部、近根部的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的细节显示优于常规扫描,二者结合可减少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放射状扫描序列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MRI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到2011年1月在本组临床疑诊为大关节PVN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与关节镜或手术病理进行比较,分析PVNS的MRI影像特点、诊断正确率、误漏诊原因,以及在术后随访及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66例患者的资料纳入分析,54例经过病理确诊为PVNS,男23例,女31例。其中弥漫型为46例,局限型为8例。MRI诊断为PVNS55例,52例确诊为PVNS,MRI诊断PVNS准确率78.8%;术后复发20例,MRI诊断复发准确率100%;7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1例放疗后病理性骨折。结论 PVNS是一个容易复发的良性滑膜增生性疾病,MRI术前及术后诊断准确率高,MRI在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下腰痛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MRI 技术是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手段,特别是MR扩散加权成像、T2 mapping成像、T1ρ加权成像、钠MRI、软骨延迟钆增强MRI 和MR 波谱成像等新技术能够通过对蛋白聚糖、水等椎间盘细胞外基质成分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早期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目的。从上述几个方面综合论述MRI技术用于定量分析研究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新进展,并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检测和量化肩关节积液的可靠性。方法30例病人在MR肩关节成像前、后分别进行超声检查。记录不同部位(肱二头肌肌腱鞘区、正中位和内旋位肩胛下凹陷区、正中位和外展位肩关节后凹陷区)可探测到的无回声区及其宽度。以肩关节注入8~12mL液体作为金标准,分  相似文献   
5.
背景:椎间盘磁共振功能研究大都是平卧状态非负荷下进行的,不能反映人体直立下椎间盘负荷状态下的形态及功能改变,因此需要研究模拟人直立状态下的椎间盘磁共振功能成像特点。 目的:探讨轴向负荷对受检者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值及T2值的影响。 方法:募集腰腿痛患者17例,年龄34-65岁。轴向负荷前后进行常规T2W、T1W、弥散张量成像、T2-mapping成像,负荷质量为体质量的40%-50%,负荷10 min后扫描第2个弥散张量成像序列,约负荷15 min扫描第2个T2-mapping序列。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TR 2 500 ms,TE 89 ms,弥散方向为6个方向,b值设为400 s/mm2,扫描时间4∶10 min。利用弥散张量成像原始数据重建表观弥散系数图、b0图,测定其负荷前后椎间盘的表观弥散系数值,T2-mapping序列自动重建出T2值图,测量髓核全椎间盘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分析短时轴向负荷前后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17例85个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结果:Ⅰ级0个,Ⅱ级26个,Ⅲ级19个,Ⅳ级30个,Ⅴ级10个。表观弥散系数图84个纳入研究,T2值图85个纳入研究。84个椎间盘短时轴向负荷下,短时轴向负荷下全椎间盘(减少38×10-3 mm2/s,Z=2.567,P < 0.05)及髓核区表观弥散系数值减少(减少62×10-3 mm2/s,Z=3.461,P < 0.05),表观弥散系数变化主要影响Pfirrmann Ⅲ级椎间盘(减少55×10-3 mm2/s,Z=2.556,     P < 0.05)。T2值的变化主要影响正常椎间盘(Pfirrmann Ⅱ级),负荷下椎间盘T2值减低(减少3.17 ms,Z=2.967,P < 0.05),其余级别椎间盘负荷下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短时轴向负荷下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值与T2值的变化因退变Pfirrmann分级不同而不同,评价椎间盘的活体MRI功能可能要根据不同的退变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外动物实验多是荧光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以SPIO标记脂肪干细胞移植后活体示踪对退变椎间盘修复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活体监测SPIO标记的脂肪干细胞在退变椎间盘内的存活、迁移和转归,以及脂肪干细胞对退变椎间盘的修复及延缓退变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兔椎间盘被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L1/2),脂肪干细胞组(L2/3),PBS组(L3/4),SPIO-脂肪干细胞组(L4/5)。透视引导下用18G穿刺制作退变模型后2周行SPIO标记的脂肪干细胞移植。结果与结论:SPIO-脂肪干细胞移植后即刻T2WI/FFE序列上可见椎间盘内明显低信号,8周后仍可检测到低信号。脂肪干细胞移植组与同时间点PBS组比较,椎间盘退变程度轻。提示SPIO-脂肪干细胞移植至椎间盘后,可通过MRI进行监测;脂肪干细胞椎间盘内移植有助于修复退变椎间盘和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7.
背景:部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可出现Modic改变,但Modic改变的相关因素及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之间因果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目的:分析存在腰椎间盘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及腰椎间盘发生Modic改变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634例(2 536个椎间盘)存在腰椎间盘Modic改变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并分析腰椎间盘Modic改变与椎间盘突出或膨出、Schmorl结节、椎体滑脱、椎间盘解剖水平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634例患者中,女性患者ModicⅡ、Ⅲ型出现率均较男性高,而ModicⅠ型出现率小于男性患者(P < 0.001);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Modic各型改变的出现率均高(P < 0.001)。2 536个腰椎间盘中,有椎体滑脱、出现Schmorl结节、有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者Modic各型改变的出现率均比无此类表现者高(P < 0.001);L4/5、L5/S1水平(低位)Modic各型改变的出现率均比L2/3、L3/4水平(高位)高(P < 0.001);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越严重,Modic各型改变的出现率越高(P < 0.001)。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分级、Schmorl结节与Modic改变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说明,腰椎间盘Modic改变与患者性别、年龄、椎间盘有无突出或膨出、有无Schmorl结节、椎体有无滑脱、椎间盘解剖水平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分级均有相关性。其中,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分级、Schmorl结节与腰椎间盘Modic改变间的相关性最高,且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分级较Schmorl结节与之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 结果 1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右侧7例,左侧4例,双侧1例,共13个病灶。肿瘤最大径为2~9cm,边界清楚,呈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肿瘤的CT和MRI表现与瘤内脂肪组织和类骨髓组织所占的比例相关;脂肪组织在CT表现为低密度,CT值为-120Hu~-30Hu,MRI T1WI和T2WI上都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下降;类骨髓组织CT值为20Hu~45Hu,在M RI与肝脏的信号强度相似;增强扫描,瘤内脂肪组织不强化,类骨髓组织可呈轻度至中度强化。1例肿块见出血灶,3例肿块见钙化灶,4例肿块见坏死灶。1例肿块伴发于左侧肾上腺腺瘤上。 结论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骨折的多种影像学特征和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损伤节段位于颈椎5例(25.00%),胸腰椎15例(75.00%),其中屈曲型损伤11例(55.00%),屈曲过伸型损伤9例(45.00%),前中后三柱同时损伤14例(70.00%),伴脊髓损伤8例(40.00%).X线平片共发现脊柱损伤征象43个,多层螺旋CT(MSCT)发现93个,MRI发现102个.结论 AS脊柱骨折常表现为累及三柱的贯通性骨折,MRI和MSCT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MRI显示脊髓损伤和后柱损伤有明显优势,是评估AS合并脊柱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S和T1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腰痛患者64例,按年龄分为<30岁组(10例)、30~39岁组(12例)、40~49岁组(11例)、50~59岁组(15例)、>59岁组(16例)。对每例患者选取2个腰椎间盘进行MRS扫描,获得髓核氮-乙酰氨基峰下面积(N-acetyl)、水峰下面积(Water),及N-acetyl/Water值;并行T1ρ成像,分别测量髓核及纤维环T1ρ值。比较不同Pfirrmann分级及年龄组间MRS及T1ρ定量分析结果的差异,并分析Pfirrmann分级和年龄与T1ρ和MRS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64例患者共128个椎间盘中,Pfirrmann Ⅱ级61个,Ⅲ级40个,Ⅳ级23个,Ⅴ级4个。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间及不同年龄组间,髓核T1ρ、N-acetyl、Water及N-acetyl/Wate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纤维环T1ρ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etyl、N-acetyl/Water、髓核T1ρ值,随Pfirrmann分级增加、患者年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MRS和T1ρ成像技术均可用于腰椎间盘退变的定量评估,且与Pfirrmann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