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护骨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调节软骨重塑过程,在维持椎间盘软骨组织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椎间盘中护骨素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取64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及25例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后的椎间盘组织,检测椎间盘中护骨素mRNA和蛋白的水平。以腰椎间盘MRI检查结果为依据,根据Schneiderman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并分析椎间盘中的护骨素水平与疾病分级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发现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腰椎间盘组织中护骨素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P < 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升高的护骨素mRNA和蛋白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且护骨素mRNA和蛋白水平均与Schneiderman分级显著正相关(r=0.367,0.412,P < 0.01),说明高表达的护骨素参与了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并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腰椎滑脱患者术前经X片及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确定椎体滑脱程度和Modic分型。将患者按照滑脱程度及是否合并Modic改变分为6组:A组,Ⅱ°滑脱;B组,Ⅲ°滑脱;C组,Ⅱ°滑脱伴Modic I型;D组,Ⅱ°滑脱伴ModicⅡ型;E组,Ⅲ°滑脱伴ModicⅠ型;F组,Ⅲ°滑脱伴ModicⅡ型。患者术前和随访按视觉疼痛模拟量表( VAS)评分和Osew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ODI)进行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疼痛及功能障碍评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内术后的腰腿痛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001);各组间腰腿痛及ODI评分的改善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伴Modic征改变的腰椎滑脱患者经PLIF术治疗可获得的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颈椎Modic改变即颈椎间盘软骨终板及终板下骨髓在MRI不同加权像下的异常信号改变。颈椎Modic的发生受众多因素影响,颈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是目前被多数学者认可的与颈椎Modic改变相关性最高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及颈痛等与颈椎Modic改变是否存在相关性仍有争议。颈椎Modic改变可能是降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之一。术前是否存在颈椎Modic改变可能对手术结果无明显影响,但对术后早期植骨融合率、有症状ASD的发生及术后轴性症状的出现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背景:1988年Modic等系统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型标准及组织学变化,并将其命名为Modic改变。各型Modic改变的退变程度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对各型Modic改变的组织学观察和生化成分的检测,了解各型终板组织学特点及生化成分,研究各型Modic改变退变程度。方法:手术取得所需终板36例,手术时根据影像定位,取出所需终板,按Modic改变分型分组:无Modic改变的12例,ModicⅠ型12例,ModicⅡ型12例。将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学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Ⅱ型胶原表达,用间苯三酚法测定蛋白多糖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在腰椎终板基质中可见棕黄色细颗粒状阳性表达,在有Modic改变的椎体终板中,Ⅱ型胶原积分灰度值比无Modic改变者明显升高(P0.05),ModicⅠ型积分灰度值明显高于ModicⅡ型(P0.05)。蛋白多糖检测:在有Modic改变的椎体终板中,蛋白多糖的含量比无Modic改变者明显升高(P0.05),ModicⅠ型蛋白多糖的含量高于ModicⅡ型(P0.05)。组织学特点:ModicⅠ型(水肿型)软骨下血管化的纤维组织以及与此相关的软骨终板出现裂隙或破裂;ModicⅡ型(脂肪型)脂肪组织替代正常的软骨或骨组织;Modic(-)病理学无上述变化。结果可发现,Modic改变是腰椎终板退变逐渐加重的连续性过程。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确切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炎症参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病机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属于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与炎症有关。 目的:检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椎间盘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取84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和28例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收集2组患者术后的椎间盘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测定椎间盘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水平。根据Schneiderman标准进行分级,分析椎间盘中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与疾病分级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与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相比,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腰椎间盘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Schneiderman 4级的患者椎间盘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明显高于Schneiderman 2级和3级的患者,而Schneiderman 3级的患者椎间盘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明显高于2级患者。另外,Spearman相关分析也显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蛋白水平与Schneiderman分级呈正相关(r=0.412, P < 0.01)。提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椎间盘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增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参与了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腰椎椎间盘真空现象与Modic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患者,均进行MRI和CT辅助检查,共计扫描360个椎体节段(每位患者L_(1/2)~L_5/S_1 5个节段),结果MRI检测结果显示Modic改变共108个节段,其中Ⅰ型20个节段,Ⅱ型81个节段,Ⅲ型7个节段。CT成像结果显示真空现象共120个节段,其中L_(1/2)节段4个,L_(2/3)节段5个,L_(3/4)节段9个,L_(4/5)节段24个,L_5/S_1节段78个。Modic改变多发生在L_(4/5)节段,而真空变化多数发生在L_5/S_1节段。30个节段显示单纯有Modic改变而无真空现象,78个节段显示既有Modic改变又有真空现象。其中55个节段为Modic改变Ⅱ型同时有真空现象,而大部分同时有真空现象和Modic改变节段位于L_(4/5)~L_5/S_1节段。结论 CT成像在诊断椎间盘真空现象方面有特异性。腰椎L_(4/5)~L_5/S_1节段椎间盘真空现象与相邻终板Modic改变可能有相关性,但原因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背景:统计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116例患者,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凸角度。随访资料完整患者4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8例,L4腰椎滑脱12例,随访12~24个月,分析治疗前后骶骨倾斜角变化。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 < 0.05)。腰椎管狭窄与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因手术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P > 0.05)。治疗前后MacNab评分优和良中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关键词:后路椎体间融合;腰椎前凸角度;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12  相似文献   

8.
背景:关于Modic改变在腰椎中分布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多,而在颈椎中的相关研究则较少。 目的:分析颈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发生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抽取因颈肩痛行颈椎MRI和常规X射线检查的患者共200例,年龄20~83岁。记录MRI颈椎Modic改变发生的节段,改变类型,改变的位置等,并分析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椎间盘退变节段及程度、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200例共计1 200个颈椎椎间盘中23例(11.5%),29个(2.4%)个椎间盘邻近终板发生Modic改变。Ⅰ型8例(4%),10个椎间盘(0.8%);Ⅱ型13例(6.5%),16个椎间盘(1.3%);Ⅲ型2例(1.0%),3个椎间盘(0.25%)。按照各个椎间盘节段发病数统计,C2/3节段O个,C3/4节段4个,C4/5节段6个,C5/6节段12个,C6/7节段7个,C7/T1节段0个,发病率分别为0%,0.33%,0.5%,1.0%,0.58%,0%。结果表明颈椎终板也存在Modic改变的现象,但发生率较腰椎低,Ⅱ型最多见,Ⅰ型次之,Ⅲ型最为少见,多发生于C5/6椎间盘,多位于邻近终板的后方。50岁以上为其好发年龄,其发生与年龄、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节段及颈椎曲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的软骨终板形态改变,并进一步研究软骨终板形态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研究84例下腰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普通X线及MRI检查,依据MRI正中位像进行软骨终板形态分类及T2像对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在侧位平片上进行椎间盘高度测量。 结果 退变腰椎软骨终板形态以扁平型多见。腰椎退行性变其椎间盘退变程度随凹形、扁平形到不规则形逐渐加重,且各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退变椎间盘高度随凹形、扁平形到不规则形逐渐降低,但扁平形与不规则形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 结论 腰椎退行性变中扁平型软骨终板患者出现几率较高。凹形、扁平型和不规则形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逐渐加重,扁平型和不规则形椎间隙高度降低明显,这对椎间盘髓核假体置换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椎体侧方滑脱与腰椎侧凸曲线变化及与疼痛之间的关系,很少有关于椎体侧方滑脱解剖学变化的详细报道。目的:观察退行性腰椎侧凸所致椎体侧方滑脱的解剖学改变。方法:选择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侧凸伴椎体侧方滑脱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54~72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行腰椎CT检查。通过腰椎冠状面重建CT图像测量椎体侧方滑脱距离,采用Aaro法在轴位CT图像上测量椎体旋转角度。结果与结论:椎体侧方滑脱在远端终椎非常多见,滑脱部位上端椎体向主弧曲线的凸面旋转,而下端椎体则向主弧曲线的凹面旋转。Cobb角平均值为25°,椎体侧方滑脱距离及旋转角度平均值分别为6.5mm、6.7°,椎体侧方滑脱距离(X)与椎体旋转角度(Y)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s=0.63;P0.01)。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大量文献报道了炎性细胞因子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发现这些退变的腰椎终板及终板下区域椎体在MRI上出现信号的改变。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异常信号改变关系。 方法:实验组椎间盘终板标本取自因腰椎退变行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共20例;Modic Ⅰ型、Ⅱ型各10例。对照组椎间盘终板标本取自因腰椎外伤行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共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椎间盘终板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α在Modic Ⅰ型终板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Ⅱ型(P < 0.05),实验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可能在腰椎间盘终板退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不同Modic分型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关于许莫氏结节的相关性研究多见于腰椎节段,其在颈椎节段中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因素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许莫氏结节在颈肩痛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许莫氏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至12月因颈肩痛行颈椎MR检查的患者,共820例,其中男398例,女422例;年龄30-80岁,平均(52.2±11.5)岁。统计许莫氏结节在颈椎节段、年龄、性别、头围、颈椎曲度、颈椎间盘退变分级中的分布特点,分析上述因素与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820例患者4 920个颈椎节段中,64例(7.8%)88个椎间盘(1.8%)临近终板(108个,1.1%)发生许莫氏结节,头侧与尾侧终板许莫氏结节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471,P=0.6890.05)。终板患病率以C5/6(2.4%)最高,其次为C6/7(1.5%)和C4/5(1.3%)。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年龄、颈椎曲度、椎间盘退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与性别、头围无关(P0.05)。邻近终板存在和不存在许莫氏结节的椎间盘在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24.26,P0.05),前者间盘退变更严重(Z=58.80,P0.05)。双侧终板与单侧终板发生许莫氏结节的椎间盘在椎间盘退变分级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603,P=0.0030.05),前者间盘退变更严重(Z=3.44,P0.05)。邻近终板发生"急性期"和发生"非急性"期结节的椎间盘在椎间盘退变分级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547,P=0.0360.05),后者间盘退变更严重(Z=2.40,P0.05)。将影响许莫氏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许莫氏结节发生的相关性最强,年龄次之,颈椎曲度最弱。提示在颈肩痛患者中,许莫氏结节好发于C5/6节段,头侧与尾侧终板许莫氏结节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许莫氏结节与年龄、颈椎曲度、椎间盘退变分级存在相关性,且与椎间盘退变分级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脊柱-骨盆参数的异常与腰椎椎体滑脱症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滑脱症患者内固定治疗后脊柱-骨盆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行腰椎椎体滑脱症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60例,测量分析所有患者内固定前后X射线平片的腰椎前凸、骨盆投射角、骶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矢状面平衡、椎体滑脱度、椎体滑脱角和椎间盘高度。将上述参数植入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并对相关参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结论:植入前后滑脱度、滑脱角、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及矢状面平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椎间盘高度的恢复与腰椎前凸、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滑脱度及滑脱角的变化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腰椎前凸的变化与滑脱角、滑脱度、骨盆倾斜角及骶骨倾斜角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说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能够显著地改善腰椎椎体滑脱症患者的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及矢状面平衡;运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患者,必须考虑不同骨盆投射角下的骨盆代偿模式,个体化地重建椎间盘高度。  相似文献   

14.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影像诊断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X线,CT,MRI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经X线、CT、MRI检查确诊的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图片资料。结果三种方法均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作出定性诊断。X线对诊断滑脱的程度价值较大,CT能直观地反映出滑脱后椎管的形态,还可显示硬膜囊在椎体后弓之间受压及侧隐窝狭窄、关节突增生、硬化、椎间关节积气及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MRI对显示骨结构,钙化不如CT,但可显示椎间盘、椎间关节、椎管、椎间孔、硬膜囊的改变。而且还可在矢状位上精确测量滑脱的程度。结论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影像诊断,普通X线平片作为常规检查,CT作为必要检查方法,MRI可以作为诊断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背景:腰椎间盘摘除后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再次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多种,但目前对复发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研究并不多。 目的:对比研究椎间盘摘除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对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 方法:61例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摘除后再发病例,按再次修复方式分为2组,椎间盘摘除组30例;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31例。在站立位脊柱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两组治疗前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并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摘除组治疗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及骨盆投射角未见明显变化(P > 0.05);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治疗后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及骨盆投射角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 0.05);治疗前两组间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未见明显差异(P > 0.05);治疗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组椎间盘高度、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较摘除组明显增加(P < 0.05)。结果证实,椎间盘摘除不能显著改变再次手术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较椎间盘摘除对再次手术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更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融合手术对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Modic改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中心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手术治疗的119例合并Modic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于术后1月,半年及1年的时候对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及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了术后即刻改善,随访12~72月,腰、腿痛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4%及84%,ODI指数从术前的(39.5±1.56)改善至术后的(12.04±1.51),改善率69%。按Modic分型,I型、II型之间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终板损伤的患者,无论I型、II型,髓核摘除+后路椎间融合均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伴有Modic改变(Modic Changes)的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患者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对伴有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手术节段终板信号的影响,观察术后终板信号的转归情况。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骨科诊治的86例伴有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的病变责任节段均为L_(4/5)间隙,根据术前腰椎核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确定的Modic改变类型进行分组,将患者分成Ⅰ型Modic改变组(A组,30例),Ⅱ型Modic改变组(B组,52例)和Ⅲ型Modic改变组(C组,4例)。三组患者均进行术前相关检查,且三组患者均由同一组主刀医师完成手术。对三组患者分组进行术前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在末次随访时对三组患者再次统计VAS评分和ODI评分及其评分改善率,并要求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完善腰椎MRI检查,各组之间术前与术后终板信号的转归情况对比,随访半年到一年,平均随访7个月。结果出院后末次随访共完成77例,A组26例,B组49例,C组2例。术前三组的VAS评分,A组分别与B、C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三组ODI评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三组的VAS评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评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椎间植骨融合位置良好,未见有假关节形成;末次随访复查腰椎MRI发现A组Ⅰ型Modic改变有4例局部转变为Ⅱ型,余22例未见明显变化;B组Ⅱ型Modic改变有1例转变为正常,余48例未见明显变化;C组Ⅲ型Modic改变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对伴有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在研究随访期间,MRI影像结果显示有部分Ⅰ型Modic改变在向趋于稳定的Ⅱ型转归,Ⅱ型和Ⅲ型Modic改变为较稳定状态,终板信号未见明显转归。  相似文献   

18.
徐宏光 《解剖与临床》2012,17(3):179-180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症等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导致颈腰背部疼痛,80%的人群一生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颈腰背痛.脊柱的退变主要源于椎间盘退变[1],其中腰椎间盘退变最为常见.椎间盘退变可导致椎间关节不稳和异常活动,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增生钙化,以及脊髓血管、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症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医疗资源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  相似文献   

19.
背景: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的是重建脊柱序列和椎体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达到永久腰椎融合的作用。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融合及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稳定性的恢复。 方法:腰椎滑脱症最常采用Wiltse分型将其分为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以及病理性,将腰椎侧位X射线片的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的滑移程度分为5级,根据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分型和分级以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结果与结论:坚强融合内固定,植入物与椎体间是刚性连接,常用来稳定脊柱、矫正畸形,骨融合率较高,减少了假关节形成。动态融合内固定是用弹性材质或微动装置分散坚强内固定负荷传导,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及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动态非融合内固定能改变脊柱运动节段的负荷传递方式,阻止脊柱运动,预防邻近节段退变,使失稳的腰椎达到其正常状态的活动特性,实现动态重建腰椎序列。峡部关节缺损部位直接修复植骨,适用于青壮年有症状不伴有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滑脱患者。腰椎滑脱症选择哪种材料植骨和植骨部位以及哪种入路方法融合和植入物内固定可以得到理想的融合内固定效果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目前尚未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20.
背景:腰椎退变滑脱以上一椎体相对下一椎体向前滑移为典型特征,是中老年常见的脊柱疾病。这种椎体间滑移使椎管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和畸形;鲜有研究报道影响腰椎退变滑脱椎管狭窄的解剖因素,且在手术治疗时是否应该复位滑脱节段及恢复椎体间高度也仍然存在争议。目的:探索腰椎退变滑脱生理载荷下滑脱节段椎管容积的变化及其相关解剖因素。方法:纳入15例无症状志愿者为正常组,年龄(55±7)岁;15例L4滑脱患者为试验组,年龄(54±6)岁。将双X射线透视影像系统和螺旋CT检查相结合,从受试者腰椎薄层CT获取腰椎三维重建模型,匹配到双X射线透视影像系统捕获的不同活动体位时(平卧、站立、前屈位和后伸位)腰椎X射线图像上,重现生理载荷下腰椎椎体间三维运动状态。观测不同姿势下椎管容积变化和可能影响椎管容积变化的解剖参数(椎间盘高度、椎管横截面积、椎管左右直径、椎管前后直径、滑脱程度、姿势和间盘角度)。结果与结论:正常组和试验组的椎管容积在平卧位和前屈位时均大于站立和后伸位,且试验组椎管容积在所有4个姿势下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滑脱节段L4-5椎管容积与L4-5椎间盘后缘高度(γb=0.80)显著相关,与滑脱程度(γb=-0.61)高度相关,与L4-5椎间盘前缘高度(γb=0.28)和间盘角度(γb=-0.24)弱相关。提示腰椎退变滑脱患者椎管容积受多重因素影响,平卧位和前屈位时滑脱节段容积增大有助于解释在这些姿势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复位滑脱的椎体、减少椎间角度、椎间撑开和减压都能有效增加滑脱患者的椎管容积,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