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对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这3年时间里,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的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MIPPO技术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相比较观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得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只要会出现固定物断裂、骨不愈合、螺钉切割等并发症现象。结论采用MIPPO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最为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必须努力提高手术操作的娴熟程度,以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CT辅助下3D打印技术模拟复杂骨盆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45例作为3D打印组,采用激光快速自动成型机快速制作骨盆骨折个体化标本,标本需囊括解剖动、静脉血管,临床医生根据3D模型个体化标本情况,讨论最终方案。另选择同时期45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常规组,常规组手术前仅进行X线、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3D打印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1);常规组患者优良率为95.55%(43/45),3D打印组优良率为82.22%(37/45),3D打印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并发症,常规组患者出现1例(2.22%)切口感染、1例(2.22%)下肢静脉血栓,3D打印组出现1例(2.22%)切口感染,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骨盆骨折术前应用CT辅助下3D打印技术可直观了解骨折实际情况,手术前模拟手术方案更有利于优化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带蒂筋膜脂肪片与玻璃酸钠联合应用预防椎管粘连的可行性。方法 椎板切除减压,病灶摘除后,将玻璃酸钠2—4ml注于硬膜周围,后用带蒂筋膜脂肪片覆盖椎板缺损处。结果 157例术后随访6—64例,优良率98.1%。结论 带蒂筋膜脂肪片联合玻璃酸钠为预防椎管内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这3年时间里,抽取90倒在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的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5例。An患者采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MIPPO技术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相比较观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得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只要会出现固定物断裂,骨不愈合,螺钉切割等并发症现象。结论采用MIPPO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最为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必须努力提高手术操作的娴熟程度,以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关节镜下准确定位后电动刨削器清理边缘,后用Φ3mm钻头向股骨中轴方面钻孔至髓腔,术后第2天1ml(100ug)活化TGF-β1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3周。结果:9例膝关节软骨缺损经3--9个月随访,优良率100%,未见骨软骨赘、创伤性骨关节炎和退行性改变发生。结论:TGF-β1直接注射于关节腔内。能有效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erssion plating,PCCP)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无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共68例老年无移位(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PCCP组(采用PCCP内固定术,n=32例)和空心螺钉组(采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n=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PCCP组随访时间为12~60个月,平均(27.8±11.8)个月;空心螺钉组随访时间为12~60个月,平均(25.7±13.9)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PCCP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空心螺钉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空心螺钉组(P0.05)。PCCP组无一例患出现并发症,而空心螺钉组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PCCP与空心螺钉治疗老年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前者具有早期功能好、完全负重早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1/3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29例(A组),传统大切口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34例(B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根据Stewart、Hundley标准评定,A组优21例(占73%),良8例(占27%);B组优21例(占62%),良10例(占32%),可2例(占6%).A组术后出现2例钉孔感染;B组出现3例钢板异物反应,1例于第2次手术取内固定物时出现桡神经损伤,1例出现骨不愈合.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1/3粉碎骨折疗效优于传统大切口切开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