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梳理历代注家对《金匮要略》"三焦竭部"的注解,考证"竭"的含义。"竭"在《吕氏春秋》等多种上古汉语文献中与"亡"相通,即有"离去"之意。结合宋版《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原文,认为"三焦竭部"即"三焦不归其部"之意,并非注家所谓之"衰竭""虚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和典型发育儿童之间语言相关脑结构的纵向弛豫时间(T1)值和横向弛豫时间(T2)值,研究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脑脱水和髓鞘丢失情况,并探索弛豫时间改变与语言发育商的关系。方法 搜集25例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为病例组和20例典型发育儿童作为对照组,行常规MRI和合成磁共振序列Magic扫描后得到T1和T2地图。共测量7个白质和灰质感兴趣区的T1和T2值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发育性语言障碍组感兴趣区弛豫值与语言发育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尾状核头T1值降低,T2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尾状核头的T1和T2值诊断效能均大于0.7,两者诊断效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尾状核头T1值降低与语言能力下降呈正相关(r=0.658,P<0.05)。结论 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上腔静脉塌陷指数(SVC-CI)对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下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NYH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在全麻诱导后至手术开始前,快速输注复方乳酸钠10 ml/kg,输注时间10~15 min。记录补液前后MAP、HR、CVP、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利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上腔静脉(SVC)内径,并计算补液前后CI的变化值(ΔCI)以及SVC-CI。根据ΔCI将患者分为容量反应组(R组,ΔCI≥15%)和非容量反应组(NR组,ΔCI1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VC-CI和SVV预测容量反应的效能。结果有20例(56%)患者出现容量反应。R组SVC-CI明显高于NR组(P0.05)。SVC-CI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 0.673~0.958),敏感性85%,特异性75%。SVV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 0.567~0.895),敏感性55%,特异性88%。结论 SVC-CI和SVV均可预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而SVC-CI的预测效能优于SVV。  相似文献   
4.
<正>脊柱是人体重要的支撑和平衡结构,起着负重、运动和保护等功能,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包括脊柱发育异常、损伤、退行性变、肿瘤、感染及免疫性疾病等。针对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与治疗,人们不断探索创新,随着近年来数字医学与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突破,脊柱疾病相关研究取得了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中医温针灸疗法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 方法 针刺百会、下关、合谷,并对足三里施以温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 1次/周,3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中医传统外治温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 5例显效,27例明显好转,4例无明显改变,有效率达89%。 结论 使用温针灸以“健脾益气,升阳固卫”为原则,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症状,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咽,是人体经气流通之重地。观《内经》记载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和足太阳膀胱经气是间接通于咽喉之外,其余十条经络皆直接通达于咽,故咽痛成为临床常见症,并作为主证或者兼证常出现在多种疾病过程中。《伤寒论》以三阴三阳为理论框架,在太阳、阳明、少阴、厥阴等篇章中重点论及了热证、寒证及寒热错杂证型中出现咽痛证治,显然仲景讨论咽痛意在以寒热为纲,表明虽六经病皆可致咽喉不利而痛,然寒热是其辨治关键。《伤寒论》中描述症状有  相似文献   
7.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刺五邪"部分的断句及解释历来存在争议。笔者试对该段经文的几个不同版本进行考证,结合当代各家论述,将"刺五邪"部分整理为五首七言诗,并分析了其中两处重要经文的临床意义,力争使这五首七言诗恢复原貌和原意。  相似文献   
8.
报告中西医联合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Ⅱ型呼吸衰竭脱机困难1例,并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中的作用。病例简述:患者曹某,主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憋10年余,加重3 d"收治入院,诊断为AECOPD,Ⅱ型呼吸衰竭,予以机械通气、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但因患者高龄且肺部感染较重,脱机困难。入院第13日起予以中药汤剂口服、灌肠及针刺治疗,经中西医联合治疗后顺利脱机,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通过参考古代文献,论证《金匮要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条文中的"疮"字原意为"创伤、损伤","家"字原意为"……的人",全句原意当为:"受创伤的患者,虽然身体疼痛,但不能发汗,汗出就会发为痉病。"搜集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中西汇通时期的历代注家对本条文的注解,分析各家注解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并以此条文为例说明,对仲景原文的解读在不同时代流变不已,一要对历代注解予以梳理分析,二要回归当时的语言环境和时代背景方能澄清仲景原意。文中同时总结了梳理注解流变和澄清仲景原意的方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病理生理学的特点,实施以病例讨论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包括以病例为基础、问题为引导的理论授课,以心力衰竭为专题的问题导向式学习,网上病例分析和临床专家的专题讲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physiology, various forms of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reform were carried out, including case-based and problem-oriented theory teach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on the topic of heart failure, online case analysis, and seminars instructed by clinical experts. All these reforms provoked students' interests in learning, promoted their abilitie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 cultivated their independ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ies, and raised their overall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