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重建技术时,根据颌面两侧骨表面外形的对称性,得出健侧与患侧的具体生物学差异数据对修复颌面部复杂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3例颌面部复杂骨折患者的资料而且已做MSCT高分辨率CT(HR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及HRCT轴位相结合,以大脑镰为中心镜面,健侧为标准,选择引起颌面畸形之错位骨块的前缘、后缘、上缘及下缘四个测量点,测量健侧与患侧的立体关系,根据其骨表面外形的对称性得出具体生物学差异数据,通过参考差异数据进行复位后行坚强内固定。结果 23例颌面部复杂性骨折患者中,牙颌功能均获得完全恢复,颌面外形21例获得完全恢复,2例获得基本恢复。结论根据颌面两侧骨表面外形的对称性,通过MSCT图像重建能精准地测量出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具体生物学差异数据,对手术方案及内固定钛板、钛钉的选择和术后效果的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供血动脉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显影特点。方法:搜集卵巢肿瘤行腹盆部CT增强扫描患者104例122侧(原发肿瘤72例79侧,转移肿瘤32例43侧),根据肿瘤直径大小进行分组,A组≤4.0cm(28侧),B组3~5cm(50侧),C组≥5.0cm(44侧),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肿瘤供血动脉重建,分析原发性与转移性、不同直径肿瘤的供血动脉显影特点。结果:122侧卵巢肿瘤总的供血动脉显影率为89.3%(109/122)。79侧原发性和43侧转移性卵巢肿瘤供血动脉显影率分别为88.6%(70/79)、90.7%(39/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OB显影率分别为77.9%(95/122)、53.3%(65/1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中,OA显影率分别为53.6%、80.0%、90.9%,OB显影率分别为28.6%、38.0%、86.4%。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原发性和转移性卵巢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其特点,随着肿瘤增大,供血动脉显影率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年人少见原因所致左肾静脉(LRV)狭窄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方法 搜集非肠系膜下动脉(SMA)与主动脉(AA)夹角变小所致LRV狭窄的成年患者15例,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LRV压迫原因、血液循环表现.结果 15例LRV狭窄患者中,6例腹膜后左肾门旁良...  相似文献   
4.
髂动脉闭塞侧支循环的MSCTA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髂动脉(IA)闭塞及侧支循环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表现。方法:11例经MSC-TA确诊的IA闭塞患者,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添加技术(AV)对侧支血管进行选择性重建,分析侧支循环的表现。结果:11例IA闭塞患者发生在左侧9例、右侧2例,均合并同侧髂内动脉闭塞,6例合并同侧髂外动脉闭塞,1例合并对侧髂内动脉闭塞,1例合并对侧髂外动脉狭窄。参与侧支循环的动脉包括患侧腹壁动脉11例,第10~12肋间动脉11例,第4腰动脉10例,第2腰动脉1例,骶正中动脉及直肠上、下动脉1例,双侧股动脉间分支6例,股动脉与第4腰动脉之间1例。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IA闭塞及主要侧支循环情况,并能对患肢侧支供血情况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对椎间盘脱出并肉芽组织增生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T2WI示脱出髓核周围和其内高信号影27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及特点。结果 27例共30个腰椎间盘脱出,脱出髓核与硬脊膜分界模糊9个,部分分界清楚21个,增强扫描髓核周围线样强化6个,带状强化24个,17个与患侧神经根粘连。6个脱出髓核内信号稍减低,8个信号稍增高,5个明显增高,11个呈等信号,增强扫描髓核无强化26个,斑片状强化4个。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腰椎间盘脱出及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睾丸动脉(TA)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上解剖,为隐睾及其肿瘤的诊断或睾丸移植等提供信息。方法:搜集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正常男性125例,采用容积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观察TA的解剖情况。结果:125例TA中,共110例双侧TA显影,显影率88.0%(110/125)。TA直径左侧为1.1~2.4mm,平均(1.69±0.21)mm;右侧为1.1~2.5mm,平均(1.70±0.23)mm。83.6%(92/110)的TA开口自肾动脉与肠系膜下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前外侧壁,16.4%(18/110)异位开口。结论:TA在MSCTA上显影率高,AV技术血管重建能清楚地显示其起起止、走行及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动脉(GDA)变异的分型、发生率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且GDA显示完整者1810例,采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对GDA进行重建,以GDA起源和分支的解剖学描述为标准,将变异分为3型:Ⅰ型为起源变异,Ⅱ型为分支变异(IIa型为正常起源于GDA的分支发自其他动脉,Ⅱb型为正常起自其他动脉的分支发自GDA,Ⅱc型为上述2型分支变异的混合表现),Ⅲ型为同时存在GDA起源及分支变异,分析各型的表现及发生率。结果 1810例患者中,GDA变异62例,总的发生率3.43%(62/1810),Ⅰ型10例,发生率0.55%(10/1810);Ⅱ型49例,发生率2.71%(49/1810),其中,Ⅱa型8例,发生率0.44%(8/1810),Ⅱb型28例,发生率1.55%(28/1810);Ⅱc型13例,发生率0.72%(13/1810)。胰横动脉起自GDA的发生率0.44%(8/1810),替代和(或)副右肝动脉起自GDA的发生率1.5%(27/1810),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肝右动脉、替代或副肝右动脉的发生率1.0%(18/1810)。结论 MSCTA能清楚显示GDA解剖及变异,准确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非增强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患者资料,均已做多排螺旋CT平扫、B超、KUB及IVU检查(CT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至AW4.3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结果58例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其中1例自行排出,4例保守治疗后自行排出,36例体外碎石后排出,10例输尿管镜取出,7例经皮肾取出)患者,多排螺旋CT非增强诊断泌尿系结石58例;B超诊断泌尿系结石44例,2例假阳性;KUB诊断泌尿系结石38例,4例假阳性;IVU诊断泌尿系结石42例,3例假阳性;多排螺旋CT非增强、B超、KUB、IVU敏感度分别为100%、76%、66%、72%,特异度分别为100%、83%、67%、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90%、9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42%、29%、36%,约登指数分别为1.0、0.59、0.32、0.47。多排螺旋CT非增强与B超、KUB、IVU比较,Х^2值分别为15.92、24.17、19.92,P值均小于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非增强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比B超、KUB、IVU高,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右肾上腺肿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右肾上腺肿瘤患者27例,采用容积再现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显示右肾上腺动脉(AA)供血肿瘤,评价其在定位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27例右肾上腺肿瘤最大径5.2cm~11.5cm,平均7.3cm,原发性肿瘤21例,转移性肿瘤6例,均不同程度突入肝脏右叶。AV重建显示25例肿瘤由右侧AA供血,显影率及定位诊断准确率均为92.6%(25/27)。结论 MSCTA通过显示AA供血肿瘤,能准确进行右侧肾上腺肿瘤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PSPH患者均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olumer endering VR)、血管生长技术(Addvessel 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脾静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血管开放及曲张情况。结果 18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闭塞、中断。⑴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15例中,胃冠状静脉12例、胃短静脉(GSV)15例、胃网膜静脉(GEV)15例、胃结肠干(GCT)10例可见静脉曲张,脾-肾静脉交通1例;⑵胃冠状静脉受累及3例中,均出现GCV、GSV、GEV及GCT曲张,脾-肾静脉交通2例。结论 MSCTA能清晰显示PSPH中脾静脉狭窄、闭塞及周围侧支循环血管曲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