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护理组(A,N=52例) 和传统护理组 (B,N=50例),两组在相同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分别实施规范化护理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危象发生率、上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脱机时间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结果] (1) 两组在危象发生率、上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传统护理组的上述指标发生率有高于规范化护理组的趋势.(2) 规范化护理组的脱机时间比传统护理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3) 两组 SF-36 健康状况量表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入院时8个维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8个维度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P<0.05 或 P<0.01),且规范化护理组在生理职能 (RP)、一般健康状况(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状态(MH)方面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或 P<0.01).而在身体疼痛(BP)、精力(VT)和生理机能(PF)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能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重症肌无力危象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急诊科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防护措施,使其职业暴露的发生机率降至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团队效能量表对某三甲中医院急诊科12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总分(4.24±0.70)分,得分水平为84.40%。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总分、周边绩效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效能;加强医护合作是增强急诊科团队效能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应通过相关课程与活动增强中级职称医护人员的团队效能,特别是团队精神态度方面,从而提高急诊科整体团队效能,有利于急诊科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灾难医学教育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灾难医学教育的学习经历及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45名调查对象中,80.37%有学习经历;84.77%认为有必要开设相关课程;74.50%表示愿意选修.学习经历在性别、学历、年级及专业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态度在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普遍对灾难医学缺乏系统的认识,高校有必要开设一门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灾难医学课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团队效能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团队效能量表》对广州市某两家三甲中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02人,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团队效能总分(4.34±0.73)分,水平为86.8%;不同年龄(F=7.18,P<0.05)、工作时间(F=2.93,P<0.05)及定科情况(t=4.39,P<0.05)组的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具有良好的团队效能,体现在团队工作效率与责任感;需加强"夹心层"及未定科护士的团队效能。  相似文献   
6.
急诊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急诊科的环境,就诊人员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探讨如何正确分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制定防范对策,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江淑聘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2):140-141
健康信念模式是在社会心理学的六个模式上发展而来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几个维度分析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现状,通过具体的措施以提高我国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与肠道动力学异常有关。其发病机制目前不详。作者试图根据中医的病因病机特点及其中医临床护理特点,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护理疗法及预后调护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接头传递障碍所致的慢性疾病[1],难以根治,容易反复发作,诱发因素多样,仅仅依靠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无法达到长期控制重症肌无力发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在临床中,防治重症肌无力反复发作或发生危象的预期目的不能够很好实现,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缺乏健康教育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46例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系统总结了对于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步骤,并进行效果评价[2],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2004年1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46例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与加用双柏散外敷治疗血循毒蛇伤患者伤肢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血循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扩大创口、放血排毒,糜蛋白酶局部封闭,硫酸镁湿敷患肢,注射抗蛇毒血清、抗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速尿、能量合剂等全身综合用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柏散外敷伤肢治疗。2组患者同时均给予包括心理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通便问题护理及功能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伤肢的肿胀消退时间及疼痛程度的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伤肢的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 d后及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VA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在治疗4 d后治疗组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双柏散外敷可显著缩短伤肢肿胀消退时间和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是治疗血循毒蛇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