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鸣 《社区医学杂志》2007,5(11S):60-61
在基层医院没有核磁共振的情况下,脊髓造影(又称之椎管造影)检查,作为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椎管形态的变化时,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检查方法或手段,可以提高椎管内疾病病灶的显示率和影像诊断的正确率。笔者应用低毒低渗非离子碘水溶性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Omnipaqvue)进行腰椎椎管造影检查过程中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造影检查的并发症,现将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情况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复合性疾病 ,我们以SLE模型之一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小鼠为对象 ,以探讨TH2细胞因子动态变化与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小鼠模型。取 2 4只模型动物 ,分别于 0、8、10、12周处死动物 ,分离血清 ,同时留取尿液。另设对照组 ,同期处死。测定血清IL 6、IL 10、抗ds DNA抗体含量 ,采用ELISA方法 ,具体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用BUN试剂盒测定血清尿素氮(BUN)浓度 ,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尿蛋白质浓度。资料统计采用One WayAN…  相似文献   
3.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 ,原发性斜颈 ,是以患儿头向一侧倾斜 ,颜面旋向健侧为特征的病症 ,临床上以向右侧歪斜为多见。笔者以 1999年 8月至 2 0 0 2年 3月间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2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中 ,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18天 ,最大 2岁。2 治疗方法推拿治疗以求活血祛瘀 ,疏筋活络的目的。其手法如下 :( 1)患儿取仰卧位 ,医生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处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作按揉法 10min左右 ;( 2 )提拿患侧胸锁乳突肌数次 ;( 3 )医生一手扶住患侧肩部 ,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 ,渐渐向健侧扳动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狼疮方治疗狼疮肾炎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经狼疮方、强的松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脾细胞CD40表达及肾脏功能,并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1)血清抗dsDNA抗体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狼疮方组及强的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脾细胞CD40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及阳性细胞百分率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狼疮方组及强的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肾脏病理学半定量分析显示各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总积分和肾小球硬化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病变较模型组均显著减轻。结论狼疮方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干扰CD40信号,减少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对慢性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手指外伤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手指损伤后的处理方法正确与否对日后的功能恢复有相当大的临床意义。在基层医院无断指再植条件或无法断指再植时,或不能直接缝合手指残端创面时,不少的临床医师为了省时省力,采取将骨质缩短后直接缝合创面或原位缝合修复创面的办法来处理残端和创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狼疮样小鼠脾细胞体外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其中药狼疮方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给中药狼疮方、强的松及联合治疗后分别检测抗ds-DNA抗体、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和IL-6、IL-10水平。结果:(1)脾细胞自身增殖反应性,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治疗后脾细胞自身增殖反应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模型组血清抗ds-DNA抗体为1.75±0.25,与正常组(1.20±0.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治疗组血清抗ds-DNA抗体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模型组狼疮样小鼠脾细胞经ConA诱导下分泌Th2细胞因子IL-6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狼疮方具有免疫抑制剂作用,可抑制T和B细胞活化,减少Th2细胞因子的形成和自身抗体产生,有效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7.
股骨干骨折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再骨折再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再手术原因、手术方法,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完全骨性愈合后手术取出内固定钢板、髓内针,13例均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2例遗留膝关节部分屈曲功能障碍。结论:首选治疗方法、内固定器材选择、手术治疗技术操作、骨碎块及骨折缺损未充分修复、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等,均可以是引起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手术的原因。避免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再手术的因素发生是提高内固定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梁鸣 《华夏医学》2007,20(6):1311-1313
胫腓骨骨折发生率较高,临床比较常见,治疗不当极有可能出现各种的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开放粉碎性多段骨折,采用内固定方法难以达到固定牢固、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功能恢复良好的目的。我院2000~2005年采用组合式骨固定器治疗胫腓腓骨骨折4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中,男性43例,女性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8.5岁。1.2致伤原因及分型交通事故伤39例,重物压、砸伤5例,意外坠落伤3例;骨折类型:按G ustilo分型[1],Ⅰ型5例,Ⅱ型18例,ⅢA型12例,ⅢB型7例,闭合性骨折5例。1.3损伤部位双小腿胫腓骨同时开放性粉碎性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直是世界医学的难题.本研究选择用双倍剂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阻滞剂(ARB)治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 本试验为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19例入选病人,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已排除继发性肾损害的可能.患者中病程最短为7个月,最长达24个月,均属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者.肾脏病理情况:微小病变型肾炎3例,系膜增生型肾炎3例,IgA肾病2例,膜性肾病4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治疗方法 :11例使用缬沙坦(80mg/片),8例使用氯沙坦(50mg/片),从每日1片开始,2周后剂量增至每日2片目标剂量,自达到目标剂量起临床观察3个月.观察指标:用药前及用药后每2周检测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清钾、钠、氯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常规观察并记录患者水肿情况和右上肢血压;全程进行不良反应监测.按尿蛋白减少的量和降低的幅度作为疗效的评定标准:完全缓解:经治疗后尿蛋白阴转,定量检查<0.2g/d;显著缓解:治疗后尿蛋白定量≤1g/d,或虽>1g/d,但比治疗前减少≥50%;部分缓解:治疗后尿蛋白定量≤3g/d,或虽>3g/d,但比治疗前减少≥50%;无效:治疗后尿蛋白无明显改善.统计数据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方法 血清蛋白水平:ARB治疗前患者血清白蛋白检测值为16.35~31.84克,平均26.96±4.72克;观察期结束时血清白蛋白值为24.71~38.82克,平均31.75±3.57克,治疗前后均值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尿蛋白定量:治疗前检测值为3.53~7.82克,平均4.65±1.03克;缬沙坦或氯沙坦治疗后3个月检测值为1.75~5.49克,平均2.84±1.76克,治疗前后均值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疗效情况:所有病例中无1例完全缓解,显著缓解5例(26.3%),部分缓解11例(57.9%);无效3例(15.8%),将前三项视为治疗有效,则有效率为84.2%. 仅1例出现短期低血压症状.结论 对于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使用双倍剂量ARB治疗可减少尿蛋白排泄量,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衰(ESRF)患者在腹膜透析(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对临床生化指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按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水平将其分为两组:一组rGFR〈1 ml/(min.1.73m2);另一组rGFR≥1 ml/(min.1.73 m2)。每3个月进行一次临床随访,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及透析状态,包括血压、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尿量(UV)、残余肾肌酐清除率(Ccr)、每周总尿素氮清除率(Kt/Vtotal)、每周肌酐总清除率(WCcr total)、残余肾尿素及肌酐清除率。对比观察不同RRF状态透析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两组不同残余肾功能状态患者的2年死亡率为8.3%和30%(P=0.034),血红蛋白、钙磷乘积、血清白蛋、Kt/V total、Ccr total、24小时出液量分别为103.6±9.8和94.2±9.2(P=0.003)、47.3±3.8和53.3±4.2(P=0.048)、35.9±3.2和31.6±4.1(P=0.003)、2.20±0.25和1.98±0.98(P=0.002)、67.4±7.2和55.9±5.9(P=0.000)、1014±205和661±160(P=0.000)。结论残余肾功能可以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造血、营养状态、钙磷代谢、炎症状态、容量状态等,保护残余肾功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