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妇科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2例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19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VA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8897,P=0.00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包干责任制层级管理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建立大包干责任制层级管理的护理模式,并对护士整体护理责任制、管床责任制、小组责任制及床边工作制等进行了逐步落实,实现了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人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主动性.结果:实施大包干责任制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后,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大包干责任制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可激励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主动为病人提供整体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建立了和谐医患关系,塑造了护理工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前干预疼痛对腹部手术病人心身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8年4月135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70例,对照组65例,其中干预组54例在手术结束时用镇痛泵通过硬膜外或静脉途径给予持续镇痛,16例在病人术后0~1级疼痛时用强痛定100mg肌注。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服务。结果干预组术后在睡眠、饮食、活动三方面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2d。结论提前干预疼痛对腹部术后病人心身恢复以及缩短住院天数,节约住院开支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防范老年患者静脉输液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降低老年患者的输液风险。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计算风险优先数,确定输液过程中的6个高风险因子(即失效模式),分别是三查七对不严密、血肿或液体外渗、静脉穿刺处渗漏、针头移位或滑脱、滴速太快或太慢和皮下淤血,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后三查七对不严密、血肿或液体外渗、静脉穿刺处渗漏、针头移位或滑脱、滴速太快或太慢和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4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VEGF水平。随机抽取健康女性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VEGF。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水平、IL-6、VEGF显著升高。IFN-γ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肿瘤期别越晚,CD4+/CD8+比值越低,CD8+、IL-6、VEGF水平越高,IFN-γ水平则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宫颈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VEGF诱导肿瘤血管形成,促进宫颈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雾化吸入以其奏效快、直接达到局部、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轻、无痛等优点,广泛用于儿科临床,作为消炎、化痰、解痉、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既可直接作用于气道表面的药物受体而发挥疗效,又可迅速吸收,起效迅速,较全身用药安全性高,将在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临床上常出现不配合等因素而影响治疗效果,且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就此对96例婴幼儿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37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卧位训练、床上排便训练、腰背肌锻炼、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下床前活动指导、出院指导护理措施.均达到手术效果,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黄疸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光照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护理要点是:针对早产儿的特点进行光照前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光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光照的副作用:如有无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出现,应及早与医生联系及时给予处理。最需注意的是光照过程中患儿是否出现嗜睡、精神萎靡、吸吮反射减弱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早发现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前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其对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0例纳入标准的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将患有焦虑者52例作为观察组,未患焦虑者98例设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结果初产妇产前焦虑的发生率为34.67%;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P〈0.01);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产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产妇普遍存在产前焦虑,而焦虑可使产程延长、剖宫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儿童死亡率既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状况 ,也是评价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对我县 3年来儿童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干预措施。1 资料与方法根据我县 1997~ 1999年上报的妇幼卫生报表、村级 0~ 4岁儿童死亡季报表、儿童死亡个案调查卡以及每年妇幼所组织进行补漏后校正数据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2 结果2 .1 三年儿童死亡年龄构成见表 。可以看出婴儿死亡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 80 %以上 ,而婴儿死亡中新生儿的死亡又占到 6 5 %以上。表  儿童死亡年龄构成年龄1997年 1998年 1999年合 计例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