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致肾病综合征的激素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PGN)致肾病综合征(NS)的治疗作用。方法采取开放对照研究,对9例EPGN性NS,病程4周无好转的患者,给予大剂量标准疗程的强的松治疗,治疗结果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强的松组9例中,治疗2个月后7例获得完全缓解(77.8%),12个月后9例全部达到完全缓解(100%)。常规治疗组10例中,在相应时间观察到的完全缓解人数分别为2例(20.0%)和5例(50.0%),两组间两个时期完全缓解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EPGN性NS,使用强的松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蛋白尿,使患者早日达到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肾透析患者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方法:对50例(100眼)经中西医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肾病合并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长期持续肾透析的患者进行眼底激光治疗,随访半年至1年,复查眼底荧光造影,观察视力和视网膜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0例(100眼)患者激光治疗后显效有12例,占24%(24/100),有效33例,占66%(66/100),无效5例,占10%(10/100)。患者激光前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前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肾透析患者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分期与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1例不同时期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进行研究,按DR分期分为5组,对各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各组间糖尿病病程、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尿蛋白定量随DR分期的严重而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Ⅲ期患者GFR低于0期患者,Ⅳ期患者GFR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GHbA1c水平Ⅱ、Ⅳ期相对较高。随着DR分期的增加,GHbA1c有所升高,反映肾损害的指标如24h蛋白尿定量呈现增高趋势、肾小球滤过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随着DR的进展,肾损害程度加重。临床上应该积极地对合并DR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蛋白尿的筛查;同样,对进入临床蛋白尿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常规行眼底检查以尽早发现病变尽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在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患者中的发病率、发病的可能原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2011年3月1日期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长期维持性透析治疗的253例患者(透析时间至少3个月),血透191例,腹透62例,对其中AP的患病率、发病率、合并症、预后及发病的可能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例透析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4例血透1例腹透,AP在HD和PD中患病率分别为2.09%和1.61%,两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813)。本透析中心观察总人年1045.42,急性胰腺炎在本中心发病率4.78/1000人年,血透中的发病率5.67/1000人年,腹透中的发病率2.94/1000人年,两种透析方式中AP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重症患者发病前合并低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70mmHg。结论急性胰腺炎患病率和发病率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急性胰腺炎在透析患者中发病原因可能与血透和低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6000IU每周测定1次给药法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分为二组,试验组13例使用rhuEPO6000IU每周1次皮下注射,对照组15例用rhuEPO3000IU每周2次皮下注射,观察期12周。观察疗程前后Hb、HCT、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生活质量评级指标及其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种给药方法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率分别为92%和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两组亦相同。  相似文献   
7.
血透患者透析前后外周血超氧化物岐化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外周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探讨血液透析疗法对SOD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OD活性以比较血液透析前后SOD精浆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血浆SOD浓度分别为(285.31±68.41)u/ml与(196.53±45.42)u/ml(P<0.05),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前后血浆SOD浓度分别为(196.53±42.42)u/ml与(293.76±61.61)u/ml(P<0.05)。结论血液透析法可激活体内氧自由基清除剂活性,消除体内过多氧自由基,达到延缓肾衰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30例SLE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LR7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缓解期组外周血TLR7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血TLR7 mRNA表达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患者中显著升高(P<0.01);SLE患者外周血TLR7 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活动指数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92,P<0.01)。结论提示外周血TLR7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SLE活动存在联系,TLR7可能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能否促进病情的恢复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 ,治疗组 (n =2 4)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 ,对照组 (n =2 8)应用常规激素疗法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尿量增多和2 4h尿蛋白减少所需时间 ,血肌酐 (Cr)水平、血清白蛋白 (ALB)水平、血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和血胆固醇 (TCH)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7% ,对照组 6 7 8% (P <0 0 5 )。治疗组较对照组 2 4h尿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早 (P <0 0 5 )、2 4h尿蛋白出现减少的时间早 (P <0 0 5 )、血Cr下降程度大 (<0 0 5 )、血清白蛋白上升幅度大(P <0 0 5 )、FIB下降程度大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TCH两组均有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能促进病情的恢复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