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肾切除后留存肾的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24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高龄组)和20例21~59岁亲体移植供肾者(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螺旋CT扫描计算肾脏体积.检测手术前后的血清肌酐(Cr)值.结果 与术前比较,高龄组术后GFR值增加了24.5%(P<0.01),ERPF值增加了11.6%(P<0.05).留存肾重量术后较术前略有增加.对照组术前双肾GFR、ERPF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1).高龄组中术后有8例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其中2例发展为尿毒症;对照组术后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高龄患者在一侧肾切除术后,留存肾照样可以代偿性增长,但其代偿能力要比年轻者差.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性,51岁.因"腹膜后肿瘤术后10年,体检发现右腹膜后肿块1周"于2010年5月20日入院.患者10年前曾因腹膜后肿瘤于我院手术,腰部斜切口腹膜后入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门前内侧,囊性,术后病理为"黏液囊肿".患者术后痊愈出院.术后2年随诊无异常,后未再复查.入院前1周患者体检B超发现右腹膜后肿块7.0 cm×4.0 cm,故再来我院就诊.患者饮食正常,无腰痛、腰酸,无腹痛、腹胀.患者既往16年前有阑尾切除术史.体检:体温36.8 ℃,发育正常,营养较好,偏胖,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检查正常,无腹水.肝功能、生化、血常规等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58岁,因"尿频、尿急1个月,排尿困难2 d"于2009年9月6日入院.体检:膀胱区膨隆,余无阳性体征.尿常规检查正常.B超检查示膀胱三角区占位,约5.0 cm×3.2 cm,回声不均,内有血流信号,残余尿300 ml.CT提示膀胱右后壁三角区有突入膀胱内占位,延伸至膀胱颈、后尿道,直径4 cm,边缘光整;平扫密度不均,与膀胱肌层相近,增强后与肌层同时强化,呈环形强化;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5.
ACTH治疗肾脏疾病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慢性肾脏疾病以及肾移植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高脂血症不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1 ] 加重肾脏病损 ,[2 ] 而且还是移植肾排斥和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3] 。而肾脏功能的恶化又进一步加重高脂血症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成为影响肾脏病患者和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4 ,5] 降血脂已成为慢性肾病和肾移植受者治疗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类降脂药物尚无法取得满意的降脂效果 ,且费用高 ,有一定毒副作用 ,[4 ] 因此有必要开展新的价廉、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最近的研究表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  相似文献   
6.
孙军  邢伟  陈杰  沈楠  陈铜兵  曹赟杰 《江苏医药》2013,39(1):62-65,125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T1a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乏脂肪RAML及16例T1a期CCRCC患者的常规MR表现、化学位移成像及ADC值,两个不同类型肿瘤的ADC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作ROC曲线分析.结果 乏脂肪RAML的平均ADC值为(1.062±0.131)×10-3 mm2/s,明显大于T1a期CCRCC的(0.742±0.137)×10-3mm2/s(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以0.881×10-3 mm2/s为最佳鉴别阈值,其诊断乏脂肪RAML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7.5%.结论 ADC值有助于乏脂肪RAML与T1a期CCRC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方法依据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对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进行诊断,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手术顺利,仅1例术中血压波动。术后病理报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血压正常,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CD256/CD257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CD256/CD257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分期、分级以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依据2002年AJCC肾癌TNM分期标准对90例肾癌组织进行病理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256、CD257在组织病理切片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结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CD256、CD257在肾癌的表达与肾癌分期和分级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CD256在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在肾嫌色细胞癌肿瘤组织中无表达,而在两类肿瘤的癌旁组织中均为弱表达,表达于肿瘤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胞膜;CD257在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组织中不表达,在肾嫌色细胞癌肿瘤细胞中等至高表达,而在两类肿瘤的癌旁组织中均为中等至高表达,表达于肿瘤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胞膜。CD256/CD257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一致。CD256、CD257在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呈现的差异性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256、CD257在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不同类型肾细胞癌的发生与分化有着紧密联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T1b期肾透明细胞癌ADC值与病理分级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1b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病理分级与3.0 T MR ADC值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T1b期CCRCC患者的常规3.0TMR图像、ADC值及Fuhrman病理分级资料,将Fuhrman分级Ⅰ和Ⅱ级定为低级别组、Ⅲ和Ⅳ级定为高级别组.4个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ADC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个不同级别组之间的ADC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行ROC曲线分析;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采用Sep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1) Fuhrman分级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5例,平均ADC值分别为(0.94±0.11)×10-3、(0.82±0.13) ×10-3、(0.68±0.09)×10-3和(0.59±0.03)×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22,P=0.000).(2)低级别组平均ADC值[(0.89±0.13)×10-3mm2/s]高于高级别组[(0.64±0.08) ×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8,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最佳鉴别阈值为0.73×10-3mm2/s,诊断低级别组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9%和83.3%.肿瘤ADC值与Fuhrman分级之间呈高度负相关(r=-0.807,P<0.05).结论 T1b期CCRCC的ADC值与病理分级有高度相关性,能术前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前列腺鳞癌的病因及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64岁男性原发性前列腺鳞癌患者临床资料: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原发性前列腺鳞癌,行手术治疗后辅以放疗,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本病的病因、诊治及预后。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1个月,仍存活。结论:原发性前列腺鳞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肿瘤进展快,预后差;对内分泌治疗无效,早期手术治疗并辅以放化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