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自 2 0 0 3年 2月~ 2 0 0 3年 4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中心 ,应用三维成像系统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 2 5例 ,术中测定椎弓根的三维定量解剖数据 ,并且三维立体监测椎弓根螺钉的植入。结果 :(1)将术中应用三维C型臂测定的椎弓根的三维定量解剖数据 (PH ,PW ,PSA ,PCA)与术前CT测量值比较 ,应用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根据以上测定数据 ,按照个体化的原则进行利用椎弓根螺钉植入。三维成像技术用于螺钉植入的监测和即时评估。螺钉均沿椎弓根解剖长轴和解剖夹角达到最佳深度 ,未出现手术并发症 ,术后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和规律,以探讨其隆突下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1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6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切除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8例,女220例;平均年龄62.3(45~78)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122例、左肺下叶119例、右肺上叶158例、右肺中叶40例和右肺下叶169例;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18例(19.4%)。病理类型:鳞癌244例,腺癌285例,其它癌79例。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肺部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不同肿瘤部位间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右肺下叶肺癌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比率[45.8%(54/118)]最高;腺癌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比率[55.9%(66/118)]最高,其次为鳞癌(P=0.034)。随着肿瘤T分期的发展,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加大,并且左右肺中下叶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大于肺上叶癌患者。结论肿瘤位于左肺或右肺上叶、临床T分期为cT1以内的鳞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在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将单核细胞系( THP-1)细胞诱导为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TAMs,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THP-1、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及TAMs中miR-146a的表达情况。结果:THP-1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量为(0.838±0.030),M1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量为(1.788±0.384),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量为(2.760±0.561),TAMs中的表达量为(2.974±0.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47,P=0.002)。其中M1型(P=0.040)、M2型(P=0.001)巨噬细胞及TAMs(P=0.001)中miR-146a的表达量高于THP-1细胞, TAMs(P=0.015)与M2型巨噬细胞(P=0.036)中的miR-146a表达量高于M1型巨噬细胞,TAMs与M2型巨噬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结论:miR-146a在M1型、M2型巨噬细胞中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其分化和(或)细胞功能相关;TAMs的表型特征可能与M2型巨噬细胞类似,同时可能具有与M2型巨噬细胞相同的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香烟烟雾熏蒸对小白鼠心率及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熏烟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前测量每只小鼠的心率和心电活动。然后将熏烟组放入密封塑料箱中被动急性烟雾熏蒸5min后,取出小白鼠。立即观察心电活动的变化;对照组除不灌注烟雾外其他操作均与熏烟组相同。结果香烟烟雾熏蒸组有两只小白鼠死亡,其余表现为心率加快(P〈0.05)。心电图P波时间延长,P波电压升高,QRS间期缩短(P〈0.05),R波电压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前后心率及心电活动几乎没有变化(P〉0.05)。结论急性香烟烟雾熏蒸后,小白鼠心率显著加快,R波电压降低,其他心电活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进胃食管吻合方法对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01—2015-12间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颈部吻合)的183例患者。将应用胃食管颈部器械"双荷包"吻合法的89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应用常规器械吻合法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器械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吻合口瘘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颈部器械"双荷包吻合法"可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前肺功能指标对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能力。方法收集698例进行开胸肺切除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的详细资料,回顾性分析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关系。结果在698例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中,有86例(12.3%)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PPC)。PPC组与无PPC组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分钟通气量(MVV)、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一次呼吸法测定肺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SB)、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OSB%)、肺泡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OVA%)、PpoFEV1和PpoFEV1%指标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VC和TLCOVA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698例患者分别根据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分组,PPC的发生率在FEV1%<70%、PpoFEV1%<40%和TLCOSB%<60%组明显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PpoFEV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V1%(OR=0.868,P<0.05)和TLCOSB%(OR=0.937,P<0.05)是预测术后PPC的独立保护因素,手术时间(OR=1.021,P<0.05)是预测术后PP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肺功能可以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FEV1%和TLCOSB%是预测肺部并发症发生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