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该研究从细胞水平研究了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高表达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并研究其抑制 MCF-7 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基因重组法构建pEGFP-PHB 重组质粒,脂质体瞬时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CF-7, real time-PCR 和Western Blotting 验证其高表达后,检测细胞生物学功能。包括:MTT(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生长、流 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肿瘤相关基因P53, Bcl-2, ERBB2 及E2F-1 的检测和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两样本差 异比较采用t 检验,多样本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TT 显示PHB 高表达组在转染24, 48 和72h 对细胞生长 的抑制率分别为20.98%, 14.93% 和6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分裂周期,phb 高表达G1 期无差异, S 期降低,G2 期增加;凋亡检测中,高表达组细胞总凋亡率为33.67%±8.68%,阴性对照组的凋亡率12.13%±3.76%, 空白对照组凋亡率为6.99%±2.33%,高表达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92, P=0.003); PHB 高表达时,肿瘤相关蛋白P53 和ERBB2 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t=4.590, P=0.044; t=9.489, P=0.011),Bcl-2 表达降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3, P=0.019),E2F-1 蛋白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75, P=0.162);PHB 高表达组细胞 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 P=0.01;t=4.057, P=0.003)。结论 PHB 高表达抑制S 期DNA 的合 成,阻滞细胞于G2/M 期,增加细胞凋亡率,抑制肿瘤细胞MCF-7 的生长。其与肿瘤相关蛋白P53 和ERBB2 的增高, Bcl-2 表达的降低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GCSCs)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中的干性调控机制,探讨基于miRNA靶向GCSCs的抗肿瘤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miRNA与GCSCs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miRNA可通过参与相关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GCSCs的增殖、凋亡、分化、上皮-间充质转化等一系列重要细胞过程,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和高死亡率有关,通过沉默或恢复GCSCs的候选miRNA表达可为胃癌治疗提供一种新颖且有前景的方式。结论 GCSCs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关系,且研究证实miRNA在GCSCs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miRNA可作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标,通过调控特定miRNA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以及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股静脉置管和四肢静脉留置针3种不同的静脉给药途径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0例分成3组,分别采取PICC化疗(P组)72例,股静脉置管化疗(G组)74例,四肢静脉留置针化疗(S组)64例,比较3组化疗后发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P、G、S组的静脉炎发生例数分别为5、9、17例,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94%、12.16%、26.56%。P组和G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PICC能够有效地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老年结肠癌患者择期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择期接受结肠癌手术治疗的122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根据确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2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0例,未发生吻合口漏11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漏的发生与体质量指数、吸烟、合并糖尿病、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中及术后2 d内输血、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和术前预后营养指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15.529,95%CI为(1.529,157.690),P=0.020]、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OR=1.742,95%CI为(1.024,2.966),P=0.041]和术中及术后2 d内输血[OR=82.223,95%CI为(1.265,5 343.025)...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分离菌株pgk基因序列,分析其基因与氨基酸的同源性。方法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牛源无乳链球菌pg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其序列并进行克隆与测序分析。结果所扩增的pgk基因序列的大小为1 197 bp,负责编码399个氨基酸残基。对比扩增的分离菌株pgk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B群无乳链球菌pgk基因(AE009948)相似性达到99.83%,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9.74%。结论该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为进一步对分离菌株的pgk基因进行高效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同步替莫唑胺(TMZ)化疗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采用3DCRT同步联合TM2(RT-TMZ组)与单纯放疗(RT组)患者对照分析。RT-TMZ组(20例)采取局部放疗同时每天持续口服TMZ化疗(75mg/m^2)以及TMZ化疗(150-200mg/m^2)3~6个周期的辅助治疗;RT组(20例)采取单纯放射治疗(60~72Gy)。结果RT-TMZ组疗效好于RT组,RToTMZ组与RT组比较有效率分别为75.0%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5.0%和40.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9个月9.8个月。RT-TMZ组不良反应轻微,限于Ⅰ~Ⅱ级。结论放疗联合同步TMZ化疗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而且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对它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且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来源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以这些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203例,其中有41例(20.4%)出现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5μg/L、术中失血量、肿瘤直径≥5 cm、有脉管神经侵犯这4个因素增加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风险(P<0.05)。基于这4个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是否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0.850(0.793,0.908),一致性指数(95%CI)为0.812(0.763,0.859)。列线图预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校准曲线接近45°理想曲线,吻合程度较好(Hos...  相似文献   
8.
张海宝  王朝樣  林浩  巨家华  杨伟林  俞永江 《广西医学》2023,(23):2793-2802+2817
目的 探讨影响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CSS)情况的因素,并构建患者术后CSS情况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SEER数据库中5 207例GIST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3 647)和验证组(n=1 56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GIST患者术后CSS情况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采用R语言软件构建GIST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CSS情况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采用K折交叉验证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基于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综合判别改善指数、一致性指数的改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列线图预测模型与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NIH)分级的预测性能。采用X-tile软件确定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最佳截断值,以此对GIST患者重分类后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肝转移情况、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分化程度、综合分期、有丝分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含服生理盐水冰块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护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含服生理盐水冰块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外,每天于放疗前含服生理盐水冰块,并给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外用,观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服生理盐水冰块可用于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10.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制备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优化甲壳素盐酸水解制备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阶梯升温法,减少焦化,提高氨基葡萄糖的产率.结果 在盐酸的浓度为8 mol·L-1,水解6 h,阶梯升温(从60~90℃)的条件下,效果较为理想,产率接近67%.结论 阶梯升温法可有效的提高氨基葡萄糖的产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