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L的表达增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表达,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在正常状况和应用植物凝集素(PHA)及地塞米松(Dex)后,CD40L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SLE患者CD40L的表达水平和狼疮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s的CD40L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于静止期SLE患者;应用PHA处理24h后,3组PBMC表达CD40L均明显增加,但活动期SLE患者增加更明显;应用地塞米松后,SLE患者(活动期和静止期)PBMCs的CD40L表达明显减少,对照组无明显改变;SLE患者(活动期和静止期)CD40L的表达水平和SLEDAI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CD40L在SLE患者PBMCs的表达增加,和疾病活动度有关;其受PHA和Dex调控,在SLE发病和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儿哮喘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病人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表型特征, 以了解它与气管中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法: 采用全血单克隆抗体(CD14、CD16、HLA-DR、CD44、CD69)三色或双色荧光标记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阳性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哮喘病人CD14和CD14+/CD16+中的CD16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CD14+/CD16+和CD16-粒细胞的百分率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哮喘病人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具有组织中巨噬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62L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技术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血透过程中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62L的表达水平,观察不同透析膜对其的影响。结果 尿毒症患者单次透析前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密度增高,CD62L的表达密度降低;血透开始后,中性粒细胞表达CD11的表达迅速上升,CD62L的表达则明显下降,铜仿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狼疮方治疗狼疮肾炎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经狼疮方、强的松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脾细胞CD40表达及肾脏功能,并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1)血清抗dsDNA抗体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狼疮方组及强的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脾细胞CD40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及阳性细胞百分率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狼疮方组及强的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肾脏病理学半定量分析显示各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总积分和肾小球硬化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病变较模型组均显著减轻。结论狼疮方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干扰CD40信号,减少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对慢性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择α1(I)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以阳离子脂质体Oligofectamine转染体外培养的第2~6代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记录荧光素在细胞内的空间分布,用流式细胞术作荧光细胞计数和观察细胞凋亡,通过不同细胞接种数量、反义寡核苷酸浓度和脂质体量转染条件的比较,逐步获得各转染过程中的最佳条件。结果:①在6孔板上转染反义寡核苷酸,所用各转染条件未引起细胞凋亡。②其最佳转染条件为:接种细胞数量32.25×104/皿,反义核酸浓度150nmol/L,脂质体量3μL/孔;转染后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均有荧光素聚集。结论:获得α1(I)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最佳转染条件,可为下一步试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健康儿童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正常值,观察了几种儿科常见肾脏病血和尿β_2m变化。在急性肾炎早期血β_2m可有轻度增高。肾病综合征和IgA肾病有少数病例血和/或尿β_2m增高。狼疮肾炎和过敏性紫癜肾炎部分病例血β_2m增高,而尿β_2m增高更显著。尿毒症病例血β_2m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尿β_2m测定肾小管功能较酚红排泄试验和莫氏试验敏感,并能反映出肾小管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D4+T细胞CINOL的表达率、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浓度,分析CD40L(sCD40L)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CD40/CD40L在ACS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06.10-2007.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医学部冠心病患者32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AP)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1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1例.正常对照组(CON)为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8例.所有受试者均排除感染、肿瘤、风湿、肝肾功能不全,未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流式细胞分析术(FCM)检测CD4+T细胞表达CD40L的阳性细胞率,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ICAM-1和VCAM-1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浓度.所有资料使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NI、UAP、SAP、CON组CD4+T细胞中表达CD40L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60±3.02、3.24±1.13、2.18±1.80、0.59±0.18,AMI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UAP组亦显著高于CON组(P<0.05);4组血清sCD40L浓度分别为14.47±8.00、8.06±6.96、7.32±3.58、4.48±1.49(ng/mL),ANI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4组血清:hsCRP浓度分别为20.30±7.57、14.04±8.03、3.78±4.99、O.93±0.77(mg/L),AMI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UAP组亦显著高于SAP组与CON组(P<0.05);4组血清ICAM-1浓度分别为418.09±222.19、212.86±128.43、165.04±32.12、108.62±62.27(ng/mL),AMI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均P<O.05),UAP组亦高于CON组(P<0.05);4组血清VCAM-1浓度分别为5540.02±2614.65、3760.95±1915.01、4167.27±2084.48、2405.65±870.45(ng/mL),AMI组显著高于CON组(P<0.01);AMI组CD4+T细胞中表达CD40L的阳性细胞率与VCAM-1呈明显正相关性(r=0.730,P=0.011),其血清sCD40L与hsCRP、ICAM-1、VCAN-1呈明显正相关性(r=0.677,P=0.011;r:0.901,P=0.000;r=0.714,P=0.014).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D4+T细胞CINOL的表达率和血清sCINOL浓度升高,且与血清hsCRP、ICAN-1、VCAM-1呈明显正相关;在ACS发生中起作用,此和hsCRP、ICAM-1、VCAN-1等有关,而CD40L/sCD40L可望作为冠心病危险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的意义。方法:用荧光标记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中的CD55、CD59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5名正常人、28例PHN患者外周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膜抗原的表达。结果:PNH患者中性粒细胞CD55、CD59,红细胞CD59表达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表型是目前诊断PNH的较直接而又特异、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狼疮肾炎患者48例,按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狼疮肾炎活动组28例。狼疮肾炎静止组20例;另选非狼疮肾炎组12例,正常对照组1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的血清IL-16水平。结果:狼疮肾炎活动组、静止组血清IL-1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狼疮肾炎活动组血清IL-16水平与SLEDAI成显著正相关(r=0.839、P<0.01),与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尿蛋白及狼疮肾炎肾组织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但狼疮肾炎静止组与非狼疮肾炎组之间血清IL-1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血清IL-16水平增高,可作为评价狼疮肾炎活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在马兜铃酸I(AAⅠ)跨细胞转运中的作用及其毒效关系。 方法 体外构建重组大鼠OAT1(rOAT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将含rOAT1质粒导入人胚肾细胞(HEK-293)。观察rOAT1及被其特异性底物对氨基马尿酸(PAH)阻断后对AAⅠ摄取的作用。并分别观察不同浓度AAⅠ对转染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印迹检测转染细胞rOAT1表达;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细胞内PAH 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细胞内AA浓度。RT-PCR检测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流式细胞法(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水平。 结果 转染rOAT1 质粒的HEK-293细胞特异性表达rOAT1。以40、80、120、160 mg/L AAⅠ分别刺激细胞45 min,转染rOAT1组细胞内AAⅠ浓度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均P < 0.05)。以 120 mg/L AAⅠ分别刺激细胞30、60、90、120 min,转染组细胞AAⅠ浓度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均P < 0.05)。加入PAH (5 mmol/L)特异性阻断OAT1 35 min后,以上述不同浓度 AAⅠ分别刺激转染细胞,细胞内AAⅠ浓度显著低于未阻断组(均P < 0.05)。以上述不同浓度 AAⅠ分别刺激转染细胞和空载体细胞,两组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随AAⅠ浓度上升而增加,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均P < 0.05)。 结论 转染含rOAT1 质粒的HEK-293细胞表达rOAT1。AAⅠ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进入rOAT1转染细胞,并呈剂量依赖性诱导OAT1表达细胞凋亡。提示OAT1介导AAⅠ的肾细胞转运及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