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株洲中心医院6 例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实施经腹腔及腹膜后途径穿刺置管,联合经皮肾镜或胆道镜行胰周感染坏死组织清除,术后再经过胰周置管行贯穿式灌洗引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无穿刺及手术并发症,平均接受经皮肾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1 次,胆道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2.3次,第一次清创术后至拔管时间平均为55 d(36~74 d)。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以上无胰腺坏死感染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肾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的方法治疗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疗效好且安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脾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全脾切除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血栓等风险。保留脾脏功能的术式在脾良性疾病治疗中逐渐被认同,然而开展此类术式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脾良性占位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6月手术治疗17例脾良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行开腹脾部分切除术7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4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2例;均为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35 min,腹腔镜脾囊肿开窗术平均42 min,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28 min,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平均156 min。术后病理:脾假性囊肿5例,良性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2例,脾血管瘤5例,脾淋巴管瘤1例,脾错构瘤1例。术中出血量: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416 mL,脾囊肿开窗术平均10 mL,脾部分切除术平均395 mL,脾大部分切除术280 mL。术后血小板变化:脾部分切除术血小板术后平均2周恢复正常,脾大部分切除术后血小板平均3周恢复正常,术后均未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7例随访6~78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结论:脾良性占位的外科治疗首选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功能的手术,二级血管离断联合脾蒂阻断是脾部分切除术中一种新的阻断方法,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据《Hepatology》2018年5月报道】题:HBV上调的lnc-HUR1通过阻断p53活性促进肝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作者Liu N等)最近研究表明,一些lncRNA在肝细胞癌(HCC)中失调,其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和预后不良有关。为了鉴定HBV相关的lncRNA,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Liu等使用RNA深度测序来量化HepG2细胞和HBV转基因HepG2-4D14细胞中lncRNA的丰度。证明了lnc-HUR1在HepG2-4D14细胞中显著上调,并发现HBV编码的HBx可以增强lnc-HUR1的转录。lnc-HUR1的过表达促进细胞增殖,而lnc-HUR1的敲低会抑制细胞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门脉高压症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给予 FTS 理念治疗的21例门脉高压症手术患者临床资料(FTS 组),与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采取常规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7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对照组)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FTS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液总量、术后白蛋白输注量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分别随访8~60个月,无消化道再出血病例、无新发脾静脉或门静脉栓塞病例,所随访患者术后复查消化道钡餐或胃镜检查提示静脉曲张明显好转。【结论】门脉高压症围术管理中应用 FTS 理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duct exploration, LCDE)中应用缝针穿刺切开胆管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缝针穿刺切开胆管者75例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此法成功切开及探查胆总管,无邻近脏器损伤,无胆瘘及术后出血,无死亡病例;其中腹腔镜中转开腹2例,中转开腹原因1例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1例胆总管下段“铸型”结石嵌顿胆道镜无法取出。术后所有患者获4个月至2年随访,均未见胆道狭窄。
结论:缝针穿刺切开胆管法是一种在腹腔镜下简单、有效和安全的解剖及切开胆总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具有发展迅速、高侵袭性和高复发性等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而靶向治疗作为进展期肝癌的主要治疗策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往该类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仅有索拉菲尼,但其不良反应大,肿瘤应答率低,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并无明显改善。近年来,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仑伐替尼在肝癌的治疗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成为继索拉菲尼后治疗进展期肝癌的第2个一线药物。本文就仑伐替尼在治疗H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据《Hepatology》2019年5月报道】题: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胆道闭锁中促进胆管细胞增殖和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作者Xiao Y等)胆道闭锁(BA)是一种以胆汁淤积和严重肝纤维化为特征的新生儿肝病。尽管外科手术治疗的发展取得了进步,但由于BA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和肝纤维化的干预,最终导致患儿在早期死于终末期肝病。既往报道证实了可以通过敲除鞘氨醇1-磷酸受体2 (S1PR2)来保护小鼠免受胆管结扎(BDL)诱发的胆管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CT引导穿刺引流联合经皮肾镜微创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合并胰周组织坏死的效果。【方法】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例确诊为ASP合并胰周组织坏死患者,其中4例为高脂血症所致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16例,为初治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因脾脏、胃肠道、胆道等遮挡,无适当的穿刺路径,超声穿刺置管引流改行CT引导下穿刺引流联合经皮肾镜治疗。【结果】①患者CT引导下穿刺抽液细菌学检查为肠球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霉菌单一细菌感染或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②C T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成功率100%,16例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感染组织1次后,炎症感染症状迅速控制,1例术中解剖结构粘连,转开腹手术,2例因术中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行二次手术,1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外院转入,术后并发多功能脏器衰竭。③15例患者术后5~9 d好转后经治愈出院,4例术后14~17 d住院带管出院,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4周后病情好转。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5±1.6)d。【结论】对ASP合并胰周组织坏死者,在临床生命体征控制稳定后,结合临床传统的内外科治疗手段,采取CT引导下引流经皮肾镜微创技术,可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清除坏死感染组织,促进病情好转,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选取在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曾在本院采用该术的34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术后发生胰瘘16例(47.0%,16/34),切口感染4例(11.7%,4/34),胸腔积液3例(8%,3/34),腹腔出血4例(11.7%,4/34),术后并发糖尿病患者2例。16例胰瘘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2~8周痊愈,腹腔出血4例均行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无腹腔感染、无脾梗死患者,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24.5 d。出院前患者均行腹腔彩色B超检查,有胰瘘患者同时行 CT检查,术后发现脾脏大小与术前无显著差异,脾脏回声显示正常。胰尾部创面无积液,愈合良好。【结论】对于胰腺体尾部的良性病变、简单的胰腺体尾部挫裂伤及较为早期的恶性肿瘤,在完全切除胰腺病变的同时保留患者脾脏的功能,应是此类患者的最佳、最合理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据《Gut》2018年12月报道】题:术前行胰腺囊液新一代基因测序在囊肿分类及进展期肿瘤的检测方面高度精准(作者Singhi AD等)胰腺囊肿内囊液(PCF)基于DNA检测是评估胰腺囊肿(PC)的有效辅助手段。KRAS/GNAS突变对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和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具有高度特异性,而TP53/PIK3CA/PTEN改变与进展期肿瘤有关。这是一项评估术前PCF DNA检测的前瞻性研究。研究超过43个月,研究者通过内镜超声细针穿刺获得来自5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