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为IGT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8例IGT患者(病例组)及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测定;同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cy、血脂和糖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颈总动脉平均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cy、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病例组患者血策Hcy浓度与颈总动脉IMT呈显著负相关性(r=0.467,P<0.05).结论:IGT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与Hcy水平增高关系密切,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IGT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3.
4.
近些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肾脏有一定的代偿功能,疾病早期肾脏一般没有明显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给早期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一旦到后期肾脏功能失代偿,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往往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对糖尿病的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CT检测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甲状腺癌(TC)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NG和41例TC患者的CT影像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NG与TC在年龄、性别以及混合钙化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发病状态、甲状腺边缘中断征、增强后瘤体边缘情况、瘤体形态、细颗粒状钙化及囊变表现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G与TC的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应用CT检测对于鉴别诊断NG与TC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冬凤  孙尧  刘全良  赵军  陆莲芬  梁桂云 《临床荟萃》2007,22(21):1591-159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AF在成年人中发病率为4%,〉69岁患者中发病率〉5%,而〉80岁老年人的发病率可高达8%~9%。由于其高发病率以及血栓栓塞、中风等严重后果,近年来成为心脏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AF与炎症有相关性,但有关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就炎症与AF的发生、复发、持续和治疗等关系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MRI动态增强扫描非肿块样强化特点与免疫组化因子ER、PR及Cerb 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影动态增强MRI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的病变,从病变的内部强化特点和病变分布特点与上述三因子表达进行对照,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病变区内部强化特点分为内部不均匀强化、点簇样强化、枯枝样强化三种类型,ER的阳性率分别为72.2%、26.1%、18.8%,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2.766,P=0.002);PR的阳性率分别为55.6%、21.7%、18.8%,有统计学差异(χ2=7.039,P=0.03);C-erb B-2在三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7.8%、56.5%、81.2%(χ2=8.565,P=0.014),有统计学差异。强化分布特点分为导管样强化、区域性强化和弥漫性强化,ER的阳性率分别为22.2%、50.0%、75.0%,有统计学差异(χ2=6.718,P=0.035);PR的阳性率分别为11.1%、46.2%、75.0%,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1.282,P=0.004);C-erb B-2的阳性率分别为70.4%、42.3%、25.0%,无统计学差异(χ2=5.780,P=0.056)。结论:乳腺动态增强MRI非肿块样强化与免疫组化因子之间有相关性,从而给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
阴道炎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除外非特异性、滴虫性阴道炎外,细菌感染是阴道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上常会对疑似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清洁度级别判定和(或)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以确诊。现对阴道分泌物标本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痈解毒汤治疗肾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肾脓肿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痈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痈解毒汤治疗肾脓肿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白介素-6(IL-6)两种血清学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种类检测中价值.方法 采用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79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9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和6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中PCT和IL-6含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和IL-6含量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和IL-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PCT和IL-6鉴别诊断细菌感染的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和0.783,显示PCT效能优于IL-6;对三组的PCT与IL-6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T与IL-6在检测细菌感染中成线性相关(r=0.424,P<0.001);对两项指标进行单项检测时,PC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82.3%和79.5%,IL-6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69.6%和68.5%;二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和特异性是88.6%和67.0%.结论 在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诊断中,PCT是一个优秀指标,若能与IL-6联合检测,更有利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