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 Plus、Academic Search Premier、Teacher Reference Center、ERIC以及Education Research,纳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治疗学教学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效果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共检索文献1 307篇,最终纳入7篇,包括至少770名学生。发表时间集中在2013年至2019年,研究对象为物理治疗学专业学生,主要结局指标为考试成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说来可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增强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ITBL)的病因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5年4月间291例次原位肝移植后发生ITB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1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后共发生ITBL 20例(6.9%)。术后发生ITBL的高危因素为:原发病为重型乙型肝炎、供受者ABO血型不符、供肝冷保存时间超过12h和术后肝动脉病变。其发生率分别为12.5%(9/71)、20.0%(2/10)、11.1%(9/81)和60%(3/5)。采用药物、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介入、胆道外科手术及再次肝移植等方法治疗,有效率为80.0%(16/20)、治愈率为50.0%(10/20),与ITBL相关的病死率为10.0%(2/20),与ITBL相关的移植物功能丧失发生率为20.0%(4/20)。结论针对ITBL的高危因素进行相应处理是预防ITBL的有效措施。胆道造影和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ITBL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变程度采用适当的方法治疗ITBL,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近年来的中医药防治情况。从病因病机,辨证分期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的 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 ,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 ,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为 32 .31% ,病死率为 35 .71%。 78.5 7%的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第一周。革兰氏阴性菌是最常见肺部感染病原体且多高度耐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包括 :术后使用呼吸机≥ 2d、长时间手术、纤支镜检查或治疗、术前大量腹水、术后气管切开、术后肾功能异常、术后肺水肿、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术中长时间低血压。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移植术后早期 ,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病原体多为具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 ,其防治工作必须贯穿整个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ʽ����ֲ���������ĸ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行6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 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手术死亡率为10.45%。2例存活超过3年,8例存活超过2年,19例存活超过1年。结论 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背驮式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甘肃棘豆毒性成分提取中不同化学部位的毒理学梁冰张世珍1李建喜1李世平1何宇孟加仁1王兴亚1欧庆瑜(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本工作以植物化学工作结合动物毒理学试验对甘肃棘豆化学提取...  相似文献   
7.
梗阻性黄疸与急性肾功能损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宇  何振平 《重庆医学》2001,30(6):556-558
梗阻性黄疸 (OJ)是肝胆外科常见的病症之一。OJ围手术期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脓毒血症、胃肠道出血、伤口愈合延迟及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等。在接受手术的OJ患者中约有 8%~ 9%发生ARF ,死亡率高达 6 8%。据Fogarty[1] 回顾最近 30年的文献发现OJ术后ARF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仍无明显改善 ,表明其确切发生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现阶段OJ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外壁的一种对热稳定性的多糖 ,其毒性成份为类脂A。内毒素[1] 通过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对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肝切除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48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8例,EIN组在肝切除术后24 h经鼻空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剂加精氨酸、谷氨酰胺;PN组在肝切除术后24 h,经深静脉连续滴注肠外营养液。比较两组术后第1、3、7天血WBC计数、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浆内毒素含量以及术后7 d内肠道排气时间和大便球菌与杆菌比异常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两组ALT、TBIL、内毒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第7天,EIN组ALT、TBIL、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PN组(P均<0.05);EIN组患者术后肠道排气时间短于PN组(P<0.05),大便球菌与杆菌比异常率低于PN组(P<0.05)。结论肝切除术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可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移位,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并可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榆林市高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促进榆林市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高新区4所小学在校学生,共3 180人。检测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腰围、视力等身体发育指标,由医务人员一对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测量。结果 榆林市高新区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各项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各个年龄段男童、女童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2005年制定的全国同龄儿童标准(均为P<0.05);6~12岁男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5~156 cm,女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3~156 cm,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坐高个体差异较大,女童分布比较集中,在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身高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6~12岁男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6.53~50.30 kg,女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4.65~48.02 kg,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高于女童(均为P<0.05),男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为19.53%,高于女生的15.40%,表现在9~、10~岁;各个年龄段男童胸围分布比较分散,女童较男童集中,在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的腰围分布较分散,女童分布较集中,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结论 榆林市高新区儿童的各种生长发育指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但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 ,健康观念的更新 ,培养什么样的高级护理人才 ,是摆在我们护理教育者面前的重任。我校建系四年来 ,就如何培养具有中医特色复合型护理人才进行了探讨 ,现总结如下。1 转变观察 ,明确培养目标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根据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我院于 1999年经省教委的批准率先在西南地区中医院校中第一家创办了护理本科专业 ,4年来共招收护理本科生 6 32名 ,其中99名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攻 2年外语 ,回校学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