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足趾移植拇指再造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2000年,我院为22例儿童进行拇指再造,并对其中15例进行3~10年随访,现就其体会和教训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松果体细胞增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组,4~5月龄组,11~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4个组。采用H-F染色、Benda胶质细胞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松果体细胞数从4~5月龄组至≥24月龄组递减(P<0.001),而胶质细胞数随增龄递增(P<0.01),松果体细胞凋亡随增龄增多(P<0.01),松果体细胞胞质随增龄电子密度降低,细胞器减少,线粒体扩张、嵴断裂呈空泡状,粗面内质网排列紊乱、池扩张,脂滴增多。结论:大鼠松果体随增龄而出现松果体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多,松果体细胞退变。这些变化可能是导致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利尿激素(ADH)在心肾综合征(CRS)伴低钠血症中的作用及高渗盐水强化利尿(HS aggDiu)对心肾功能和ADH释放的影响。方法:CRS伴低钠血症患者25例,测定其血浆ADH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HS aggDiu)13例和单纯强化利尿组(aggDiu组)12例,分别给予高渗盐水并大剂量呋塞米静脉滴注和单纯大剂量呋塞米静脉滴注,记录2组患者心肾功能、水钠潴留和血钠的变化。结果:HS aggDiu组尿量增加、体重减轻、血肌酐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等方面显著改善、水钠潴留减轻,血钠水平升高,其疗效显著优于aggDiu组。同时,血ADH水平并未随着血钠和渗透压的恢复而明显升高,说明HS aggDiu减少了ADH的非渗透性释放。结论:CRS伴低钠血症与ADH的非渗透性释放有关;可有效减轻水钠潴留,改善心肾功能,并减轻ADH的非渗透性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和病期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D-二聚体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方法:共收入近3年来经治的4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影像特征分为4组,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和慢性期的D-二聚体水平;同时测定通过介入技术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治疗术后1d和7d的D-二聚体水平。以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瘤及非器质性心肺疾病胸痛患者作为对照。分析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D-二聚体检测在夹层不同病期和不同类别中存在显著差异,腔内隔绝术也会显著升高D-二聚体水平。结论: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对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和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合理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5.
均匀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统计方法在医药研究优选最佳条件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并从因素、水平的选择和方法上与正交设计法进行了比较,为今后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DES治疗冠脉分叉病变56例的临床疗效。结果:56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中无急性血栓形成。临床随访1~2年无死亡和AMI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DES治疗冠脉狭窄病变包括分叉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7.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38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组70例,经股动脉组68例,分别给予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造影荆用量、手术时间及X线照射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造影剂用量、X线照射时间、手术时间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亦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健康SD大鼠,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再通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MI/RI)组(n=10)和药物组(n=10)。光镜及电镜观察标本病理形态改变,检测各组再灌注3h后心肌局部凋亡相关因子bcl-2、fas的表达,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RI组中Fas含量升高(P>0.01),Bcl-2含量明显减少(P>0.05);药物组较MI/RI组Fas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螺内酯减轻MI/RI中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虽然只有65年的时间,但已进入蓬勃发展期。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安防、交通、教育、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全球频繁出现的“大健康”、云计算、医疗大数据等概念,也推动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人工智能在电子病历、医学影像识别、疾病风险预测、健康管理、辅助诊断及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智能医疗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并预测智能医疗将占人工智能总体市场规模的1/5。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全科医学正式成立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全科医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科医学服务模式在基层逐渐推广;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探索智能健康管理及智能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及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教育及科普服务。本文从全科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全科医生培训、社区公共卫生服务5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在全科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地尔硫卓联合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静脉内给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地尔硫卓针剂(合贝爽静脉注射液)以1~5 μe,/(kg.min)静脉泵入,同时联合使用美托洛尔(400 mg/d).观察用药后30min,60min,120min,6 h,1 d,7 d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数据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 用药后60 min心率显著下降,比用药前下降了(21±5)次/min,总有效率达到100%,用药后30 min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用药后6 h收缩压降至(126.2±11.1)mmHg,舒张压降至(80.3±8.1)mmHg.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出现.结论 地尔硫卓针剂静脉内注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