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 12例 ,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 ;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 ;确诊良性肿瘤 8例 ,恶性 4例。除降部 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 ,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 :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 5 / 7、81 8% ( 9/ 11)、8/ 9及 83 3 % ( 10 / 12 ) ;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 2 5h ( 1 5~ 4h)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 5 5h( 4 5~ 6 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 18d( 12~ 2 3d)。随访时间 3 0 ( 3~ 48)个月 ,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 ,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 ,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 ,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血清中MMP-2和MMP-9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2)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9) 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组和3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及23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的MMP-2和MMP-9的水平,分析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头状甲状腺癌组血清中MMP-2、MMP-9的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MMP-2、MMP-9水平的检测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甲状腺患者手术前的重要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在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8例患者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行腹腔化疗(腹腔化疗组)。其余64例患者未行腹腔化疗,设为对照组。结果:2组1年生存率皆为100%,腹腔化疗组2、3年生存分别为83.7%、73.5%,对照组分别为67.2%、5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胃肠减压时间、总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尿嘧啶植入剂术中化疗有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旨在为其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经手术治疗的324例胃癌病人(≥60岁)人选老年组,81例青年(〈44岁)胃癌病人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在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构成、病史长短、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手术类型、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手术后,老年组与青年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病人在临床及病理学方面并未显示出比青年病人更差的结果。老年人胃癌预后的改善仍依赖于早期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2例,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良性肿瘤8例,恶性4例。除降部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5/7、81.8%(9/11)、8/9及83.3%(10/12);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2.5h(1.5~4h),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5.5h(4.5~6.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18d(12~23d)。随访时间30(3~48)个月,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性梗阻外科诊治特点。方法 81例老年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病例,平均年龄79.2岁。电解质紊乱等合并症发生率77.8%。55例行择期手术,26例行急症手术。结果所有病例皆痊愈出院,无术后吻合口漏。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47.8%,皆保守治愈。结论老年性肠梗阻病情重、合并症多,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miRNA-204-5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iR-204-5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乳腺癌细胞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miR-204-5p的表达;将miR-204-5p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分别转染MCF-7细胞,并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转染miR-204-5p后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204-5p在乳腺癌组织表达水平显著下调,miR-204-5p在多种乳腺癌细胞株如MCF-7细胞表达量下调.miR-204-5p模拟物转染抑制MCF-7细胞增殖、迁移、细胞侵袭,E-cadhesin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降低.结论 过表达MiR-204-5p对乳腺癌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病因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病因及治疗方法。②方法:对我院128例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16例病人均经非手术治疗,但病情复杂,胃动力恢复慢。④结论:手术切断迷走神经及切除胃起搏区、手术后残留胃血供下降及手术应激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术后应以应用胃动力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抗菌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1年7月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36例,术中常规行腹腔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围手术期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甲硝唑联合抗感染.结果 所有患者皆临床治愈;住院时间5~25 d,平均13.5 d:88.9%的病原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所有病例无腹腔残余脓肿发生.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慢性静脉溃疡的当代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估计 ,在欧洲和西方人群中继发于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disease ,CVD)的下肢溃疡约占 0 5 % 1 0 %。有报道 ,约有 12 % 14%的CVD病人存在静脉溃疡 (临床分级C5和C6)。出现于 2 0世纪 80年代的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使人们对CVD的病因加深了理解及对功能不全的静脉段做精细估价。对静脉溃疡病人静脉返流分布及其重要性已有大量报道 ,但对每个静脉系统所起作用尚未达成一致。该研究用于评价静脉溃疡病人中静脉返流的分布情况。查阅 1980 1998年的文献 ,以使用多普勒超声扫描为检查手段 ,病例数大于 3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