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定量分析成人正常肾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特征,评估不同部位、性别和年龄对IVIM-DWI 参数的影响。方法招募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行肾脏 IVIM-DWI 检查,2名影像医师分别测量双肾上极、中部和下极肾实质的 D 值、D?值和 f 值。结果成人正常肾脏中部的 D 值、D?值和 f 值分别为(1.61±0.16)×10-3 mm2/s、(17.45±3.78)×10-3 mm2/s和(26.88±5.19)%。右肾的 D 值高于左肾(P <0.05)。男性志愿者肾脏的 f 值高于女性(t=3.321,P =0.001)。正常肾脏>50岁组的 D 值低于≤50岁组(t=3.548,P =0.001),年龄和 D 值呈负相关(r =-0.406)。2位观察者测量的 D 值、D?值和 f 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0.56和0.741,肾脏中部 IVIM-DWI 各参数的一致性高于肾脏上极和下极。结论成人正常肾脏 IVIM-DWI 参数受不同部位、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肾癌组织分型的应用价值,评价灌注相关参数(D*和f)与病灶强化百分率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52例(57个病灶)肾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常规磁共振和IVIM-DWI检查,其中34例(36个病灶)肾癌术后经免疫组化CD34染色评估微血管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透明细胞肾癌的ADC值和D值高于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肾癌(P<0.01),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肾癌的ADC值和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6);透明细胞肾癌和嫌色细胞肾癌的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肾癌亚型间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D、D*和f值鉴别透明和非透明细胞肾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85、0.65和0.80。D*值和f值与皮髓质期和肾实质期病灶强化百分率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0.30;0.56,0.55);D*值和f值均与肾癌的MVD值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2和0.501)。结论:IVIM-DWI有助于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灌注相关参数D*和f与病灶强化百分率及微血管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早期卵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卵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FET治疗的356个移植周期2,967枚卵裂胚资料。结果将2,967枚卵裂胚分为早期卵裂胚组和非早期卵裂胚组,早期卵裂组优胚率显著高于非早期卵裂胚组(87.4%vs.62.9%,P〈0.01);将356个移植周期分为全部移植早期卵裂胚(A组)、部分移植早期卵裂胚(B组)和无早期卵裂胚移植(C组)三组,A、B组的临床妊娠率(53.3%vs.53.6%)、种植率(36.6%vs.32.1%)均显著高于C组(25.4%vs.14.9%,P〈0.05),且A组的多胎率显著高于C组(42.5%vs.19.4%,P〈0.05)。结论早期卵裂胚可作为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一个有效指标,选择性移植早期卵裂胚有助于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正>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属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有报道[1]其家族成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和p38MAPK定位于精子尾部中段,参与精子活动力的调节;17-β雌二醇可通过PI3K/Akt通路激活ERK,增加精子活动力,并且ERK是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脐尿管腺癌的计算机断层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的表现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脐尿管腺癌的CTU表现,包括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强化方式及程度等。结果 8例病理诊断均为腺癌或黏液腺癌。CTU均表现为脐尿管与膀胱交界区囊实性或实性软组织肿块,肿瘤与脐尿管长轴一致。4例肿块同时向膀胱腔内外生长,4例肿块位于腔外。肿块形态不规则,7例伴有周围膀胱壁增厚、强化,肿瘤密度欠均匀,5例肿块内可见多少不等钙化,6例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区。增强扫描示7例呈不均匀轻中度延迟强化。结论 CTU能够反映脐尿管腺癌特殊的发病部位及其特征性CT征象,有利于术前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单发肺炎实变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肺炎实变型肺MALT淋巴瘤的MSCT和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右肺中叶5例,下叶2例,左肺上叶1例,下叶3例;大叶性实变7例,节段性实变3例,非节段性实变1例;2例病灶边缘模糊,类似于炎症,6例边缘模糊程度介于炎症与肺癌之间,3例边缘相对清楚;同邻近胸大肌密度相比较,9例病灶呈略低密度,2例与胸大肌密度接近,CT值39.6~53.3 Hu,平均42.5 Hu;11例病灶内部均未见明显坏死、囊变,9例病灶内见形态及走行相对正常的“空气支气管征”,其中3例内部同时伴有小囊腔;7例CT增强检查,均呈轻~中度较均匀强化,CT值50.5~85.7 Hu,平均66.1 Hu;5例病灶内见“血管漂浮征”;11例病灶均未见明显胸腔积液,2例病灶邻近胸膜增厚,2例伴有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结论单发肺炎实变型肺MALT淋巴瘤CT上往往表现为肿瘤样的实变、炎症样模糊边缘,多轻、中度较均匀强化,内部常有固有结构的残留,部分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及“血管漂浮征”。MSCT对该肿瘤的的诊断及鉴别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子DNA损伤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吖啶橙染色方法(AOT)对接受ICSI治疗的63例男方精液进行精子DNA完整性分析.按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为DFI>27%组与DFI≤27%组,比较两组间的受精率、早期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按有无早期卵裂胚进...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T1-mapping成像评估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60例CKD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CKD患者的血清肌酐值并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CKD患者分为两组,轻度肾损伤组[eGFR≥60mL/(min·1.73m2)]31例和中重度肾损伤组[eGFR<60mL/(min·1.73m2)] 29例。所有受试者行双肾T1-mapping检查,测量肾皮质和肾髓质的T1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组中肾皮质与肾髓质T1值的差异,3组之间肾皮质和肾髓质T1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CKD组肾皮质和肾髓质T1值与eGFR之间的相关性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肾皮质和髓质T1值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轻度肾损伤组及中重度肾损伤组中肾髓质的T1值均明显高于肾皮质T1值(P均<0.05)。三组之间肾皮质和肾髓质T1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患者eGFR与肾皮质T1值呈高度负相关(r=-0.773,P<0.01),与肾髓质T1值呈中度负相关(r=-0.689,P<0.01)。鉴别对照组与轻度肾损伤时,肾髓质T1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肾皮质T1值(0.866 vs. 0.821);肾髓质T1值的截断值为1505.2ms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9%和80.0%。鉴别中重度与轻度肾损伤时,肾皮质T1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肾髓质T1值(0.874 vs. 0.820);当肾皮质T1值的截断值为1457.3ms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和83.9%。结论:T1-mapping技术对于评估CKD肾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人肾脏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和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定量参数指标特点.方法:对27名健康志愿者行肾脏IVIM和DKI检查,通过后处理分析,获得双肾皮髓质IVIM相关参数ADC、Dffast、Dslow、fp以及DKI相关参数MD、MK的测量值.分析同一测量者前后2次测得数据的一致性,比较正常肾脏左右侧以及同侧肾脏不同部位IVIM、DKI各参数间的差异,比较正常肾脏皮质、髓质各参数均值间的差异.结果:IVIM序列的ADC值、Dslow值、fp值和DKI序列的MD值、MK值前后两次测量总体一致性较好,Dfast值一致性一般;IVIM、DKI各参数测量值在双侧肾脏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58~0.954),同侧肾脏皮髓质不同部位各参数测量值间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171~0.995);正常肾脏皮质ADC值、Dslow值高于髓质(t=7.072,P<0.05;t=10.057,P<0.05),皮髓质Dfast值、fp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肾脏皮质MD值高于髓质(t=10.268,P<0.05),髓质MK值高于肾皮质(t=-10.228,P<0.05).结论:正常肾脏IVIM和DKI成像能显示皮髓质间差异,反映肾脏生理功能,提示在评估肾脏疾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整体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参数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解放军105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治疗的179对不育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吖啶橙试验(AOT)对116例实施IVF和63例实施ICSI治疗的男性患者进行精子DNA完整性分析,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患者分为DFI≤30%组和DFI>30%组,比较两组间精液参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冷冻率、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DFI >30%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30%组(P<0.01),但两组间精子密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a+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FI>30%组IVF和ICSI的优胚率、ICSI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DFI≤30%组(P<0.01,P<0.05).结论 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形态密切相关,精子DNA损伤在IVF/ICSI过程中对胚胎质量有负面影响,并显著影响ICSI的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建议行ICSI前应对精子DNA完整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