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比宝石CT能谱成像(GSI)、传统前门控和后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探讨冠脉成像GSI扫描模式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成功完成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162例,按照扫描模式分为3组:A组为GSI扫描模式,B组为后门控模式,C组为前门控模式。对比各组图像噪声、对比度、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优良指数(FOM),并计算比较各组间的有效放射剂量(ED)。结果图像质量比较:A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后门控组及前门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SNR、CNR及FOM均明显高于后门控组(P < 0.01)及前门控组(P < 0.05);C组SNR、CNR及FOM均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剂量比较:A组和C组ED均值分别为2.87±0.83、3.34± 2.36 mSv,明显低于B组(9.04±3.06 mSv)(P < 0.01);A组和C组ED较B组分别降低68.25%和63.05%,而A组较C组降低约14.07%。结论宝石CT冠脉GSI扫描技术与后门控、前门控技术相比,不但能有效大幅度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且能显著提高图像的质量,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鉴别急性脑梗死与脑白质变性灶。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282例脑白质变性灶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例,常规T1WI、T2WI、FLAIR及DWI扫描。结果:脑白质变性灶及急性脑梗死病灶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信号差异无显著性,而DWI图像差异有显著性,脑白质变性灶DWI为等信号,急性脑梗死DWI为高信号。结论:DWI中能明确鉴别急性脑梗死与脑白质变性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到2007年9月80例患者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并按Stoller方法分四级。结果80例160个半月板中有146个损伤,其中0级信号14个,Ⅰ级损伤信号24个,Ⅱ级损伤信号84个,Ⅲ级损伤信号38个。结论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半月板形态、边缘、大小及其内部信号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的CT分型与临床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2018年3-8月行全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的成人病例进行连续性筛检。按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由两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判定是否存在中肠旋转不良并分型。结果:共筛查全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的成人病例8778例,排除902例,最终以7876例为基数共检出符合诊断标准的中肠旋转不良80例(1.0%),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2~86岁。80例中,经典型7例(7/80,占8.8%),CT表现为十二指肠空肠结合部(DJJ)位于胃幽门水平线以下、正中线右侧,大多数合并回盲部异位(6/7,占85.7%);可出现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肠系膜上静脉(SMV)换位(3/7,占42.9%);1例为多脾综合征。非典型73例(73/80,占91.2%),CT表现为DJJ位于胃幽门水平线以下、正中线左侧,且空肠位于右腹;少部分出现回盲部异位(15/73,占20.5%)、SMA与SMV换位(1/73,占1.4%);以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2例患者中,10例(10/22,占45.5%)CT检查未发现其他肠道以及腹部血管、脏器的器质性病变。3例右腹部小肠肿瘤因判断出中肠旋转不良而准确定位为空肠肿瘤。CT冠状面重组图可清晰显示空肠和回盲部的位置;横轴面增强图像有利于观察SMA与SMV位置关系。结论:CT可准确诊断成人中肠旋转不良并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5.
中风别称脑卒中,简称卒中,无论是发病率,还是致残率、致死率,在我国均位居高位,因此,针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愈来愈引人关注。临床研究发现,包括中药、推拿、针灸在内的中医康复疗法均疗效显著,其中针灸康复可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总有效率约为94.67%。我们结合中风的三个发展阶段,给予患者对症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象行为协议对于理解对象行为语叉、对象行为验证、测试以及指导其他开发者正确使用对象所提供的外部行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很多遗产系统中,对象行为协议常常缺失或随着长期的代码维护而出现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静态的对象行为协议逆向恢复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源代码分析获取对象(类)内部各方法之间直接和间接的依赖关系,然后在对象(类)内部依赖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行为协议状态机.由于对象(类)内部的依赖关系是对象行为约束的主要根源,而静态分析具有全面、准确的优点,因此该方法获得的行为协议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而相关的实验结果也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胸部CT的蒲公英果实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4日~2月10日发热门诊和感染内科收治隔离患者行胸部HRCT检查的119例患者资料,排除胸部CT无异常 病例,获得诊断肺炎患者23例,其中COVID-19 9例、其他类型肺炎14例,并分析及对比各类型肺炎的CT征象、病灶部位及蒲公英果实征等。结果 23例肺炎中,COVID-19 9例(39.1%),临床为普通型或重症型,均有流行病学史及相应呼吸道症状;CT表现为:病灶以多发、双侧分布为主(7例),主要分布中外肺野、胸膜下区,呈斑片状、团片状、伞形磨玻璃影,常合并肺血管增粗和微血管增多、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内衬网格样、如小气泡样的“铺路石征”;蒲公英果实征见于9例COVID-19患者,共46个病灶(60.5%,总病灶数76个),其表现为“蒲公英果实绒团征”(9个)与“蒲公英种子征”(37个),而并未出现于14例其他类型肺炎患者中。结论 蒲公英果实征常见于COVID-19患者胸部CT,是COVID-19较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可鉴别COVID-19与其他类型的肺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SSF校正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冠心病行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没有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分组方法:对106例冠状动脉图像结合最佳期相分别行标准重建和SSF重建,A组为标准重建图像,B组SSF重建校正图像;两位医师双盲法阅评两组图像质量,图像质量分为Ⅳ级评价,Ⅰ级为优良血管,Ⅱ级为合格血管。统计两组图像优良率(Ⅰ级血管比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卡方检验两组各段血管标准重建和SSF重建校正图像优良率,其中冠状动脉第13和113和1113段A、B组图像优良率分别为86.1%、61.3%、51.8%、90.5%、86.8%、84.8%和93.3%、92.4%、73.5%、100%、96.9%、94.9%。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第413段A、B组图像优良率分别为86.1%、61.3%、51.8%、90.5%、86.8%、84.8%和93.3%、92.4%、73.5%、100%、96.9%、94.9%。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第49和14、15段A、B组优良率分别为96.1%、93.3%、93.9%、93.9%、79.2%、90.3%、91.8%、84.2%和99%、98.1%、98.1%、97.1%、83.9%、97.1%、97.2%、93.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SSF校正技术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本地区公务员群体颈椎病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2011年5—9月该院体检的4 833名公务员问卷调查和X线颈椎摄片。结果诊断颈椎病的公务员中,长期使用电脑或伏案占62.85%,喜高枕者50.05%,喜躺卧看书或看电视者52.29%,工作紧张44.71%,运动较少31.34%。结论通过对该地区公务员群体的颈椎病相关因素的分析,提高对颈椎病的认识,为颈椎病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