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室内外自然空气环境条件下,我们取6级安德森采样器的第2级和第6级组装成2级采样器.并和标准的6级采佯器进行捕获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采样器对空气细菌(589~5000cfu/m3)和真菌(224~989cfu/m3)颗粒的捕获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且呈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5.
为克隆并表达五日热巴通体外膜蛋白HbpA的基因,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初步分析,采用PCR方法从五日热巴通体基因组DNA扩增hbpA基因,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hbpA;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诱导目的基因表达,以SDS-PAGE电泳以及免疫印迹实验分析表达的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pET32a(+)-hbpA转化菌高效表达一48kDa重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发现该蛋白与其免疫血清发生强烈反应;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发现该重组蛋白免疫血清能特异识别五日热巴通体。实验结果表明五日热巴通体外膜蛋白HbpA的基因已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奥氮平及奋乃静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奋乃静组.疗程4周.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重评定安全性.结果:奥氮平组有效率为89.47%,奋乃静组的有效率为65.78%,奥氮平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奋乃静组.奥氮平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嗜睡、体重增加、便秘等,且多为轻、中度,患者基本能耐受,或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奋乃静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肌张力升高、震颤、静坐不能等,且以中、重度为主.结论:奥氮平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确切,在安全性方面较奋乃静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菌(毒)种保藏机构的管理效率及质量,建立一套菌(毒)种保藏管理信息系统。方法采用C/S架构,以Visual Basic6.0、SQL Server2000为开发平台,结合E-R模型第三范式建立了菌(毒)种信息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的语言程序进行了系统开发。结果总结了系统需要的硬件设备,构建了菌(毒)种信息管理、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在平台界面和数据库均设置了访问权限,最大限度地保证菌(毒)种信息安全。结论该信息系统实现了菌(毒)种从入库、分类、保存、领取、备案等的信息化流程管理,有机整合了保藏机构的各种资源,提高了菌(毒)种的管理效率,保障了菌(毒)种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稳定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规范其操作方法。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后,选择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和非白念珠菌(C.parapsilosis)分别接种ICR小鼠,从免疫抑制、菌株制备、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等方面对建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生存分析、组织载菌量和病理学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我们建立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显示肾脏为靶器官,多器官弥散性真菌感染的典型病理组织学改变。结论 通过对建模过程各环节进行规范,可得到稳定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免疫防御及抗真菌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ICLAS)提供的盲样对本实验室微生物检测能力进行自我评估.方法 将ICLAS提供的7个盲样接种到血平板培养并纯化,依次通过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和触酶试验选择相应的梅里埃生化条上机进行鉴定.对于上述方法无法确认的样品则采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进一步鉴别.结果 对7个盲样进行分析后,最终确认1号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号为铜绿假单胞菌,3号为肺炎链球菌,4号为欣氏鲍特菌,5号为粘质沙雷菌,6号为牛棒状杆菌,7号为嗜肺巴斯德杆菌,检测结果与ICLAS提供结果一致.结论 本实验室病原菌检测质量可靠,实验人员的检测水平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