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纹伊蚊户内孳生习性与登革热流行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纹伊蚊是我国常见的蚊种,又是登革热和乙脑的重要传播媒介。我们在近几年的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白纹伊蚊有户内孳生习性,为弄清户内孳生在登革热传播中的作用,我们于1996~1998年的7~8月,在原登革热流行区设点进行调查,并以非流行区做对照比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在流行过登革热的广州、番禹、潮州、乐昌4市各选一个管理区作为调查点,并选一个与之相近,但从未发生过登革热的管理区作为对照点。12 调查方法 调查点和对照点,均采用系统抽样法,按门牌号顺序随机抽取50~100户居民,分户内(包括距屋5…  相似文献   
2.
311例SARS患者康复后一年内血清IgG抗体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康复后一年内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特异性抗体IgG的产生水平及动态变化。方法SARS患者康复后,每隔2-4周抽取IgG抗体阳性的SARS康复期患者血液,经病毒灭活后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ARS-CoV特异性抗体IgG;利用Stata 7.0统计学软件对各月份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康复期患者的各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出院后约35天时抗体平均水平最高。一年内,IgG抗体平均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约为35.8%。结论SARS康复期患者康复后短期内具有较高水平的IgG抗体,但随着康复时间的推移,该抗体呈逐渐下降趋势。提示应对该抗体进行长期监测,直至该抗体消失。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人鼠虫媒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我国南方地区虫媒病毒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我国南方11个地区3077份人血清标本和401份鼠血清标本进行了14种虫媒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人血清中甲病毒(SIN,CHIK,SF,MAY,RR,SAG和GET)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0.64%,1.13%,0.64%,0.04%,0.94%,0.11%和0.18%;黄病毒(JE和DEN1-4)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2.70%和8.60%;布尼安病毒抗体(XHF和SSH),在海南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是2.66%和5.33%。在海南三亚、琼中和琼海3个地区的鼠中,甲病毒(SIN,CHIK,RR和SF)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1.80%,6.31%,4.50%和6.31%;黄病毒(JE和DEN1-4)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3.69%和8.11%;布尼安病毒(XHF和SSH)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3.10%和3.79%;结论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生活的人群和鼠类不同程度的感染了甲病毒、黄病毒和布尼安病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SARS患者体内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的含量。方法 抽取 2 2例SARS康复者不同康复时期的血液 ,经病毒灭活后分离血清 ,用ELISA法对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进行检测。结果 IgG类抗体在所有康复者体内都呈阳性 ,且检测到康复 71天的患者该类抗体仍然没有衰减 ;IgM类抗体在康复 5 0天的部分患者 (5 / 2 2 ,2 2 73%)中仍呈阳性 ,而在 6 5天时则全部为阴性。对照组 2 2例 ,两类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 可能所有SARS康复者体内都产生了冠状病毒特异的IgG类抗体 ,并且这种抗体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5.
RT-PCR测定SARS患者粪便及漱口液中SARS CoV RNA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 4 6例SARS患者 2 0 6份粪便及漱口液标本 ,检测SARSCoV ,探讨SARS患者恢复期排毒的情况。方法 对住院的 4 6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 ,留取粪便及同期漱口液各 10 3份 ,提取RNA后利用 14对SARSCoV特异性引物 ,对每份标本同时进行 7次套式RT PCR扩增 ,凡 1次RT PCR结果阳性 ,该标本即判定为阳性。结果  10 3份粪便标本中 ,6 3份 (6 1.2 % )SARSCoV阴性 ,4 0份(38.8% )阳性 ,阳性者的病程为 30 .75d± 11.2 7d(12d~ 6 4d)。 10 3份漱口液标本中 ,81份 (78.6 % )阴性 ,2 2份 (2 1.4 % )阳性 ,阳性者的病程为 2 9.82d± 12 .4 6d(12d~ 6 4d)。病程最长 6 4d时粪便及漱口液中依然发现SARSCoV病原学依据。患者同期粪便及漱口液RT PCR检测结果一致的有 6 1份(5 9.2 % ) ,不一致的有 4 2份 (40 .8% )。结论 SARS患者恢复期排毒可长达 6 4d ,对SARS患者恢复期的消毒隔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SARS患者粪便SARSCoVRNA阳性 ,而同期漱口液SARSCoVRNA阴性 ,提示SARSCoV可以直接经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6.
1995 年, 从海南省立才蚊虫标本中分离到1 株病毒, 编号为 H Y M1 。经理化、生物学性状及血清学鉴定表明 H Y M1 与 M A Y 病毒抗原性相近。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海南省部分地区人血清标本共426 份, 进行了抗体检测。其中当地人血清标本226 份, 阳性17 份, 阳性率为708 % 。驻海南省部队人血清标本200 份, 阳性1 份, 阳性率为05 % 。  相似文献   
7.
虫病东方体旧称恙虫病立克次体,是恙虫病的病原体,对人致病性很强,临床上以突然高热、淋巴结肿大、虫咬溃疡和皮疹为主要特征.恙虫病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早在公元313年,我国古代科学家葛洪就曾描述过微小的沙虱传播恙虫病的过程.随着20世纪20年代恙虫病东方体的成功分离以及二战期间参战军队大量发生恙虫病流行,对该病的研究和防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几十年来,对该病的免疫预防特别是疫苗研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对恙虫病东方体的抗原性、免疫原性、株型及血清型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其疫苗研究一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主要原因有:第一,恙虫病东方体具有相对较低的免疫原性,在用非复制性疫苗预防接种时,需要接种的抗原量大.第二,恙虫病东方体在组织培养中生长慢且培养条件要求严格,难以制备大量的高纯度病原体.第三,恙虫病东方体株抗原类型多,异源保护性差,从而使得发展单价高效无毒疫苗的可能性很小.现将几十年来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北京地区临床诊断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者出院后进行定期临床随访,动态观察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肺功能和肺部影像学的变化。方法383例SARS患者康复后1年内定期进行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肺功能和肺部影像学检查,合并有肺弥散功能异常的康复者定期进行肺功能和胸部影像学复查,动态观察肺功能的恢复情况。部分合并有骨关节疼痛的患者进行股骨头磁共振检查。结果383例中有311例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为阳性(812%),1年内动态观察康复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有明显下降。特异性IgG抗体为阳性的康复者中有85例(273%)合并有弥散功能(DLCO)异常,67例合并有肺部影像学异常。其中40例DLCO异常的康复者1年内肺功能和肺部影像学动态观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78例进行股骨头磁共振检查的康复者中18例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变(231%)。结论临床诊断为SARS的康复者中可能有部分为误诊病例,SARSCoVIgG抗体水平在出院后1年内逐渐降低,合并有肺纤维化改变的SARS康复者在一定时期内可明显吸收和好转,部分康复者合并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变。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部分地区登革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加强广东省登革热的监测,防止该病的大流行。方法:收集发烧可疑患者的血标本及蚊子标本作病原分离,并进一步用RT-PCR鉴定;采集监测点健康人血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在佛山、沙湾、坪石3个监测点收集的发热待查患者和蚊媒标本,均未分离出登革病毒。蚊媒监测结果表明:布雷图指数大大超过有效控制指标5;全年大部分时间布雷图指数均超过20以上;血清学调查表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逐年下降。结论: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