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刺激下细胞膜上磷脂酰肌醇二磷酸水解的动力学特性,我们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和准稳态近似原则建立数学模型,模拟磷脂酰肌醇二磷酸的代谢;建立了磷脂酰肌醇二磷酸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浓度关系的微分方程,讨论了各个参数对磷脂酰肌醇二磷酸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这个数学模型描述了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代谢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关键信号分子间的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为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复习等环节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就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专题学习网站的特点和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本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探讨一种换药用搁脚凳在外科患者下肢创面换药中的应用价值,该凳不仅能够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且更能减少医源性伤害,减少患者痛苦,灵活度好,方便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增加舒适感,充分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1 Hz伪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1 Hz真刺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幻听症状、精神病理症状以及总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听症状改善主要表现在:观察组患者的幻听声音大小以及频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病理症状和意志活动方面的阴性症状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Hz的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效果显著,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杜川  王时龙  邓凡 《海南医学》2007,18(9):93-94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是指烧伤休克已发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的液体复苏治疗[1].由于我区交通落后,加上基层卫生水平条件有限,使一些大面积烧伤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治疗,入院时已发生明显的休克.此时,若不能正确、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治疗,并发症及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磷脂酶Cγ1(PLCγ1)及NF-κB在结直肠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PLC抑制剂U73122用于研究PLCγ1在高转移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低转移的SW480细胞中对于细胞-基质黏附的影响.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用于研究NF-κB在结直肠癌细胞与基质黏附中的作用. PLCγ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采用蛋白质印迹及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结果:抑制PLCγ1对SW480细胞与基质的黏附无明显影响.但在LoVo细胞中,PLCγ1和NF-κB的抑制均可显著降低细胞与基质的黏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 且抑制作用可被EGF部分恢复.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EGF可刺激PLCγ1的磷酸化.EMSA结果显示,抑制PLCγ1可以抑制EGF刺激的NF-κB的激活.结论:EGF-PLCγ1-NF-κB 信号通路在高转移的结肠癌细胞与基质的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D3(protein kinase D3,PKD3)是否会影响依托泊甙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的生长抑制.方法 在HRPC细胞系DU-145中瞬时转染PKD3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内源性PKD3的表达变化;siRNA转染48 h后,分别以0、30、70、100、300 μmol/L的依托泊甙处理对照siRNA、siRNA-PKD3-1、siRNA-PKD3-2转染的DU-145细胞24 h,并以细胞活力测定观察敲定内源性PKD3的表达有无影响依托泊甙对DU-145的生长抑制;利用PKC单一抑制剂、PKC-PKD双重抑制剂处理DU-145细胞,以观察二者是否增强DU-145对依托泊甙的敏感性.结果 Western blot证实siRNA-PKD3的转染敲低DU-145细胞内源性PKD3的表达;细胞活力测定表明,在非特异性siRNA(si-CTL)转染的DU-145细胞中,依托泊甙剂量依赖地抑制DU-145细胞的生长,而敲低PKD3的表达不仅可显著抑制DU-145的生长(P<0.01),还可显著增强依托泊甙对DU-145生长的抑制(P<0.01);G06976(PKC-PKD的双重抑制剂)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长(P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D3(PK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阐明PKD3在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首先,在LNCaP细胞中过表达PKD3并以双氢睾酮刺激,而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扩增PSA的cDNA并使用2-△△α方法比较其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其次,在HEK293细胞中,共转染PKD3的野生型质粒(或无激酶活性的突变型质粒)、AR的表达质粒、AR转录活性的报告质粒pMMTV-luc及内参照报告质粒pRL-SV40,并以双氢睪酮刺激后,以Promega的双报告基凶分析试剂盒测定AR的转录活性.最后,利用共聚焦显微技术分析LNCaP细胞中内源性的PKD3和AR在有无双氢睾酮刺激时亚细胞定位的变化和可能的共定位.结果 在LNCaP细胞中,过表达PKD3可明显升高双氢睾酮刺激时PSA的mRNA表达水平(P<0.001).与之相符,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PKD3明显提高双氢睾酮刺激时AR的转录活性(P<0.001),而过表达无激酶活性的PKD3可部分降低AR的转录活性(P<0.01).此外,LNCaP细胞中内源性的PKD3和AR在双氢睾酮刺激时均向核内转位并共定位于核内.结论 PKD3增强双氢睾酮刺激的前列腺癌细胞中AR的转录活性及上调PSA的表达,提示PKD3可能参与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和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估尿胰蛋白酶原-2(TPS-2)和尿液淀粉酶(UAmy)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与诊断效能,为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选择AP生化标志物提供最佳临床决策证据。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收集TPS-2与UAmy诊断AP的研究文献,采用QUADAS量表进行严格的文献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c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定量合成,绘制SROC曲线,计算相应的验后概率。结果39篇TPS-2与UAmy诊断AP的研究结果异质性分析,前者无明显异质性(P=0.5641,I2=0%);后者有中等程度的异质性(P=0.0086,I2=38.5%)。合并敏感度Sen分别为93%(95%CI:92%~94%)与81%(95%CI:79%~83%);合并特异度Spe分别为94%(95%CI:94%~95%)与82.0%(95%CI:81%~83%);SROCAUC分别为0.9788(SE=0.0024)与0.8680(SE=0.0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的综合诊断效能优于后者。TPS-2与UAmy结果阳性时诊断AP的验后概率分别约为56.88%与26.62%,阴性验后概率分别为0.69%与2.38%。结论检测尿液TPS-2诊断AP比UAmy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AP诊断的过筛试验,阴性结果有99.31%的概率可排除AP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在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人体细胞结构、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病理变化的基础等。它是生物、医学高等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医学细胞生物实验的教学是完成医学细胞生物学整个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学校各专业设置的特点,文章就如何组织和分配课程的实验内容、学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