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7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阐述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DCE-MRA)的原理及其在腹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32例腹部大血管3D DCE-MRA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团注试验:对比剂通过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内的高峰时间为17-23s;(2)正常表现3例,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3)腹主动脉瘤7例,均显示主动脉受累段不规则增宽及实际的动脉腔;(4)腹主动脉夹层18例,均显示内膜片、真假两腔以及分支动脉起源的位置,显示破口12处、再破口16处;(5)动脉粥样硬化3例,均显示腹主动脉迂曲,管径粗细不均;(6)髂总静脉血栓形成1例,左髂总静脉未显影。结论3DDCE-MRA是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对腹部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梗死是临床上重要的死亡原因.以前认为心肌坏死只能通过形成疤痕组织进行修复,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证实,用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可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的数量和现存心肌细胞的质量,改善心脏功能.MRI的分辨率达25~50 μm,接近单一细胞水平,因此可用来对移植的间质干细胞进行活体示踪.应用MR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等对MSCs进行标记,可以对心肌梗死区MSCs移植后的迁徙、增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3.
MRI在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中,10例位于鞍区,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6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丘脑基底节区,均男性,其MR表现为(1)T2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销高信号,鞍区和松果体区肿瘤无水肿,丘脑基底节区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2)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人性别,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及信号强度具有一定的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术前诊断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d-DTPA动态增强MRI评价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作急性犬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在活体上用放射微球^99Tc—MAA测量心肌血流量,0.5%伊文蓝染色区分缺血心肌;心脏离体后用3%TTC染色区分梗死心肌,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微血管并计算微血管体积分数。犬离体心脏左冠状动脉插管后作MRI平扫及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测量正常、缺血和梗死心肌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在T1WI上,心肌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在T2WI上,病变心肌信号强度较正常增高;Gd-DTPA灌注动态增强扫描,正常心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下降形,危险心肌呈上升形,梗死心肌呈平直形,灌注晚期病变区呈明显环状强化。正常、危险和梗死心肌血流量、微血管体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水肿、心肌含水量增加致T2WI信号增高。Gd-DTPA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升的斜率及峰值可以反映心肌微血管损伤及组织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松果体区肿瘤的MRI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CT对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传统放射学已为人所共知的事(1-3),然而,MRI问世以后,CT作为颅内肿瘤诊断的最后手段,在某些方面似有动摇(4-6),为了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38例颅内肿瘤,将MRI和CT检查结果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7.
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描。分别测量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并计算短径与长径的比值(R值),测量球内侧脂肪厚度,根据SE双回波T2WI测得眼肌及球后脂肪的T2弛豫时间。结果(1)病变组眼球突出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变组各眼外肌短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下直肌外,病变组其余眼外肌的长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眼肌的R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变组球内侧脂肪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眼外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球后脂肪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眶内组织的定量测定对Graves眼病的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T imaging of primary large bowel lymphoma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CT scan.Methods:CT reports of 8 patients with proven primary large bowel lymph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Plain CT scans were done on all patients, enhanced CT scans simultaneously with 5-10mm section thickness, and 5-10mm table increments in 6 cases. Results:Primary involved sites were on the cecum (n=3),the ascending colon (n=2),and the rectum (n=1). The tumor was found in multiple areas of the large bowel in 2 cases. CT appearance fell into 3 typical patterns in our study. The first was focal mass type in 2 cases, with one combined with intussusception and retroperitoneal adenopathy;the second was segmental annular involvement type in 3 cases, with one of them combined with mesenteric adenopathy; the last was diffuse involvement type in 2 cases. Multiple nodules were seen in the rectum in 1 case. Conclusion:CT was found to be accurate in detecting the primary sites and complications of lymphoma, and evaluating invasion of adjacent structures; Focal mass type, segmental annular involvement type and diffuse involvement type are the main patterns of CT features in the primary large bowel lymphoma; The features revealed by CT scan are suggestive of primary large bowel lymphoma in some cases.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报告 患儿,男,70d,生后发现腹部包块,逐渐增大,并出现腹胀、腹痛、呕吐、不能进奶。以“腹腔巨大囊性肿物”,于2002年5月16日入院。查体:T 36℃,P 130/min,R 20/min、体重4.5kg,因膈肌抬高患儿呼吸困难,腹部高度膨胀,质硬,光滑,移动差。实验室血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80IU/L,血肌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诱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LS)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RLS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MRI显示PRLS以顶枕叶为主的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病变多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偶可累及双侧颞叶后部及额叶,T2WI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对病变的显示有独特的作用,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确定PRLS的临床分期。结论PRLS在MRI上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对PRLS多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