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保守与掌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共75例。其中33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及石膏外固定治疗,42例患者采用掌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根据2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腕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损伤(DASH)评分评价其疗效。 结果保守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背伸(60.7±7.2)°;掌屈(53.6±10.5)°;旋前(83.9±8.9)°;旋后(83.8±7.7)°;桡偏(23.2±8.1)°;尺偏(36.2±7.8)°;DASH评分(11.1±9.4)分。手术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背伸(58.2±9.4)°;掌屈(50.1±10.0)°;旋前(83.1±8.8)°;旋后(83.9±8.4)°;桡偏(22.8±7.0)°;尺偏(37.5±7.4)°;DASH评分(9.8±10.8)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守和掌侧锁定钢板均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二者间无明显治疗差异,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的方法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LMWH)对膝关节镜下多发韧带损伤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的影响,探讨利伐沙班在预防膝关节镜下多发韧带重建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105例行关节镜下膝多发韧带损伤重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利伐沙班组(A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10mg,1次/d。经口服;LMWH组(B组):术后给予LMWH 100 u·kg~(-1),1次/d,皮下注射;对照组(C组):采用物理和机械预防。结果:105名患者中发生DVT13例,其中利伐沙班组2例,LMWH组2例,对照组9例。无肺栓塞及死亡病例。3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和LMWH组DVT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和LMWH组DVT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没有死亡病例。结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LMWH)都可以有效预防患者膝关节镜下多发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伐沙班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本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医院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医疗流程、整合空间、调配人员、出入口管控、医院感染防控、物资保障及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今后同类医院应对疫情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个体化预测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可能性.[方法]2006年4月~2011年11月共309例(髋关节病变113人、膝关节病变196人)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无DVT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围术期均接受正规的物理及药物预防血栓治疗.术后第3~10d根据患者病情复查双下肢深静脉彩超了解是否形成血栓.最后,通过术后DVT组与非DVT组的各种术前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提出术前预测术后DVT的公式.[结果]309名患者中术后发生DVT者82例,其中髋关节12例,膝关节70例;单关节置换术后38例,双关节同时置换术后44例.通过判别分析,发现年龄、谷草转氨酶、肌酐、一次手术关节数量、凝血酶原时间和D-二聚体定量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相关性较强,并得出函数预测公式.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5年(4~71个月),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也未发生明确的肝素类药物副作用.[结论]即使在围术期正规抗凝治疗的前提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术前如开展个体化预测,能提示对高危人群给予更积极、合理的干预,从而减少术后DVT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及骨关节炎患者血清、滑液中程序化死亡基因(PDCD)5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DCD5与TNF-α表达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DCD5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50例患者(其中RA 26例,骨关节炎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滑液中PDCD5及TNF-α的含量,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中,RA患者的PDCD5含量显著高于骨关节炎患者[(37±33)与(13±14) pg/ml,P=0.02];滑液中,RA患者的PDCD5含量也显著高于骨关节炎患者[(37±26)与(11±7)pg/ml,P<0.01].TNF-α在RA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与骨关节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但其在RA患者滑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骨关节炎患者(P=0.037).PDCD5与TNF-α在RA及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均呈负相关(r=-0.55,P=0.004;r=-0.51,P=0.012),PDCD5与TNF-α在RA患者的滑液中也呈负相关(r=-0.49,P=0.012),但在骨关节炎患者的滑液中无相关(r=-0.353,P=0.09).结论 PDCD5与TNF-α是RA重要的凋亡调控因子,在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世界血友病协会的治疗指南明确表示,关节置换应当在保证患者凝血因子活性的情况下进行。目的:观察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7/2006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水平监测,根据指南制定常规流程,进行因子Ⅷ(冻干人凝血因子Ⅷ)或因子Ⅸ(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替代治疗,对4例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共6个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凝血因子进行常规替代治疗,血友病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85)。置换后早期3个膝关节出现关节内血肿或肌肉出血,其中1例患者因凝血因子抑制性抗体形成,导致1侧膝关节置换后伤口裂开,行扩创清理后,伤口愈合良好。4例患者6个膝关节置换后没有晚期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和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4例患者置换前膝关节KSS评分平均28.2分,功能评分平均35分。置换后KSS评分85.2分,功能评分87分,与普通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后评分相似,但平均住院天数延长约3倍,住院费用为普通膝关节置换的2.5~3倍。结果显示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和凝血因子水平监测是保证血友病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最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背景:世界血友病协会的治疗指南明确表示,关节置换应当在保证患者凝血因子活性的情况下进行。目的:观察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7/2006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水平监测,根据指南制定常规流程,进行因子Ⅷ(冻干人凝血因子Ⅷ)或因子Ⅸ(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替代治疗,对4例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共6个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凝血因子进行常规替代治疗,血友病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85)。置换后早期3个膝关节出现关节内血肿或肌肉出血,其中1例患者因凝血因子抑制性抗体形成,导致1侧膝关节置换后伤口裂开,行扩创清理后,伤口愈合良好。4例患者6个膝关节置换后没有晚期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和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4例患者置换前膝关节KSS评分平均28.2分,功能评分平均35分。置换后KSS评分85.2分,功能评分87分,与普通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后评分相似,但平均住院天数延长约3倍,住院费用为普通膝关节置换的2.5~3倍。结果显示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和凝血因子水平监测是保证血友病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最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背景:世界血友病协会的治疗指南明确表示,关节置换应当在保证患者凝血因子活性的情况下进行。 目的:观察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1997/2006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水平监测,根据指南制定常规流程,进行因子Ⅷ(冻干人凝血因子Ⅷ)或因子Ⅸ(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替代治疗,对4例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共6个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 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凝血因子进行常规替代治疗,血友病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85)。置换后早期3个膝关节出现关节内血肿或肌肉出血,其中1例患者因凝血因子抑制性抗体形成,导致1侧膝关节置换后伤口裂开,行扩创清理后,伤口愈合良好。4例患者6个膝关节置换后没有晚期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和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4例患者置换前膝关节KSS评分平均28.2分,功能评分平均35分。置换后KSS评分85.2分,功能评分87分,与普通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后评分相似,但平均住院天数延长约3倍,住院费用为普通膝关节置换的2.5~3倍。结果显示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和凝血因子水平监测是保证血友病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最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影响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综合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精细化病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某院346例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包罗模型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医疗质量评价,并利用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等分析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结果急性阑尾炎医疗质量平均得分92.97分,病例优良率86%;影响因素依次为住院天数、入院情况、出院情况、确诊天数和年龄。结论基于病例分型的综合质量评价法比传统的病种评价法更科学、合理。在单病种管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住院患者综合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了解、认知程度,通过对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情况的满意度调查,了解当前分级诊疗工作亟待改善的方面。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0至12月,选取滨海新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0名医务人员参与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AHP层次分析法和重要性矩阵分析等方法,评价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了解、认知程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调研分析发现,93.9%的医务人员了解分级诊疗制度;认为分级诊疗制度有意义、具有可行性的人员分别占调查总数的89.7%和87.5%;有77.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目前分级诊疗对患者的分流效果不大。结论基于调查结果中优先改进的指标,建议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政策引导和干预为手段,进一步优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探索建立医保对基层的总额预付新形式,以期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结构和布局,提升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工作的认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