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的因素,对餐饮具消毒后的污染因素实施人为干预并评价效果。方法 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检测,比较4种消毒方法对餐饮具的消毒效果;检测驻京10家餐饮单位的餐饮具经消毒、摆台后1 h、2 h、4 h和10 h的消毒合格率,分析擦拭、规范洗手和餐饮具存放环境等因素对消毒后餐饮具二次污染的影响,比较采取人为干预措施前后餐饮具合格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对餐饮具的最佳消毒方法为红外线高温消毒;餐饮具类型不同消毒合格率存在差异;随着摆台时间的延长,消毒后的餐饮具合格率逐渐降低。引起二次污染的主要因素为擦拭、规范洗手和餐饮具存放环境,实施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洗手程序、取消餐饮具擦拭环节、每餐消毒餐布、采取规范的保洁措施等人为干预措施后,餐饮具合格率由85.68%提高到94.89%。结论 消毒后餐饮具应及时使用或妥善存放,同时需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能够同时检测沙门菌、副溶血弧菌(VPH)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的多重环介导等温扩增(mLAMP)方法。方法分别针对沙门菌 bcfD 基因、VPH 的 tlh 基因和 LM的 iap 基因设计 mLAMP 引物,以LAMP 进行单重 LAMP 检测。实时浊度监测扩增结果,优化引物浓度配比,进而建立此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mLAMP 检测体系,以 PCR 检测灵敏性作为比较,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分析。结果实时浊度监测表明,该 mLAMP体系具有良好特异性,可在45 min 内一次性检测以上3种致病菌,且无非特异扩增产生。这3种菌的检测最低限分别为300 fg/μl、4.2 pg/μl 和4.5 pg/μl,与 PCR 检测灵敏度相当。结论该多重 LAMP 可同时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VPH 和 LM,可作为大规模样品的初筛或传统方法的辅助方法,用于快速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这3种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随着有机磷农药使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逐渐增多,如不及时处理,极易导致病人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衰竭而死亡. 我科仅2009年一年,就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58例,治愈56例,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涉及的人员多、范围广,一旦发生往往成为威胁单位及社会稳定的严重事件,因此一直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最高,其主要是指人食用含有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发的中毒。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魏氏梭菌及变形杆菌等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方法 利用沙门菌invA毒力基因、副溶血弧菌gyrase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44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探针,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完成特异性、敏感性评价,并用该法与国标法进行40份留样食品的检测比较。结果 各对引物、探针均能扩增出目标靶序列,3种检测通道无交叉干扰,对非目标菌无扩增信号,对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酸检测限均达到102拷贝/μl;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在40份食品样本中检出3份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本,其中1份国标法检测为阴性,其他样本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建立了一种针对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利用聚合酶螺旋反应(PSR)快速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方法.方法 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HA基因设计了6套引物,通过实时浊度法和显色法两种方法判断结果.结果与结论 从6套引物中筛选出了最佳引物,并确定最佳温度为65℃;进一步实验表明最佳引物能特异性地检测H1N1病毒,与14种其他呼吸道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达到100拷贝,与PCR敏感性一致.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合现场和基层单位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壳聚糖(Chitosan)对天津段海河水的杀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壳聚糖处理地表水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壳聚糖对液体培养基中海河水试验来评价其杀菌效果,并分别观察酸溶剂、溶液pH值、壳聚糖浓度和分子量对壳聚糖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 吐温80-卵磷脂EPS溶液是理想的中和剂;乙酸是比较好的酸溶剂;溶液pH值越低杀菌率越高,然而实际应用中采用溶液pH=6;壳聚糖浓度为1.0 g/L时杀菌效果最好;分子量增至1700 kD(壳聚糖原始分子量)杀菌效果最强.壳聚糖处理后细菌生长数极少,平均杀菌率可达98%以上.结论 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对河水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但应用于处理河水浅表水的杀菌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其品种种类多,选择范围宽,价格适宜,不良反应少,抗感染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对于头孢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只有头孢唑林钠有使用前的皮肤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要求,其他的头孢类菌素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皮试液浓度是多少为宜及皮试液的配置方法,未见统一的要求及标准,而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过敏性休克致死的报道亦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