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形细胞瘤中PTEN和CB表达与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PTEN和组织蛋白酶-B(CB)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笥程度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星形细胞瘤标本中PTEN和CB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恶笥程度和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PTEN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56例星形细胞瘤中PTEN阳性表达34例(61%),高分化组(Ⅰ和Ⅱ组)23/27例(85%)和低分化组(Ⅲ和Ⅳ级)11/29例(38%)之间差异显,明显高于低分化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A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其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cyclin A和PCNA的表达水平,计算cyclin A阳性率和标记指数,以及PCNA阳性率和标记指数,分析它们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随着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cyclin A的阳性率和平均标记指数明显升高.在Ⅰ~Ⅳ级胶质瘤中其标记指数分别是(0.15±0.42),(1.59±1.95),(5.76±5.85)和(6.74±6.33);Ⅰ,Ⅱ级和Ⅲ,Ⅳ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阳性率分别是11%,75%,71%和82%,在Ⅰ级与Ⅱ,Ⅲ,Ⅳ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CNA标记指数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提高而升高.Cyclin A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58,P<0.01).结论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它可能参与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3.
人脑胶质瘤金属硫蛋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金属硫蛋白(MT)在人脑各级胶质瘤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胶质瘤手术标本中金属硫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中MT的表达与胶质瘤级别的关系及其与PCNA相关性,结果 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增高,MT和PCNA的表达率逐渐升高,MT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Ⅰ级38.0%,Ⅱ级46.7%,Ⅲ级66.7%,Ⅳ级75.0%,低恶性度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中的分布和表达,及其与核增殖指标MIB-1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IGF-IR、MIB-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IGF-IR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并且随病理分级(WHO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Ⅰ-Ⅱ级与Ⅲ-Ⅳ级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组织中IGF-IR的表达与MIB-1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rs=0.735)。结论:IGF-IR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可能成为临床病理诊断脑胶质瘤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伽玛刀中心2007年3月~2009年3月期间85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脑膜瘤患者。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肿瘤消失14例(16.5%),缩小53例(62.3%),无变化10例(11.8%),增大8例(9.4%),肿瘤控制率为90.6%。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与体积对肿瘤控制率的高低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性别、手术史和边缘剂量等对肿瘤控制率影响不大。[结论]伽玛刀是一种治疗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颅底深部、难以手术全切除,或术后残留、复发,或年老体弱不宜手术者,首选伽玛刀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首诊眼科的空蝶鞍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43岁自2002年开始无明显诱因发现双眼视物模糊,伴间断性头痛.多次到某医院眼科就诊,未发现眼部异常.今日就诊我科门诊发现左眼视神经萎缩,即人院作进一步诊治.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青光眼家族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40/96mmHg,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视力:右眼1.0,左眼0.8.双眼睑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3CT,周边1/2CT,虹膜纹理清晰、无膨隆,瞳孔直径3rmm,对光反射灵敏.  相似文献   
7.
易误诊为青光眼的空蝶鞍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蝶鞍综合征即蛛膜下腔伸展至蝶鞍内使垂体受压缩小,蝶鞍扩大,气体造影示鞍内充有一定量的气体[1]。因患者常有视力减退、视野障碍等症状,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易误诊。我科2000年10月~2004年10月共收治5例,病初均存在误诊情况,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1例,女4例;年龄25~60岁,平均42·5岁。发病至确诊时间1个月~3年。1·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均为视力减退,其中4例伴有高血压病,3例合并有高酯血症。5例均意识清楚,查体合作,诉有间断头痛,头痛的时间、部位无规律性。均行常规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前房角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2002年10月-2008年10月共诊断治疗外伤性颅后窝血肿患儿45例,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石浩  林力  樊启涛  袁俊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87-1988
中枢性低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上常见的最严重的代谢紊乱之一,包括两种主要机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笔者对收治的3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①亚低温组:31例,均于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维持3~7d;②常规治疗组:42例,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根据GOS预后评估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组患者伤后早期颅内压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疗法能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