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对干扰素α-2b诱导的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中STAT1磷酸化及核转移的影响。方法用表达HCVNS5A的质粒(pCNS5A)转染Huh7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HCVNS5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CVNS5A对干扰素α-2b诱导的STAT1磷酸化和核转移的影响。结果转染了pCNS5A的Huh7细胞质可见HCVNS5A蛋白的表达;以干扰素α-2b诱导30min后,STAT1磷酸化及核转移在转染了表达HCVNS5A的质粒组比转染空白载体pRC/CMV组及未转染组减少,而未转染组及转染空白载体pRC/CMV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表达HCVNS5A的质粒pCNS5A成功转染至Huh7细胞;HCV NS5A减弱干扰素α-2b诱导的STAT1的磷酸化及核转移,提示NS5A影响干扰素α-2b的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可能是HCV干扰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2009年深圳市收治的30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30例患者均经2次鼻拭子、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RT-PCR法),此后每天检测病毒核酸直至连续2 d均阴性.第1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立即开始奥司他韦(商品名为达菲)或"中药Ⅰ号"抗病毒治疗,5 d为一疗程.收集患者流行病学、临床和一般实验室资料.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29例患者为输入性病例,另1例为二代病例,系7个月女婴.发病平均年龄(20.42±12.59)岁,离开疫区至发病的平均时间为(53.33±53.08)h,其中2例离开疫区超过8 d才发病,其密切接触人群中发现1例隐性感染者.30例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最高体温(38.40±0.80)℃.其他临床症状依次为咳嗽17例(56.7%)、流涕9例(30.0%)、咽痛9例(30.0%)、头痛7例(23.3%)、鼻塞2例(6.7%)、肌肉酸痛1例(3.3%).22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5d内病毒核酸转阴,8例在抗病毒治疗第6天或以后病毒核酸转阴.21例在病程7 d内病毒核酸转阴,9例在起病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8 d或以上,后者较前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分别为(1.47±1.03)×109/L和(2.69±1.63)×109/L(t=2.06,P=0.048),血常规异常持续时间也明显延长,分别为(2.78±2.49)d和(0.71±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06).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发病年龄偏低,临床症状不严重.部分病例潜伏期可能超过7 d,病程7 d或抗病毒治疗5 d后仍有可能检出病毒,存在亚临床隐性感染的可能.血常规变化与病毒核酸阳性的持续时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析本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HIV/HCV共感染者40例,分析其HIVRNA载量、HCV RNA载量、CD4细胞数以及临床特征,并以单独感染HCV患者30例和AIDS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结果与AIDS组相比,HIV/HCV共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更低,ALT、AST和HIV RNA载量水平更高(P0.01);与HCV组比较,HIV/HCV共感染组血清白蛋白、ALT和AST水平更低(P0.01),HCV RNA载量水平更高,脾大患者明显增多(P0.01),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程度有加重趋势。CD4细胞计数依次为HIV/HCV组AIDS组HCV组正常组(P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对HCV和HIV病毒复制水平、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慢性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等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病情转归和各种住院费用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积极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2008年下半年出院结算的全部94例重型乙型肝炎住院病例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病情转归以及日均总费用、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和护理费等其他费用情况。比较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各项日平均费用情况,计算减少各种并发症所能减少的日均费用。结果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好转率比未发生并发症者显著降低(P=0.000),前者住院期间日均总费用、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和护理费较后者明盟升高(P〈0.05),两两比较表明发生肝性脑病病例的日均总费用和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病例的日均药费明显高于未发生并发症者(P〈0.05)。每减少1个并发症住院日可减少的日均总费崩为945.06元、日均检查费174.94元、日均治疗费106.94元、日均药费405.52元和日均护理费或其他费用123.75元。结论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会降低好转率,并且增加各种住院费用,特别是发生肝性脑病或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时,因此,积极防治并发症具有较大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9例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艾滋病患者的胸部CT影像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胸部CT影像表现及临床影像的特点。结果:6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分布于胸部的不同部位;4例患者见肺内结节影;3例患者出现肺实变;4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2例患者可见心包积液;1例患者发现粟粒结节影。结论:淋巴结肿大是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最显著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肿大的淋巴结可出现于胸部不同的部位,其他影像表现包括肺实变、肺内结节、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取90例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联合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04%,细菌清除率为77.78%,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占比38.89%,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占比55.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疗效和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L-35、IL-17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混合结核感染中的免疫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组共80例;ART治疗前HIV-TB双重感染组共50例,通过ART治疗方案及抗结核治疗方案,采集和处理血液样本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HIV-TB合并感染者,与HIV感染组相比,经治疗后Th17细胞数量增加,Treg细胞数量下降,IL-35数量下降,IL-17数量上升。HIV-TB组内发生TB-IRIS的与不发生的相比,Th17降低,IL-35升高,IL-17降低。随着时间变化,IL-17显著下降(P<0.05),IL-35显著上升(P<0.05),Treg显著下降(P<0.01)。IL-17/Treg/IL-35免疫应答与TB-IRIS转归相关性的高低排序为IL-17、Treg、IL-35。除IL-17免疫应答与TB-IRIS转归呈正相关外,其余均呈负相关。在0.05的水平上,TB-IRIS转归与IL-17/Treg/IL-35免疫应答的相关系数显著。结论:推测在HIV-TB双重感染中,IL-35可能通过下调Treg细胞水平和上调IL-17表达水平促进HIV-TB双重感染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打破机体细胞免疫调节平衡,导致TB-IRI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中,发生高乳酸血症(LAHL)的预测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5月,门诊进行ART的随访AIDS病人出现LAHL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91例门诊进行ART随访的AIDS病人中,有71例发生LAHL,其中女性34例(χ2=6.147,P〈0.01),服用D4T的42例(χ2=7.784,P〈0.01),服用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药物超过1年以上59例(χ2=18.100,P〈0.01)。发生LAHL病人相比未发生LAHL病人更容易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LDH)、γ-谷酰转肽酶(GG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女性[比值比(OR)10.923,95%可信区间(CI):1.067~111.836]、ALT升高(OR1.09,95%CI:1.017~1.168)、LDH升高(OR1.025,95%CI:1.007~1.043),均为发生LHAL的预测因素。在ART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病人中LAHL发生率低(OR0.991,95%CI:0.983~0.999)。结论 AIDS病人服用NRTIs药物,尤其是服用D4T、女性、服药时间超过1年以上,是发生LAHL的预测因素。在ART过程中出现ALT、GGT、LDH升高,要高度警惕是否存在LAHL风险,避免进一步发展成致死性的乳酸酸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V(乙肝病毒)重叠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HBV重叠HIV感染的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免疫状态和转归,分析30例HBV重叠HIV感染者、50例单纯AIDS患者以及20例正常对照者的CD3、CIM、CD8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结果:在30例HBV重叠HIV感染者中,6例死亡,均死于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并发症。实验检查发现其肝功能以低蛋白血症为主要表现,转氨酶、胆红素轻度升高,透明质酸(HA)升高明显,HBV复制异常高拷贝。CIM、CD3的检测值,在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及CIM细胞计数表现为HBV/HIV重叠感染组〈AIDS组〈正常对照组(P〈0.01),CD8细胞计数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比值降低,HBV/HIV重叠感染组、AIDS感染组均〈正常对照组(P〈0.01)。B超均显示肝回声增粗,弥漫性肝损害6例、腹水5例、肝肿大10例、脾大10例。结论:HBV重叠HIV感染者临床表现肝脏炎症反应较轻,但全身情况差,并发症多,增强了与HBV感染相关的终末期肝病风险,病死率也明显升高,同时CD4淋巴细胞衰减明显,细胞免疫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陈莉  杨榕青  刘映霞  杨丽贞  孟娟  周泱  谢靖婧 《医学信息》2010,23(13):2127-2128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血清、脑脊液改变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无症状神经梅毒5例,梅毒性脑膜炎1例,脑膜血管梅毒2例,耳神经梅毒1例,麻痹性痴呆6例,脊髓痨1例,视神经萎缩1例。17例血清TRUST及TPPA均为阳性,CSF-VDRL阳性者12例。7例在治疗后1~6月复查脑脊液的各项指标,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均下降或转阴,而CSF-VDRL试验仅1例转阴。结论未能早期发现和治疗梅毒是导致神经梅毒的重要因素。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梅毒血清及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必要依据。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蛋白含量是监测神经梅毒疗效的较敏感指标,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