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4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降低因口腔颌面部创伤入院行急诊手术患者创口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入院后行急诊清创或骨折固定术的1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精心治疗及实施个性化的护理,171例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3%,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和个性化的护理有利于降低口腔颌面部创伤行急诊手术入院患者的创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保留钛网的情况下, 清创后行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2月—2022年10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2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患者, 其中男15例、女7例, 年龄19~68岁。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抗感染、换药等处理, 待创面改善后, 行手术彻底清创, 清创后创面面积为3.0 cm×2.0 cm~11.0 cm× 8.0 cm。根据创面大小、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及周围组织情况, 选择采用局部皮瓣、扩张皮瓣或者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 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5.5 cm×4.0 cm~18.0 cm×15.0 cm。将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头部刃厚皮片修复。记录采用的创面修复方式。观察术后皮瓣或肌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2周创面愈合情况。术后随访时, 观察钛网植入区域有无再次感染或钛网外露情况发生, 观察患者头部外形、手术切口瘢痕形成情况及秃发情况。末次随访时, 评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总治疗费用。结果 11例...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报告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9岁。发现左下颌骨囊性病变2周。患者于外院常规牙科检查,拍摄下颌全景片时发现左下颌支近下颌角处一囊性病变,无法确诊,前来我院就诊。患者无疼痛,无张口受限,无下唇麻木。常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hVEGF165)为靶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构建体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为基因治疗牙周进一步再生奠定了基础。方法质粒的pDC316-的VEGF165为模板,PCR扩增基因片段进行消化,获得的hVEGF165用于连接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重组质粒的消化方法的pDC316-MCMV-EGFP质粒载体,PCR鉴定和双酶切证实成功构建重组质粒;使用ADMAX包装系统,改造的质粒共转染用质粒骨架293包装细胞系和重组病毒的扩增;扩增病毒的离子交换纯化;TCID50测定病毒粒子和效价的数目;的荧光的荧光显微镜重组腺病毒表达。结果 PCR鉴定,酶切分析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人VEGF基因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VEGF165)重组质粒的pDC316-的hVEGF165-MCMV-EGFP和同源重组腺病毒Ad5的-的hVEGF165-EGFP的成功。扩增和纯化后,腺病毒颗粒的数量测量5.4×1011VP/mL,约2.0,为1.8×1010CCID50/mL的滴度OD260/OD280值。结论成功构建携带hVEGF165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5-hVEGF165-EGFP并获得高滴度病毒颗粒,为hVEGF165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细胞移植、基因治疗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术通过三维方向上改变上颌骨的位置,矫治牙颌面的畸形,手术中上颌骨的移动导致覆盖在表面的软组织,包括鼻形态改变。鼻位于面部最为显著位置,与隆起的眉弓及相对凹陷的眼窝形成鲜明的对比,使面部呈现立体美感,它的微小形态改变则会影响人面部五官的整体协调,所以应当考虑到上颌LeFortI型截骨术可能对鼻结构及外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眼眶缺损损伤程度的精确评估以及个体化重建方法。方法:对2003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 97例外伤性眼眶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螺旋CT扫描,采用眼球空间定位方法测量眼球的三维位置,计算眶容积的变化量,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快速原型技术制作个体化眶模型,进行模型外科,制订手术方案,并预制植入物和接骨板等。术中回纳疝出的眶内容物,植入预制的钛网、Medpor或其他植入物,精确重建缺损区的眶外形,恢复正常的眶和眶内容物的比例关系。根据术后外形、患者满意度、眼功能检查及CT检查结果评估疗效,分析并发症。结果:除1例患者面部外形欠满意,2例陈旧性患者眼球内陷矫正不佳,术后6个月复视仍无明显改善,2例术后轻度下睑外翻外,其余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缺损区的眶外形、眶及内容物的比例关系恢复满意,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对外伤性眼眶缺损患者进行眼球三维空间位置、眶容积变化等损伤程度的精确数字化评估,通过个体化模型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早期手术,减少创伤,在恢复眶容积、维持和纠正眼球位置的同时精确重建眶壁解剖外形,可实现眶缺损个体化的重建,提高眶畸形整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皮肤微小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瓣功能性分区重建的方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临床资料。参考上唇健侧解剖结构标记手术定点, 采用短直线结合微小三角瓣法设计皮肤切口:沿人中嵴方向设计短直线切口, 于患侧红唇缘上方皮肤设计微小三角瓣, 插入对侧唇峰处, 降低患侧唇峰, 延长人中嵴。将口轮匝肌分割为5个肌肉瓣分3区进行重建, 恢复上唇与鼻底亚单位结构, 重建唇珠、人中嵴结构, 纠正向健侧偏斜的鼻小柱, 抬高鼻基底。术后从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2个方面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1)主观评价, 由未参与手术的2位整形外科医师通过患儿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照片, 对手术后瘢痕情况、唇弓连续性、唇峰高度、鼻底宽度、鼻孔对称性和人中嵴高度进行总体效果评分, 外形较差为1分, 一般为2分, 满意为3分。(2)客观测量, 由未参与手术的1位整形外科医师通过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量双侧红唇厚度、双侧唇峰口角距、双侧人中嵴长度、双侧鼻翼唇峰距、双侧鼻底宽度, 计算非对称率(|...  相似文献   
8.
半侧颜面短小症是仅次于唇腭裂的最常见的先天性颌面部畸形,临床表现多样,累及上下颌骨、颧骨、颞骨等多个颅颌面骨骼结构,同时伴有颜面软组织发育不全,常合并附耳、耳郭畸形等。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症,延长下颌骨,改善面部不对称畸形,疗效良好。该文就半侧颜面短小症牵张成骨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软硬组织模拟以及应用虚拟截骨导板将手术设计转移至牵张成骨术的效果.方法:将患者全头颅三维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surgiCase CMF 4.0软件,重建颅面骨三维影像.在计算机三维头颅影像中模拟截骨,通过预测不同方向牵张后软硬组织的三维改变,确定合理的截骨线及牵张器位置;利用快速原型(rapid意prototyping,RP)技术制作虚拟截骨导板,指导术中截骨和牵张器安置.结果:在实际手术中,导板与下颌骨表面贴合良好,根据导板引导孔钻孔,确定牵张器及截骨线位置.牵引完成后,面形改变与术前软件预测吻合程度高.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快速原型截骨导板的应用,使牵张成骨手术的设计更加直观方便,并能够将设计精确转移到实际手术中,术前预测与术后实际吻合度高,提高了手术精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耳周小切口穿腮腺径路行髁突颈部及基底部等中低位骨折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38侧下颌骨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前或内,或绕耳垂小切口,穿经腮腺组织后行骨折段的解剖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到3年,从患者的外形、张口度、咬合功能、并发症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1例出现一侧暂时性面神经功能不全,1例出现涎瘘,其他患者均外形满意,咬合关系良好,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张口度最大者4.2cm,最小者3.3cm,术后CT示所有患者骨折段均完全解剖复位.结论 较之传统的手术径路,应用耳周小切口经腮腺径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具有切口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能达到直视下进行手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