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脱垂的前叶边缘与后叶相对应的边缘缝合到一起,形成双孔二尖瓣。结果 本组3例病人,1例为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术后恢复平稳,没有手术死亡,无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狭窄发生。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是矫治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21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在切除术后使用17种L-结晶氨基酸(AAM组),经中心静脉高营养法输入,进行蛋白质合成及氮平衡的临床研究,并与输入相似容量及热量的水解蛋白11例(PRH组)对比。结果AAM组术后可维持血浆蛋白在术前水平及防止白蛋白值下降,而PRH组则不能防止白蛋白值下降;AAM组术后可达到氮平衡,而PRH组为负平衡。在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氨基酸谱测定方面两组均有促进作用,但AAM组均较PRH组为优。  相似文献   
3.
1992~1993年为9例复杂先心病病人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均在心脏跳动下作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1例作上腔静脉近心端与右肺动脉侧侧吻合,8例作右房上腔静脉开口与主肺动脉端端吻合。心房内管道置入5例,复合性内通道2例,心房内分隔2例。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30分钟,平均心肌温度10℃,全部心脏自动复跳,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复杂的先心病,全腔肺动脉吻合术的姑息性效果较其它改良Fontan术式要好,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心肌酶学变化的特殊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0例CABG患术前,术后0、4、16、28、40h,术后第3、4、5、7天晨静脉抽血,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并按体外循环(ECC)与非体外循环(OPCAB)搭桥及CK-MB正常与否分组分析,引用CK/AST对比分析。结果 除了ALT外所有指标都有明显变化,这些心肌酶在术后16~40h基本都升到高峰,LDH变化最早,CK与AST次之;CK与AST恢复较快,体外循环下CABG与0PCAB造成的主要差别表现在术后16h到术后第2天,若按CK/AST分析则主要在16~28h;LDH最慢,尤其表现在体外循环组几乎整个住院观察期都处于升高水平,术后CK—MB升高组的CK值在术后16h到第2天可以高出CK-MB正常组2.5~3.0倍,同时CK/AST在此期间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而在第3天开始出现CK-MB升高组显升高。结论 CK-MB在评价冠脉搭桥术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应该高度重视;CK、AST、LDH的升高一定根据其升高的幅度、临床表现、必要参考CK-MB来分析,CK、AST的同步大幅度升高要警惕;ECC下搭桥术酶学变化要注意排除心脏外因素,尤其是LDH。  相似文献   
5.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移位急诊手术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男,17岁。术前据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大小为2 .5 cm,无明显肺动脉高压( PH)。于2 0 0 0年7月采用直径2 6 m m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 ASD)封堵器行封堵术。术中胸部X线片发现封堵器脱落移位至左心房内二尖瓣口的上方,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有强回声光团,ASD处未见封堵器回声。心率16 0次/分,血压90 / 6 0 mm Hg( 1k Pa=7.5 mm Hg) ,诊断为ASD封堵术后封堵器脱落移位阻挡二尖瓣。即刻补充肝素,平卧位送手术室在体外循环下急诊手术。胸骨正中切口,建立体外循环(从麻醉到建立体外循环15分钟) ,鼻咽…  相似文献   
6.
7.
三房心合并永存左上腔并肝静脉异位引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儿女,7岁,自幼发现心脏病,活动后心慌、气短,伴有明显口唇青紫。查体:心界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3/V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有震颤,心尖区2/VI级、三尖瓣区3/VI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P2亢进、分裂。心电图示右房、左室大。X线胸片示双肺...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1例Ebstein心脏畸形12次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下手术行房化心室折叠11例,部分三尖瓣成形9例,三尖瓣替换3例,闭合房缺或卵圆孔未闭6例,部分右房壁切除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0.5-10年,无死亡,心功能I级10例。Ⅳ级1例,为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三尖瓣替换,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Ebstein心脏畸形患者应当尽早接受手术治疗,矫正心脏畸形要彻底,积极防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18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1991年8月至2003年3月18例DORV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循环的管理及围术期监测和并发症处理。结果 死亡1例,病死率5.6%;17例随访0.5~9.5年,无晚期死亡。结论 依据个体病理解剖特点及选择手术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围术期监护和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近20年间共应用402枚GK-2型侧倾式碟瓣行瓣膜替换术301例患者的效果。方法男性113例,女性188例。年龄1.6~68(37.59±10.23)岁。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93例,Ⅳ87例。术式为二尖瓣置换(MVR)183例(60.80%),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92例(30.56%),主动脉瓣置换(AVR)21例(6.98%),三尖瓣置换(TVR)5例(1.66%)。术后48h胸腔引流管拔出后给予口服华法令或新抗凝片,凝血酶元时间维持在正常的1.5~2倍(PTR)。本组共使用GK-2型二尖瓣290枚,主动脉瓣112枚(其中自行设计的波浪缝合缘主动脉瓣51枚)。结果早期死亡10例,死亡率为3.32%(10/301)。术后早期无瓣周漏、机械瓣故障等瓣膜相关死亡。对生存的291例随访31d至20年,平均随访10.48±4.35年。所有受访者死亡17例。术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多数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经20年的临床应用和术后随访观察,该型瓣膜具有多项优点,临床应用可靠,促进了国产瓣膜在治疗瓣膜病中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