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对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 ,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 ,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 ,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 ,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中原油田主力油层高含水而非主力油层却没有得到充分动用的特点 ,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原油田老井二三类非主力油层特点的重复压裂工艺技术 ,以最近压裂的两口井为例 ,提出并应用了提高砂比、强化破胶及快速返排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而达到了改善油水剖面、充分开发老井二三类非主力油层、提高采收率、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砂岩地层的注水井酸化,目前主要是利用土酸体系对地层粘土或其他污染造成的堵塞进行化学溶蚀,来清除堵塞,恢复和提高地层渗透能力;但是该体系存在反应快、有效处理半径小、易造成二次伤害的缺点,尤其对出砂严重的地层,容易使井筒附近形成空洞,造成生产事故.为此,研究了适合濮城油田外围区块地质特点的ZYP复合酸增注技术;通过ZYP复合酸的一系列性能试验和经过现场应用,取得较好的增注效果,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使得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递减大,开发效果变差.从1996年开始,旨在改善剖面、降低对应油井含水的调剖作业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施工困难、处理半径较小、有效期短等许多不足.为此,针对此油藏低渗裂缝的特点,研究与应用了低渗裂缝油藏调剖技术.简要描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该技术的机理与室内评价情况,确定出了适合的调剖剂配方,并在沙三中亚段1-5油藏整体实施,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5.
低渗裂缝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中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因而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产量递减快,开发效果变差。针对油藏低渗裂缝的特点,研究与应用了NAH(硅酸钠和盐酸)凝胶调剖技术。简要描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存在问题,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机理、室内评价情况与适合的调剖剂配方。该技术在沙三中1-5油藏整体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重方法研究了义马煤在氮气中的热解和加氢热解的反应性。结果显示:义马煤有较好的热解反应活性,热解温度较低,是加氢解聚利用的较适宜煤种;义马煤加氢热解的失重率为55.20%,比氮气条件下增加了11.75%,显示加氢对提高煤热解转化率有明显的作用,提高的转化率主要源于煤的活泼热分解阶段;催化加氢能使整体的反应温度有较大程度的提前。  相似文献   
7.
L油田为薄互层砂岩油藏,目前处于中高含水期,且新钻调整井投产初期递减严重,月递减率达4.9%,远高于理论递减值,造成数模拟合和产能预测难度大。为此,在精细油藏动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钻调整井水淹测井解释结果和随钻测压等资料,分析各类储层在不同生产时期的动用状况,总结薄互储层动用规律,并结合渗流力学原理,通过ROCKTAB关键字在数模中引入地层传导率因子与地层压力降关系,以相似表征薄互储层动用指数递减规律。结果表明,调整井钻遇的薄互储层初期对产量有贡献,后期产量减少甚至部分储层无产量。该成果在该油田老区综合调整钻前井位优化中得到应用,提高了老井拟合精度,并有效地指导了开发井配产和指标预测。  相似文献   
8.
渗透率是油藏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参数。常规获取渗透率的方法通常是首先根据电性测井解释得到孔隙度,然后根据室内岩心实验获得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建立岩石物性解释模型,进而求取渗透率。分析渤海Y油田300多块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室内实验数据发现,利用统一的孔、渗回归关系无法准确确定多层砂岩油藏的渗透率,表现为测井解释的渗透率往往与生产动态响应不一致。为此,提出基于岩相约束,利用相渗曲线、吸水剖面和初期产能资料验证的渗透率定量表征新方法。微观上,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常规测井和取心等资料明确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的主控因素;宏观上,利用岩相约束,根据室内岩心相渗曲线、吸水剖面和初期产能等资料进行动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岩相约束的砂岩油藏渗透率表征新方法计算的渗透率与初期吸水剖面的吻合度从65%提高至91%。  相似文献   
9.
PL 油田含油井段长,单井钻遇厚度大,目前采用一套井网开发,处于中高含水期,面临着综合开发调整。应用油田相渗数据和原油高压物性资料,绘制不同粘度下无因次采油指数与含水率关系图版,将油田近年来调整井初期含水米采油指数校正到含水为0时米采油指数。在此基础上,回归生产厚度与无水米采油指数的关系,利用油田研究的合理生产压差结果预测不同生产厚度下油井初期产量,确定合理的生产厚度,为油田的分层系开发调整和调整井的射孔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沙三中1~5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中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使得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递减大,开发效果变差。从1996年开始了旨在改善剖面、降低对应油井含水的调剖作业,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施工困难、处理半径较小、有效期短等许多不足。为此,针对此油藏调剖存在的难点,研究改进并应用了NAL可控凝胶调剖技术。简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存在问题,介绍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与室内评价情况,确定出适合的调剖剂配方,并在沙三中1~5油藏整体实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