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当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一致性处理不完全时,均匀加权的室内组合会导致地震数据高频信息的损失。从波束形成理论的角度引入余弦窗、汉明窗、布莱克曼窗,通过调节权重矢量减小组合对数据的影响,考虑到窗函数作为权重矢量对数据的适应性较弱,进一步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鲁棒自适应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加权组合。Marmousi2模型正演模拟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均匀加权组合,基于PCA的鲁棒自适应MVDR加权组合实现了信号保真与信噪比的有效统一,对深层地震数据信号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信噪比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丰富了单点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室内组合技术,拓宽了理论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实际地震资料中常见地震道缺失或空间采样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有效信息丢失,还有可能在后续的处理中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基于抛物线Radon变换进行缺失地震道重建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AVO响应特征及傅里叶变换基本性质,提出了相对保幅的抛物线Radon变换地震道重建方法。该方法是对前人提出的道均衡抛物线Radon变换地震道重建方法的一种改进,即在道均衡过程中考虑了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根据AVO特征对不同偏移距的重建地震道采用不同的均衡系数,而不是采用固定的道均衡系数对道与道之间简单地均衡,所以可以加快重建数据向实际数据逼近的速度并提高数据重建的精度。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的试算结果表明,相对保幅的抛物线Radon变换地震道重建方法对于叠前地震数据的重采样及不同偏移距地震道的重建是有效可行的,不仅能够实现缺失地震道的相对保幅重建,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重建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地震-地质一体化综合研究中,井震标定所确定的时深关系是构建深度域测井数据和地质类等资料与时间域地震资料相互转换的桥梁.加强对井震标定结果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提高井震标定后时深关系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继而提升构造解释、变速成图、储层研究等工作的可靠程度.为了提高井震标定精度,从分析影响井震标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出发,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5.
迭代抛物Radon变换法分离一次波与多次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don变换法是进行一次波与多次波分离的常用手段,最小平方约束下的频率域抛物Radon变换将t-x域数据转换到Radon域后,因存在剪刀状发散的截断效应,用传统方法难以彻底分离一次波和多次波。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迭代抛物Radon变换法,即在Radon域截取一次波聚焦点附近很小区域内的数据为初始数据,经过Radon反变换和正变换后得到新的Radon域数据,然后用初始数据覆盖对应的小区域,经过迭代,最终得到保幅效果较好的一次波,且几乎不含多次波。利用相同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几乎不含一次波的多次波。最后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北斜坡地区地表情况复杂,地下受构造挤压运动影响,断层断裂发育。该区现有的6块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时间跨度大,资料品质迥异,已有的单块处理成果显示,三维地震资料衔接区资料信噪比低,频率、相位、能量差异大,断裂成像不佳,层位、断面很难进行准确的空间识别与追踪,制约了该区的深化勘探。在详细分析原始资料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区6块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连片静校正、叠前噪音净化、一致性处理、数据规则化和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连片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处理成果频率、相位、能量等一致性好,反射特征突出,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清晰,断点、断面清楚,解决了区块衔接段频率、相位、能量等的不一致性和由于不满覆盖和偏移速度场不统一带来的偏移归位不准问题,为后续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提供了高品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