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碳酸钙沉积法和旋转挂片失重法评定了二己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BHMTPMPA)的阻垢和缓蚀性能,探讨了药剂浓度、溶液pH、钙离子浓度、反应温度等对阻垢和缓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pH=8,BHMTPMPA12mg/L和Ca2+160mg/L条件下,阻CaCO3垢率可高达99.8%;在温度为45℃,溶液组成为Ca2+200mg/L、Mg2+48mg/L、Na+92mg/L、Cl-426mg/L、SO42-192mg/L、HCO3-122mg/L以及BHMTPMPA投加质量浓度20mg/L条件下,采用旋转挂片法,运行72h,BHMTPMPA对A3碳钢的缓蚀率仅为79.8%。若以BHMTPMPA10mg/L+Zn2+3mg/L复配预膜4h后,其对A3钢和铜的缓蚀率分别达到98.6%和96.4%。  相似文献   
2.
以碳酸钠和硝酸锌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煅烧热分解方法制备高纯度纳米氧化锌。通过滴定分析了产物的纯度,结合产物的中位粒径测试,确定了高纯度氧化锌制备的煅烧温度。通过对特定煅烧温度下产物的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激光粒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分析,阐述了高纯度纳米氧化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碱式碳酸锌在煅烧温度高于200℃时可以完全分解,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产物的纯度逐渐升高;当煅烧温度高于400℃时,产物的纯度大于95%,满足GB/T 19589—2004《纳米氧化锌》3类的要求;当煅烧温度为600℃时,产物中位粒径最小(345 nm);热分解法制备高纯度纳米氧化锌,经历了碱式碳酸锌分解为氧化锌、二氧化碳、水和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建立氧化锌、二氧化碳、水的吸附-脱附平衡两个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孙四维  汤长青 《钻采工艺》2018,41(2):116-118
大位移、大井斜井段钻井施工中,因钻具与井壁间摩阻大,导致钻压无法平滑地传递,经常出现托压现象,需频繁提放钻具,调整工具面,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为缓解钻具托压,在ZH30-38井三开稳斜扭方位井段应用BH-HVT水力振荡器,通过工具产生的轴向振动,使滑动钻进摩阻由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降低了钻井摩阻、改善了钻压传递效率,提高了机械钻速。与邻井同层位未使用该工具时相比较,滑动机械钻速提高26.1%~40.4%,行程钻速提高133.1%~187.5%。水力振荡器在该井的成功应用,为大位移、大井斜井及水平井的钻井提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综合录井仪在钻井液入口和出口分别装有密度、温度、电导率3个传感器,但钻井液出入口可供安装传感器的空间有限,为解决传感器体积大、质量大、现场安装拆卸极为不便问题,研制一种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拆装且集多种参数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新式传感器非常必要。通过集成化设计,将原有的密度、温度、电导率3种独立传感器集成为一个,既减小了传感器的体积和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拆装效率,又实现了降本增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炼铅厂铅锌烟灰为原料,采用盐酸浸取并以高锰酸钾氧化铁锰、锌粉置换镉铅铜两步法生产氯化锌的新方法。以锌浸出率最高、铅浸出率最低、铁锰镉铅铜除杂最彻底为考察目标,通过实验找到最佳工艺条件:40 g铅锌烟灰在由71 m L浓盐酸和130 m L水配制的混酸中在30℃条件下浸取50 min,然后加入高锰酸钾0.017 g在10℃条件下继续反应2 h,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锌粉0.15 g在40℃条件下反应50 min,过滤得到浓度为1.65 mol/L的氯化锌溶液。在上述工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为95.4%。用制备的氯化锌溶液生产氧化锌,杂质含量满足GB/T 19589—2004《纳米氧化锌》一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滤失承压堵漏技术是以高滤失堵漏剂进行封堵漏层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堵漏技术,该技术在压差作用下堵漏浆迅速滤失,形成填塞层封堵漏失通道,钻井液在填塞层表面发生滤失形成致密的泥饼,达到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目的。研制了一种高滤失堵漏剂,对钻井液流变性没有影响,堵漏浆30 s内API滤失量达180 mL以上,用重晶石粉可加重堵漏浆密度至2.3 g/cm3。室内模拟封堵不同尺寸的缝隙性漏失,承压能力达到7 MPa。高滤失承压堵漏技术进行了7井次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堵漏一次成功率达71%,堵漏时间短3~4 h,为优质高效地钻井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玫瑰花茶中K、Ca、Mg、Cu、Fe、Zn和Mn 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玫瑰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微量元素溶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微量元素的溶出规律可较好地用对数关系描述,不同浸泡次数时微量元素的溶出规律可用负指数关系描述;玫瑰花茶浸出液中各元素浸出含量顺序为 K>Mg>Ca>Fe>Zn>Cu>Mn,K最易溶出,Fe、Mn和Cu溶出率较低.玫瑰花茶的适宜饮用条件为浸泡时间10 min~20 min,浸泡次数为1次~2次.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硫化钠做还原剂和沉淀剂,还原-沉淀脱除普通工业品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A)中的杂质砷。系统考察了硫化钠加入量、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脱砷效果的影响,其适宜反应工艺条件为:硫化钠与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溶液的pH值为0.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搅拌速度为90rpm。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砷率达99.3%,可制得高品质低砷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A),其砷含量为0.28mg/L,可广泛用做日用化学品添加剂和药物合成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长青  卢鑫 《贵州化工》2003,28(5):21-23
研究了高性能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工艺,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单体配比以及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乳液型压敏胶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次氧化锌浸取净化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炼铅厂含锌烟灰为原料,经盐酸浸取、高锰酸钾氧化、锌粉置换制备氯化锌溶液的工艺。以锌的浸出率最高,杂质铅的浸出率最低,铁、锰、铅、镉、铜脱除最彻底为目标,实验得出最佳的酸浸和净化条件:40 g次氧化锌、71 mL浓盐酸、130 mL水在30 ℃下浸取50 min后,过滤,洗涤滤渣,滤液定容为250 mL,取200 mL滤液,滤液中加高锰酸钾0.013 6 g,10 ℃下氧化2 h后过滤,取200 mL二次滤液向其中加锌粉0.12 g,40 ℃下反应50 min后过滤,得浓度为1.63 mol/L的氯化锌溶液。在上述工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为94.2%,氯化锌溶液中杂质离子含量满足HG/T 2323-2012《工业氯化锌》中优等品的要求,可用来生产符合GB/T 19589-2004《纳米氧化锌》规定的Ⅰ类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