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在研究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岩性油藏形成的3种机制,在毛细管力作用下油气进入位于烃源岩内部的岩性圈闭;在超压和浮力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向上进入位于烃源岩之上的岩性圈闭;在超压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向下倒灌进入位于烃源岩之下的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相带及古河道是松辽盆地北部岩性圈闭形成的主要场所,断层是烃源岩外岩性圈闭油气运聚的唯一通道,位于烃源区内是岩性油藏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岩心和薄片镜下观测及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和统计学分析等方法研究表明,飞仙关组古油藏的含油性和现今气藏的含气性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沉积微相对古油藏的含油性起主要控制作用,金珠坪等圈闭孔隙度小于或接近于古油藏储层的物性下限(3.5%),这是造成这些圈闭不含油或含油性很差的主要原因。含沥青的鲕滩气藏的现今圈闭充满度受古油藏的含油丰度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反应程度的共同控制,并且TSR产物对储层的溶蚀-扩容效应及H2S等气体的消耗作用是造成飞仙关组大多数气藏圈闭充满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晚期构造运动导致了气藏内部流体的再次调整和气、水的重新分布,这是造成飞仙关组有些原油裂解型气藏储层内部原来含油性好的部位而现今的含气性不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企业信息化需要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本文分析了伴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弊端及其对企业信息化效率提升的阻碍作用,归纳总结了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组织结构调整的信息化持续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郭群  李佳轩  吴鹏  杜春国 《聚酯工业》2013,26(3):13-15,58
介绍了目前PET纤维着色技术的主要方法,常规成纤着色法和纺前原液着色法。常规成纤着色包括:高温高压染色、热熔染色、载体染色、偶氮染料染色、改性染色法。纺前原液着色包括:原液全量着色法、原液母体着色法、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法。  相似文献   
5.
电力体制改革与行业供应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在又面临行业解除管制的变革压力,整个行业供应链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力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了行业效率的提高和行业供应链向价值网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如何提高石油生产技术越来越重视。PTA精制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返料工艺具有很多的优点,本文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返料工艺适用的条件,总结了返料工艺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系统内变压器设备制造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了山东电力变压器制造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可能性 ,并且提出了重组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断裂在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尔逊凹陷断裂发育较多,断裂呈条带状分布且具多期活动的特点。研究发现,乌尔逊凹陷深部发育的大断裂是深源无机CO2向上运移的主要通道控制着CO2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断裂活动时期与源岩大量排烃期的匹配关系控制着乌尔逊凹陷源岩的油气聚集量,凹陷断裂第二次活动时期与南屯组源岩大量排烃期匹配关系较好,有大量南屯组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沿晚期与长期继承性断裂运聚成藏;平面上延伸较远的大断裂在乌尔逊凹陷中对油气侧向运移.起到了通道作用;良好的断层垂向封闭性控制乌尔逊凹陷油气的聚集与分布:较好的断层侧向封闭性是乌尔逊凹陷断块、断鼻和断层遮挡三种圈闭类型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电力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 ,现在又面临行业变革压力 ,整个行业供应链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力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进一步促进了行业效率的提高和行业供应链向价值网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春国  付广 《天然气工业》2007,27(10):24-27
受断陷盆地地质条件复杂性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使得人们至今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认识尚不清楚,从而妨碍了对该凹陷油气勘探的深入进行。为此,在区域石油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平衡剖面技术、源岩排烃史模拟、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技术、含氮化合物等地化指标的测试分析和油气运聚的三维模拟等方法,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构造传递带、源盖时空匹配、断裂和油气运聚特征是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盖源质量空间匹配、断源匹配、断层封闭性、源岩条件和油气运聚形式的不同则是造成该凹陷南北油气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