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和共沉淀两种方法制备ZrO_2—Y_2O_3超细粉平均粒径为0.013μm。同时对所制备的超细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制备出与日本第一稀元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备的超细粉性能相当的超细粉。对比两种方法所制备的超细粉,发现用均匀沉淀法所制备的超细粉颗粒较细且分布均匀,团聚参数小,烧结性能好。  相似文献   
2.
用无氧脉冲法发现La_2O_3之晶格氧不参与甲醇的氧化反应。MoO_3、纯钼酸镧及含微量游离MoO_3之钼酸镧中晶格氧是甲醇选择氧化的主要参与者。可以认为Mo~(4+)促进甲醇完全氧化,Mo~(6+)是形成甲醛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的三种催化剂在常压下对猪油进行选择性氢化实验。实验所得氢化油的脂肪酸酯成份已经达到或超过进口牛羊油指标,可望用该氢化油取代进口牛羊油做优质香皂的原料。三种催化剂的活性好,其选择性也大大超过目前用于氢化的Cu—Ni催化剂。其寿命可用2~3次。所选用工艺条件便于工厂生产,为猪油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钙钛矿结构的金属氧化物CO助燃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非贵金属CO助燃剂。首先制备超细钙钛矿金属氧化物粉末,粉末粒径30-70nm,比表面积20-25m^2/g。再将制备好的La1-xSrxMn1-CoyO3活性组分,与Al2O3高岭土混合,经喷雾造粒获得CO助燃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固定流化床实验表明,该助燃剂有良好助燃活性,裂化产品分布与铂助燃剂相当,在300kt/a催化裂化装置上三个多月的工业应用试验表明,该助燃剂有良好的助燃活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发电企业ERP系统业务侧重生产管理和资产管理,因此,灵活可扩展成为对ERP平台的重要要求,配置化恰巧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对农宣传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宣传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有效的方法艺术,并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对当前农村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甲浸渍法将 Ni~(2+)负载到含 Pr~(3+)的γ-Al_2 O_3 载体上得到的 Ni/Pr~(3+)-γ-kl_2 O_3 催化剂,对 CO 加氢甲烷化的活性明显高于 Ni/γ~Al_2 O_3。在常压、260℃、H_2/CO=3.5、空速6100时~(-1)的实验条件下,甲烷时空收率提高约50倍。最适宜镨含量为1w%,且添加 Pr~(3+)后不改变 Ni/γ-Al_2 O_3 上 CO 加氢甲烷化反应的机理。经 XRD、TEM、SEM、TPR 及改变催化剂制法等实验说明,Pr~(3+)先与载体γ-Al_2 O_3 发生相互作用,即 Pr~(3+)被γ-Al_2 O_3 稳定,减少或阻碍γ-Al_2 O_3 再与 Ni~(2+)离子发生化学作用生成 NiAl_2 O_4。结果催化剂表面“自由”NiO 较多,可在较低温度(310℃)下还原。还原后,表面富 Ni,故可提高 CO 甲烷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MoO_3·La_2(MoO_4)_3(简称催化剂I)由XRD确定其结构为缺陷白钨矿型钼酸镧,含微量MoO_3.(I)对甲醇氧化为甲醛的活性比纯La_2(MoO_4)_3(简称催化剂Ⅱ)为高。(Ⅰ)、(Ⅱ)及MoO_3三者的表面弱酸(pK_α=+4.0)量均与甲醚生成量成正比,而与甲醛生成量无关。三者均无酸性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9.
实验发现稀土氧化物(Pr_6O_(11)、Nd_2O_3、Sm_2O_3)能增加Ni/SiO_2催化剂甲烷化性能。通过程序升温还原(TPR)、X-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实验手段对催化剂结构、物理化学性质、载体-助剂-金属三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RE~(3+)与硅胶表面Si-OH基反应,减少了镍与硅胶间的相互作用,使NiO晶粒变小。  相似文献   
10.
外源ABA对小豆株高的抑制效果及产量因子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外源脱落酸(ABA)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龙小豆4号为供试小豆品种,大田叶面喷施ABA后,于成熟期调查株高、底荚高度等形态指标,并对产量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三叶期和花期施用浓度为50 mg·L-1的ABA显著降低龙小豆4号的株高、增加主茎粗度.不同时期喷施外源ABA对小豆的主茎节数、底荚高度、单株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