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歧北斜坡深层沙二、沙三段发育沿岸滩坝、辫状河水道及斜坡扇沉积体系。储层总体比较发育,但是横向变化大,单层厚度薄。现有地震资料横、纵向上地震分辨率低,无法满足砂体追踪和精细储层预测的要求。通过运用叠前反褶积、静校正、能量调整、叠后提高分辨率等技术,并实施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模式,处理质量过程控制等方法,使处理成果地震资料在保持地层波组特征不变的情况下,纵横向分辨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成像特征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基本上满足了地质需求。利用新处理的资料,通过井震结合,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在常规波阻抗反演的基础上,利用拟波阻抗反演的方法预测了沙二、三段各油组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歧口凹陷马东东地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期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储层的成岩序次、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构造活动特征及烃源岩演化史,对歧口凹陷马东东地区沙一段下亚段油气藏进行了成藏期次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油气藏有两期重要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发生在东营组沉积末期,约24Ma;第二期发生在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时期,约12-6Ma,为油气主要充注期。  相似文献   
3.
地震切片的分类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地震切片载附的属性信息进行科学归纳,给出了地震切片的分类方案。详细阐明了地震切片的应用价值和分类意义。提出应根据不同地震地质条件,合理、准确地优选和利用地震信息切片,使其在构造解释、岩性识别及储层预测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歧口凹陷西斜坡(滩海)岩性圈闭成藏条件分析与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歧口凹陷西斜坡东营组各层段发育大型岩性圈闭,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是滩海区重要的后备勘探战场.运用坡折带控砂理论,根据研究区具体的地震地质条件及勘探程度,利用不同的地球物理技术识别砂体;唐东地区东营组利用全三维反演技术开展储层预测工作;白水头-驴东地区板0、板1油组利用属性技术开展砂体分布研究;歧口凹陷凹槽区利用地震地层学解释技术研究砂体分布.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优选出4个成藏条件优越、可供钻探的大型有利岩性圈闭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果.本次工作取得的多项地质新认识,可有效指导相似地质条件地区岩性圈闭研究.  相似文献   
5.
歧北斜坡沙二段和沙三段受多物源沉积体系控制,发育沿岸沙坝、辨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斜坡扇、近岸水下扇等多种类型的砂体,砂体为薄互层结构,单层厚度薄、延伸短;不同沉积类型的储集体地质特征差异大,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复杂,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阐述了以地质规律、模型正反演研究为指导,在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系统总结了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大港滩海唐东地区的应用效果,明确对复杂构造和复杂储层分布区应用地震精细目标处理、沿层相干、三维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地球物理新技术,是进行精细储层预测与非构造圈闭识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歧口凹陷面积5280km2,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都十分复杂。复杂的施工环境所产生的噪音问题、能量和子波复杂变化问题、覆盖次数不均匀问题及地下复杂构造变化所产生的成像问题等,使得"超大面积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超大面积三维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面临的问题及攻关难点,建立了一整套解决该问题的方案与思路,通过应用叠前多域高频随机噪音的衰减、可控震源子波小相位化处理、连片子波整形、数据规则化处理、WEFOX叠前成像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解决了本区勘探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维连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大港某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港千米桥潜山目的层埋藏深,速度横向变化大,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叠后、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不能满足地质需求。为此,采用了提高潜山成像精度的最有效手段,三维连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对该区进行重新处理。文中介绍了叠前道集精细处理、建立初始深度—速度模型、模型的优化、偏移与校正等技术与实现过程。新处理的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与旧资料对比,不仅成像精度高,而且得到的波动信息更加丰富。应用新资料重新评价千米桥潜山气藏,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北大港构造浅层地震亮点与天然气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震亮点反射进行气藏直接检测在国内外天然气勘探中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并且带来了良好的勘探效益。但由于地下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即使在墨西哥湾“亮点”勘探成熟地区“亮点”勘探也曾遭受过失败。纵向序列岩石物理学特点、产层埋深和地震资料质量等是能否对油气藏进行地震直接检测的影响因素。在充分研究了北大港浅层纵向序列岩石物理特点的基础上,以地震地质模型为指导,利用地震亮点反射进行了气藏直接检测并在具有高质量地震资料的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论述了现今构造应力数值模拟及裂缝有效性预测的原理及实现方法。用其对马东东地区主要目的沙一段下亚段进行裂缝分析,明确了裂缝走向,确定了北东东,北西两大裂缝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裂缝的有效性进行了预测,其可行性已为实践证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