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新建表面活性剂装置亟待扶植———兼论发展精细化工的做法潘连生①朱永铭②表面活性剂是精细化工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作为洗涤用品的主要活性组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作为乳化剂、渗透剂、柔软剂、浮选剂等广泛用于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它以烯烃或动植物...  相似文献   
3.
韩、日两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在促进两国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上起到较大的作用,在学术界、产业界和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两国学会的组织结构、活动内容、会员构成、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很值得中国化工学会借鉴.韩国化学工程师学会韩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962年.其宗旨是促进本国化学工程师之间的技术、社会和文化交流;通过出版书刊和发表论文提高学术水平;鼓励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借助教育和研究,为解决本国能源、食品和环境问题寻求办法,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1.组织结构(图1)  相似文献   
4.
一、1995年工作回顾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学会秘书处和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科协和挂靠单位的领导及化工部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安排,积极开展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与1994年相比,学会开展的活动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比较重视论文和技术报告的质量;二是配合政府部门的中心工作,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1.配合政府部门的中心作,开展决策查询服务活动 一年来,学会秘书处与有关专业委员会根据化学工业发展的需要,召开了化工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研讨会、石油化工发展战略研讨会等4个会议。 化工环保战略研讨会针对当前我国化工污染情况和参照国外经验认为,化工污染防治应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推行清洁生产的战略方针,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化工污染问题、促进化学工业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实施清洁生产战略方针,会议提出《关于我国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战略的意见》,综合动用立法、经济、行政、宣传教育等手段,就调整产业政策、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和实施方法以及科技开发、资金投入等提出建议。 石油化工发展战略研讨会是一次高层次的研讨会,有8位两院院士参加。会议以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我国精细化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做法,探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精细化工发展的战略方针,并提出了10条建议。精细化工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前提,原料为基础,技术是关键。强调要依托大型企业大力增加科技投入,加快人才培养,立足技术开发、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坚持先开发市场后建装置的做法,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有序发展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必须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以质取胜之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表面活性剂新建装置开工率低,企业亏损严重的原因,对如何使这些装置摆脱困境提出了意见,同时就精细化工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及其自身的内在规律问题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工学会贯彻“科技兴化工”的方针,应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化工的宏观决策;(2)推广新技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3)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8.
南极洲边缘的矿物资源均未经证实。其边缘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至多仅处于概查阶段,许多地方甚至是空白区。本文着眼于这里有可能找到的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油气矿藏,对南极洲边缘已了解到的地质情况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5条剖面和17口井的岩心观察为依据,结合储集层岩性、沉积构造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长6油层组进行了多级次旋回层序划分,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分析了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认为靖安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段属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构成主体的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探讨了沉积相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认为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最为发育,是含油气性最好的砂体,已具备了形成大规模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应成为今后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集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5条剖面和11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储集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胶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十分丰富,特征明显。从储集层储集性能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储集层物性变差,孔隙度降低的两个重要的成岩控因,因溶蚀作用,特别是浊沸石矿物的溶蚀是储集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